除湿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4275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380075910.X

    申请日:2013-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42 B01D53/0438 B01D53/261 F24F3/14 F24F11/65

    Abstract: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串联地配置第1热交换器(4)、干燥剂块(7)以及第2热交换器(6)。而且,在除湿运转中交替地反复进行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在上述第1运转模式中,使第1热交换器(4)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6)作为蒸发器动作,在上述第2运转模式中,第1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6)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而且,通过将第1运转模式时的减压量控制得比第2运转模式时的减压量少,在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的每一个中,使蒸发器(在第1运转模式下为第2热交换器(6)、在第2运转模式下为第1热交换器(4))的过热度合理,使除湿量增加。

    空调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072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411079.2

    申请日:201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提高除湿材耐久性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箱体(2)、除湿块(8)、和支承部件(21)。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中,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3)、流路切换装置(4)、第1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和第2热交换器(7)。箱体(2)内具有配置第1热交换器(5)和第2热交换器(7)的风路。除湿块(8)设在箱体(2)内,具有供空气流过的通风面,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支承部件(21)支承除湿块(8),并且覆盖除湿块(8)的、通风面的至少周缘部。支承部件(21)的、覆盖风路下游侧除湿块(8)的部分的面积,在覆盖风路上游侧除湿块(8)的部分的面积以上。

    空调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072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411079.2

    申请日:201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提高除湿材耐久性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箱体(2)、除湿块(8)、和支承部件(21)。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中,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3)、流路切换装置(4)、第1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和第2热交换器(7)。箱体(2)内具有配置第1热交换器(5)和第2热交换器(7)的风路。除湿块(8)设在箱体(2)内,具有供空气流过的通风面,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支承部件(21)支承除湿块(8),并且覆盖除湿块(8)的、通风面的至少周缘部。支承部件(21)的、覆盖风路下游侧除湿块(8)的部分的面积,在覆盖风路上游侧除湿块(8)的部分的面积以上。

    制冷空调装置和调湿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90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80074461.8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制冷空调装置,具备向蒸发器(15)送出要在蒸发器(15)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流体的输送部件(16)、和在周围空气与在蒸发器(15)中热交换了的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1热交换器(22),由配管将蒸发器(15)、热交换器(22)、输送部件(16)连接成环状而形成显热交换循环(2000),还具备向第1热交换器(22)送出空气的第1送风机(25)、位于由第1送风机(25)送出的空气的流路上并被配置在第1热交换器(22)的前后的水分吸附脱附装置(23a)和水分吸附脱附装置(23b)、和使通过水分吸附脱附装置(23a)、第1热交换器(22)和水分吸附脱附装置(23b)的空气的通过方向反转的空气路径切换装置(24a、24b)。

    车用交流发电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2232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780053419.1

    申请日:2007-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06 H02K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在与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抵接的一对壳体的至少一个壳体的抵接面包括冷却风通路,所述冷却风通路将线圈端部的外周面侧与定子铁心的外周面侧连通并在定子铁心的外周面侧向轴向开口,可以提高定子线圈的线圈端部的冷却性能,并且增加冷却风量,进一步提高交流发电机整体的冷却性能。

    旋转电机
    19.
    发明公开
    旋转电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51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80074974.7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具有转轴和层叠钢板,层叠钢板由固定于转轴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层叠钢板具有第一电磁钢板和第二电磁钢板,第一电磁钢板将第一磁体固定,第二电磁钢板将第二磁体固定。第一电磁钢板具有第一固定定位突起和第一可动突起。第二电磁钢板具有第二固定定位突起和第二可动突起。多个第一磁体和多个第二磁体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空调装置
    20.
    发明公开
    空调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836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80101473.9

    申请日:2021-08-17

    Inventor: 伊藤慎一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室内机,其配置于空调对象空间,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向室内热交换器送风的室内风扇;室外机,其具有压缩机;室温传感器,其检测空调对象空间内的室温;以及控制装置,其进行以如下控制幅度使压缩机的压缩机频率增大或减小的控制,该控制幅度是基于室温传感器检测到的室温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温的控制幅度,该控制装置在压缩机频率超过预先设定的设定频率的情况下,进行使控制幅度成为第1控制幅度而控制压缩机的通常运转。控制装置在压缩机频率为设定频率以下且室内风扇的转速超过预先设定的设定转速的情况下,进行使控制幅度成为比第1控制幅度小的第2控制幅度而控制压缩机的低能力运转,在压缩机频率为设定频率以下且室内风扇的转速为设定转速以下的情况下,进行使控制幅度成为比第2控制幅度小的第3控制幅度而控制压缩机的低风量低能力运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