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3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6529.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蛋白在胃癌转移预测及治疗中的应用,所述编码蛋白被命名为HECTD1‑463aa,所述HECTD1‑463aa由胃癌细胞以及周边组织细胞中的特异性环状rna编码而成,所述特异性环状rna能够调控胃癌细胞的铁死亡水平,所述HECTD1‑463aa在癌细胞的细胞质中高表达;所述HECTD1‑463aa通过与HECTD1结合抑制GPX4的泛素化,抑制癌细胞的铁死亡水平。发明实现了通过对癌细胞质中编码蛋白HECTD1‑463aa的检测,来预测胃癌细胞是否出现转移,简单快速;且通过对编码蛋白HECTD1‑463aa进行抑制,能够对GPX4的表达进行抑制,从而提高癌细胞的铁死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875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0272549.9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检测血液PH以及电阻值的输血袋,包括输血袋、连接座、Y型管、调节阀、防护罩、PH值检测腔、PH值试纸、PH值对比卡、电阻检测腔、连接罩、针杆、弹性瓣膜、保护座、电阻检测传感器、电阻连接头,该带有检测血液PH以及电阻值的输血袋,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血液电阻与血液PH值双检测机构的配合作用,能够实现对血液中电阻和PH值的双重准确检测,方便了医护人员对血液进行判断,确保了后续患者输血使用的安全性,最终达到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670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0549689.1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nventor: 史良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包括手柄、避让槽、固定轴、把手、第一齿条、滑动套、第二齿条、弹簧、按压块、转轮、内腔管、卡箍、旋转套、夹嘴、外腔管、拉杆,该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按压式开关设计,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体内积液及雾气进行抽吸,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其次通过夹持式机构的配合效果,不仅能够实现对患者体内病变组织的快速夹取操作,还能够根据手术需要进行角度调节,极大的满足了临床多种需要,也有效的避免了传统需要多组器械的配合或频繁更换,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便捷的同时,也缩短了手术时间,达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66205.2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Abstract: 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涉及皮肤伤口清理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清洗过程中敷料肿胀,导致患者皮肤泡水严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废液收集部件的输入端与智能机箱一侧设置的废液导流管的输出端连通连接,废液导流管的输入端设置有伤口敷料,废液导流管插入到伤口敷料的一端,伤口敷料的另一端插入有清洗液导流管,清洗液导流管的输入端设置在智能机箱上,且与智能机箱内侧设置的清洗液输送部件的输入端连接,废液收集部件通过连通器与清洗液输送部件连通连接,进而达到清洗液与废液形成负压流通,无需电动设备,且负压流通流速稳定,对伤口损伤小,进一步大大提高清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70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169177.3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A61K31/713 , A61K31/7105 , A61K47/46 , A61P11/06 , A61P37/08 , C12N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M2巨噬细胞外囊泡(M2‑EVs)lncRNA DACT1‑AS调控ILC2s活化在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靶向M2巨噬细胞外囊泡lncRNA DACT1‑AS的试剂为有效量的减少M2巨噬细胞外囊泡中lncRNA DACT1‑AS表达的试剂,通常为核酸靶向试剂,进一步的,为siRNA或反义寡核苷酸。本发明有效的验证M2‑EVs通过lncRNA DACT1‑AS参与了ILC2s活化的调控,为ILC2s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3749.6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N5/10 , C12N15/113 , C12N15/12 , C12N15/8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耐药细胞株增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得到目标细胞,对所述目标细胞进行miR‑124mimics转染处理,形成miR‑124mimics+shCtrl细胞,使得细胞的增殖受到初步抑制;敲除所述miR‑124mimics+shCtrl细胞中HEATR1基因,形成miR‑124mimics+shHEATR1细胞,使得细胞的增殖进一步受到抑制;对所述miR‑124mimics+shHEATR1细胞进行鉴定,获得增殖受到抑制的细胞株;还包括所述方法在抑制耐药细胞株增长上的应用。发明实现了对耐药癌细胞增殖速率的调控;并通过慢病毒介导敲除目的基因,不影响miR‑124mimics转染处理的表达,进一步降低耐药细胞的繁殖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60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01998.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A61K9/70 , A61K36/90 , A61K36/896 , A61K36/59 , A61K36/27 , A61P29/00 , A61P19/02 , A61K35/62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痹病(寒湿痹阻证)的外用中药处方青苓止痛方,处方经现代网络药理学技术与传统名中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获得,由青风藤15g、土茯苓20g、徐长卿15g、丹皮15g、透骨草15g、乳香10g、没药10g、生大黄9g、川乌6g、草乌6g、水蛭6g、薄荷脑6g、冰片5g组成。本发明针对痹病(寒湿痹阻证)方面进行治疗。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湿除湿、散寒止痛的治疗作用,主治痹病(寒湿痹阻证)症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者。
-
公开(公告)号:CN117679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08220.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用遮盖装置,涉及遮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架和面罩,所述支架为可调节设置的伸缩结构,所述支架设有多个,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座上方装配连接,所述支架上端与所述面罩边缘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所述面罩为无菌布结构,所述面罩边缘位置处折叠设有扩展布,所述扩展布边缘位置处设有安装带,相邻所述支架上端装配连接有连接条,所述安装带与连接条可拆卸设置,所述支架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架的内弧面朝向底座正上方。本发明通过支架、底座、安装带和面罩的配合,在一次手术结束后,可通过直接将面罩与支架之间拆卸并丢弃,更换新的面罩后可继续使用,节省了医护人员频繁清洗的劳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496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0765690.3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A61F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腹皮瓣固定装置,包括胸侧固定板、上臂托板、前臂托板与三个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上臂托板的一端与前臂托板的一端之间可转动的连接,上臂托板与前臂托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连接点与第二固定连接点,胸侧固定板上设有第三固定连接点,三个伸缩杆分别将第一固定连接点、第二固定连接点及第三固定连接点两两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三角形内套小三角形的设计,使得结构非常稳定;上臂托板与前臂托板分别固定上臂与前臂的设计,既很好的固定了上臂与前臂,又不影响患肢末端的血运;棉质护套的设计,能够时常更换,既环保又卫生;胸侧固定板、上臂托板、前臂托板与伸缩杆等均能够重复利用,节能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30304.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A61K9/10 , A61K47/14 , A61K31/7088 ,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强胃癌免疫治疗疗效的纳米载药系统,所述纳米载药系统包括纳米载体PLGA‑PEG和纳米药物si‑circRHBDD1,其中PLGA‑PEG与si‑circRHBDD1的质量比为100:1。本发明PLGA‑PEG(si‑circRHBDD1)纳米载药系统能够控制释放si‑circRHBDD1并提高吸收率。PLGA‑PEG(si‑circRHBDD1)联合PD‑1mAb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以PLGA‑PEG为载体递送circRHBDD1siRNA用于抗肿瘤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并可能作为一种纳米治疗靶点,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