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802752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680290.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6C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脱钩吊具,具体涉及水上抛投组合自动脱钩吊具。本实用新型包括吊具组合架和导向装置,其中,两个单吊具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成一体,并通过第二连接梁将导向装置固定连接形成组合式脱钩吊具。单吊具由主梁、吊钩组件、脱钩组件、主吊耳和副吊耳组成,通过脱钩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单吊具上的多个吊钩同步自动脱钩,通过钢丝绳导向装置实现两个吊具的所有吊钩同步自动脱钩,提高抛投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238594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126805.1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铺排船滑板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铺排船侧舷上的悬臂和滑板,悬臂上安装有滑车,吊索的一端与滑车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在滑板的端部安装有支撑。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铺排船滑板支撑装置,在进行铺排作业时可以通过支撑与铺排船成为一体,此时吊索处于放松状态,不但受力合理,而且结构简单,利用上述的铺排船滑板支撑装置进行铺排,操作方便,可以显著提升铺排作业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237931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179292.0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6C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圆体沉箱水上安装吊具,所述的吊具包括门架和吊钩,吊钩通过吊钩轴轴接在门架的下方,门架由门架横梁及两根门架立杆组成,在门架横梁的下方,设置一个菱形框架,该菱形框架固定在门架立杆上,并且在该菱形框架上设置两个楔形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半圆体沉箱水上安装吊具,通过在门架上设置一个固定的菱形框架,在框架的两个相对顶点处设置楔形定位装置,吊装前,先将两个楔形定位装置插入半圆体的吊孔中,再将两个吊钩挂入半圆体侧面的吊孔,快捷准确;起吊后,由于楔形定位装置的限位作用,半圆体沉箱起吊平稳;入水后半圆体在水中不易摇摆,平衡性好,大大提高了半圆体沉箱在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129180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20748142.2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关秋枫 , 尹海卿 , 翟世鸿 , 刘亚平 , 岳铭滨 , 石书元 , 李增军 , 刘德进 , 宿发强 , 苏长玺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节对接导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施工中管节对接作业的对接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已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架和与待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收容导向杆。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向杆和导向架的设计;使导向杆放置在导向槽内,并以此使得两个管节基本对齐,即,两个管节的轴线基本重合;使待安管节的对接端最终与已安管节的尾端对齐并拢;采用该种结构使对接更加快速、顺畅;从而缩短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对接精度;减少了工作失误,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203129152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008364.5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913431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264806.8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配重箱和安装在配重箱一侧的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行的水平定位顶推机构,该水平定位顶推机构包括安装在在轨道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水平顶推千斤顶,水平顶推千斤顶的一端与配重箱连接;底板上安装有水平横移千斤顶和滑槽,滑槽内放置有可沿滑槽滑动的竖向顶升千斤顶,水平横移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与竖向顶升千斤顶连接。本实用新型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省时省力,安装精度准确,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小,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6768621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20501226.X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殿文 ,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李德洲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沉管管系安装结构,其位于沉管的隔腔中,包括管道第一段和管道第二段,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管道中间段;其中,管道第一段和管道第二段大致平行,管道中间段与管道第一段和管道第二段之间具有夹角。
-
公开(公告)号:CN216379537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3203209.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浅水深抛石的溜管抛石装置,属于海底基础施工技术领域,该溜管抛石装置包括设置于抛填船船侧的台车轨道,滑动连接于台车轨道的台车,以及沿竖向穿设于台车内的溜管;其中,溜管的一侧自上至下开设有多个投料口,每个投料口均设有用于开启或遮蔽投料口的护板;溜管抛石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溜管相对于台车升降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连接于台车和溜管之间。该溜管抛石装置能够适用于浅水抛石。
-
公开(公告)号:CN208219702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696881.9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沉管隧道顶推式最终接头,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能够快速有效实现最终接头顶推后的水下止水和止推,且止水和止推效果好、安全性高。该顶推式最终接头包括设置于待安装管段的连接承口,连接承口内套接有顶进管节;还包括顶推件,连接承口内设有可容纳顶推件的空腔,空腔内预埋有注浆管;进一步包括止水组件,止水组件包括三道止水带,第一道止水带设置于顶进管节被推出端的端面,第二道止水带和第三道止水带均设置于顶进管节外周;第二道止水带可随顶进管节的推出而伸长,第二道止水带的一端固接于顶进管节,另一端固接于连接承口,第三道止水带套接于顶进管节与连接承口之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29014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20149464.2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用于两节已安装管节之间的对接,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用于连接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的连接组件,以及用于止水的止水带;第一管节远离第二管节的一端为第一对接端,第二管节远离第一管节的一端为第二对接端;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相互靠近的一端,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管节的第一连接管,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管节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相互套接,并可沿轴向相对滑动;止水带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处的第一止水带,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对接端端面和第二对接端端面的第二止水带。该最终接头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吊装,操作便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