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结构、显示装置及头戴式可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39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87811.5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光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界面结构、显示装置及头戴式可视设备。界面结构,包括界面,所述界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界面内侧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第一偏振选择器和第二偏振选择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发射窗口设有第一偏振选择器以发出第一偏振方向的红外光,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窗口设有第二偏振选择器以接收第二偏振方向的红外光,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界面结构还包括偏振转换器,所述界面设有偏振转换器,以将经过界面的第一偏振方向的红外光转换为第二偏振方向的红外光。本技术方案可以在保证测量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减少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占据的空间。

    一种利用湿法纺丝制备聚四氟乙烯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5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58684.2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利用湿法纺丝制备聚四氟乙烯纤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聚四氟乙烯纺丝液进行湿法纺丝、凝固,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过后处理得到聚四氟乙烯纤维;所述纺丝液中还含有M:G为1:(1‑3)的海藻酸钠。本公开利用湿法纺丝的方法制备了聚四氟乙烯纤维,初生纤维凝固后不堵塞喷丝孔,且初生纤维之间不粘连,同时在成型及水洗过程中不易出现断丝的现象,可实现连续纺丝,并且最后能够得到微米级的聚四氟乙烯纤维。

    自润滑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1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8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41889.3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润滑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润滑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所述自润滑微胶囊,按质量份数计,其制备原料包括:润滑油组合物38~42份、单体混合物8~12份、表面活性剂3~4份、引发剂0.5~1份、交联剂0.05~0.15份和去离子水180~220份;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甲基丙烯酸乙酯、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本发明的自润滑微胶囊采用多种单体构成囊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此外,还进一步搭配润滑油组合物的使用,赋予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基于RRT_star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45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02244.1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径规划领域,具体涉及基于RRT_star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采用优化RRT树开展路径探索与规划,从起始和终点任务点同时进行,借助计算机强大计算资源,加快路径生成速度、提升规划效率;接着对原始路径深度平滑处理,能解决中间路径点深度波动过大问题,让路径更平顺,对于自主水下机器人这类对深度敏感的应用场景,可减少深度变化对其内部仪器性能及安全的影响;而后对平滑路径迭代优化,进一步提高路径质量与适应性;最后依据迭代优化路径获取航行状态,并据此调整,得到最终航行优化路径,使路径规划更贴合实际航行条件,增强了路径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整体从多方面保障路径规划更优。

    一种密闭舱体发热设备的散热装置及智控安全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99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1443.0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舱体发热设备的散热装置及智控安全预警方法,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舱体发热设备的散热装置及智控安全预警方法。通过导热包覆箱紧密包覆外部发热设备,能够快速吸收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再通过冷却液出液管和冷却液回液管与舱体冷却液箱形成循环回路,循环液泵驱动冷却液不断循环,确保热量持续从发热设备传递到冷却液中,而导热组件在舱体冷却液箱内部,通过导热组件实现了将发热设备的热量集中在舱体冷却液箱的一端,这一设计有效地遵循了尽快将发热热量带离运行装置以及将热量集中在局部远离装置区域的原则。

    一种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616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8006.4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烯烃复合材料包括熔融共混的聚烯烃和负载有润滑油的改性有机硅微球;该改性有机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对有机硅微球进行紫外辐照,使其表面形成极性基团,然后采用乙烯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化学改性得到。本发明采用紫外辐照‑化学改性的有机硅微球与小分子润滑油协同配合用于聚烯烃复合材料中,解决了现有填充工艺的技术问题,大幅提高了聚烯烃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了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一种晶须碳纳米管掺杂磺化聚醚醚酮水润滑轴承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00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0901.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须碳纳米管掺杂磺化聚醚醚酮水润滑轴承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包括晶须碳纳米管分散,晶须碳纳米管、碳纤维以及石墨掺杂,冷压成型和烧结等步骤。通过在磺化聚醚醚酮材料中引入亲水性的磺酸基团和带分枝结构的晶须碳纳米管,使磺化聚醚醚酮材料有效吸附海水中的水合阳离子,在材料表面形成水合润滑层,并在材料内部掺杂的石墨、碳纤维和聚合物界面间搭桥增韧。此外,通过使晶须碳纳米管借由烷基苯磺酸盐类分散剂分散,能够使磺酸基团与晶须碳纳米管表面分散剂相互作用,聚醚醚酮材料和晶须碳纳米管结合性增强,材料的表面强度能够提高,从而解决已有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承载能力差、低转速下磨损严重的问题。

    一种聚碳酸酯抛光液、制备方法及抛光液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5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4528.5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抛光液、制备方法及抛光性能测试方法,属于抛光液技术领域,其中,聚碳酸酯抛光液,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分:水58.5~62.5%、二氧化硅22~26%、耦合剂4~6%、油性润滑剂3~5%、表面活性剂3~5%、有机碱2.5~3%、分散剂0.5~1.0%;二氧化硅的颗粒直径为75~90nm。本发明通过控制抛光液中二氧化硅磨粒的粒径,可以实现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的有效精密抛光;而油性剂、有机碱与表面活性搭配使用,可避免聚碳酸酯材料抛光时,聚碳酸酯材料表面划伤;耦合剂与分散剂的协同作用可保证抛光液的稳定存续,避免抛光液中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结块,使得抛光液能够长期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可直观评估抛光液的作用效果。

    一种水润滑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19490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5183.6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润滑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轴承,本发明通过使用纳米纤维素晶须、氯化钠、石蜡、三聚氰胺等原料制备出具有微突起结构的复合石蜡微胶囊,并与碳纤维共同添加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共同制得了水润滑复合材料,使得其中具备微突起结构的复合石蜡微胶囊能够在水润滑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并在遭到磨损后缓慢释放润滑剂,另外与复合石蜡微胶囊与添加其中的碳纤维相配合,复合石蜡微胶囊可以在碳纤维的支撑下,为水润滑复合材料带来优异的性能,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润滑复合材料具有低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