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96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248670.5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隧道掘进机施工掘进参数选择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双模隧道掘进机前N环掘进参数;S2:对前N环掘进异常参数数据清洗;S3:以掘进环为单位计算前N环中每环掘进参量的分布统计量;S4:将前N环中每环计算的掘进参量分布统计量组合为关键参量判定数组;S5:对关键参量判定数组分别计算正态分布和经验分布的置信区间;S6:通过正态分布和经验分布判定得出第N+1环掘进参数控制选择范围;第N+1环掘进完成后,获取前N+1环掘进参数再次数据输入重复步骤S1~S6,获取第N+2环掘进参数控制选择范围,获得后续各掘进环掘进控制参数。本发明可为隧道掘进机每个掘进环里程掘进参数控制提供最佳范围,保障了隧道精细化掘进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595231.7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敞开式TBM隧道软弱破碎富水地层掌子面定向加固方法,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确定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软弱破碎富水地层区域;若未探测到软弱破碎富水地层区域,则TBM可以按照计划继续掘进,否则TBM停机,在护盾后方区域位置架设可拆卸受控定向钻进系统;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导向轨迹,经隧道腰部边墙向掌子面钻进;通过钻头前方布置的液态流体压力传感器判断掌子面前方富水情况;若掌子面前方水压大于0.1MPa,先进行排水再进行注浆加固,若水压小于0.1MPa不影响注浆则直接加固;恢复TBM掘进;重复上述过程多次,完成整条TBM线路的掘进。该方法开挖量小,解决了富水地层对TBM主机的直接影响,为TBM快速通过软弱破碎富水地层保驾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33298.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F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线式盾构/TBM油脂实时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涉及盾构/TBM掘进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上固定安装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所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线头通过线头固定机构被固定在所述液压装置下端,所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外接有RS485通讯模块,所述RS485通讯模块通过有线连接至上位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装置结构简便,通过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测量油缸行程,结合油脂桶型号计算得出每环盾构/TBM油脂用量,结构可靠,可适用于油脂液压装置抖震频繁,震动力大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8052.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全电控智能互联盾构保压系统,主要由压缩空气单元、储气容器、进气管路、泥水仓、排气管路构成,压缩空气单元用于与储气容器连接向储气容器供给压缩空气,进气管路上设有进气阀,排气管路上设有排气阀,泥水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与有害气体监测传感器;本发明还包括微型计算机与数据采集发送终端,微型计算机采样连接压力传感器、有害气体监测传感器,微型计算机控制连接进气阀、排气阀,微型计算机与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电连接,用于将保压系统施工数据采集发送至施工大数据平台,实现系统与外部施工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提供了一种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全电控智能互联盾构保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3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94219.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2 , E06B3/44 , E05F15/6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门固定装置,用于设置于旁通道洞口处,整体呈门型结构,包括两竖直的立柱与连接于两立柱顶端之间的横梁,立柱下侧固定有水平底杆,所述水平底杆与横梁相互垂直,水平底杆与立柱之间设有下支撑杆;两立柱为工字钢,用于供防护门两侧边伸入并与防护门滑动导向配合,横梁上固定有用于起升、下放防护门的电葫芦,使用时电葫芦带动防护门沿两立柱上下滑动;两立柱之间于朝向旁通道洞口一侧设有护板,护板用于在电葫芦下放防护门使防护门关闭时防止旁通道内水土流出。本防护门固定装置用于支撑固定防护门并供防护门在其内部上下滑动,使防护门启闭过程保持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00041.6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装可拆卸止水带装置,包括沿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口部位的对接沉降缝两侧开设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位于沉降缝的上方覆盖有与之相匹配的止水带,在安装槽内位于止水带内外两侧设置有压板一和压板二,压板一以及压板二用于压制止水带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在安装槽内且位于止水带的内环和外环的位置布设有螺栓,其螺杆穿过压板一和压板二,在螺杆端头配合安装有螺母,螺母旋转紧压在两个压板的外表面,先将螺栓预埋在相应位置的混凝土中,使得预埋的螺栓与预埋角钢锚筋交错布置,然后安装压板,将止水带放置于沉降缝的上方,拧紧螺母,使得压条一与止水带压紧,并使得压条二与安装槽底部压紧,将沉降缝封闭在止水带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5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5755.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式盾构/TBM盾尾间隙实时测量装置,包括锰钢弹片和设置在所述锰钢弹片上的电阻应变片,所述锰钢弹片包括与护盾尾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底板和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倾斜式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另一端自由设置,且与管片的外壁滑动接触式连接;所述电阻应变片设置在所述弹性板的自由端;所述电阻应变片通过RS485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连接。还公开了该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应用于油污、潮湿、粉尘、泥浆等复杂的施工环境,连续测量精度高,实现了对盾尾间隙的实时精准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3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21185.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Q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凸轮结构的快速刀具更换装置,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刀座,所述刀座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刀仓,所述刀仓前后两侧中间设置有可旋转的内旋转块,所述内旋转块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内旋转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内旋转块上方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滑槽宽度尺寸相等,所述内旋转块下方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刀座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刀座上对应所述固定螺栓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刀仓中间设置有滚刀,所述滚刀前后两端的刀轴卡在所述卡槽内;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拆装工序,提高作业效率;本发明实现了盾构刀座整体的结构简化,便于刀具的拆卸与安装,实现高效换刀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60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0479271.5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换刀机器人的盾构/TBM换刀实验台,它包括分别设置在支座上的刀盘模拟仓和人仓;在所述刀盘模拟仓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由中心向外呈发散状的第一刀梁体,所述刀盘模拟仓的底板上环绕刀盘模拟仓中心开设有刀盘滑道;在所述刀盘滑道内卡装有第二刀梁体;所述第一刀梁体和第二刀梁体均为U形槽体结构且方向一致,在第一刀梁体和第二刀梁体的槽体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刀梁滑道,在第一刀梁体和第二刀梁体内滑动连接有刀座,所述刀座通过两侧设置的滑轨与刀梁滑道滑动配合,且在所述刀座内设置有滚刀;在所述滑轨与刀梁滑道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刀座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刀盘模拟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加压孔和注浆孔。
-
公开(公告)号:CN1102906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524570.3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真空隧道模型试验的内部加热装置,包括:真空管道、红外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支架、温控仪、电力调压器和温度采集器;支架为真空管道的内接多边形体的框架,多个红外加热管设置在支架上,且多个红外加热管相对真空管道的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支架上,并且温度传感器与真空管道的内壁接触;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实际温度传递给温控仪,温控仪根据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调整电力调压器,进而控制红外加热管的发热情况;温度采集器对真空管道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该加热装置有效的模拟了列车高速运行造成的隧道内部温度升高的情况,提供了很好的试验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