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雌二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9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521371.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雌二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铜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雌二醇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铜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雌二醇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传感界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4161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0090224.X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超分子凝胶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界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单宁酸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导电超分子凝胶为载体,实现了电化学发光半导体纳米材料在电极界面的简易固定与高效发光。同时生物分子单宁酸与金属钛离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超分子凝胶对生物大分子的反应活性,可以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该方法不仅步骤简单,操作容易,而且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发光性能,解决了纳米材料及生物分子缺乏简单而有效的电极固定方法等问题。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电极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非贵金属掺杂复合材料的甲苯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72176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101734.8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苯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基于非贵金属掺杂复合材料所构建的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甲苯气体含量。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Mn‑TiO2/g‑C3N4,利用该材料大的比表面积、介孔高气体吸附特性和电子传递受材料表面气体变化而影响敏感的诸多特性,实现了对甲苯气体具有灵敏、快速响应的气敏传感器的构建。

    一种基于锰掺杂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杀虫脒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7568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101674.X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锰掺杂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杀虫脒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Mn‑MoO3/TiO2@g‑C3N4,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杀虫脒抗体,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产生电化学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制得了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杀虫脒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标记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6324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0369739.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金纳米颗粒和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优异的催化性能,制备了金纳米颗粒负载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通过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实现了发光试剂鲁米诺和生物分子的固定。纳米复合物对共反应试剂良好的催化性能极大提升了发光试剂的发光效率。多臂聚乙二醇不但提高了发光试剂和生物分子的固定量,其抗蛋白性质降低了非特异性分子的吸附,提高了灵敏度。该标记物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片复合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壬基酚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996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101722.5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片复合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壬基酚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片状的磁性纳米光敏材料FeCo‑N@TiO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铁磁性,负载上壬基酚抗体,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产生氧气,并进而为与底液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高而稳定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相应降低,最终制得了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壬基酚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