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2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1312667.X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30/06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饥饿因子和优先因子的微电网群能量交易方法,属于微电网能源分配技术领域。通过GCC收集各个微电网的可再生能源出力以及负荷功率,根据功率差额把微电网分为消费者和提供者。对于消费者而言,基于购买提供者能量的需求,通过计算饥饿因子和优先因子给出自身出价,当提供者提供总能量大于消费者所需总能量时,每个消费者都能得到与自身功率差额相等的能量。所述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电能供需的合理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9119.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反极性四开关Buck‑boost的单入多出电路系统,属于多端口变换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隔离型反极性多端口DC‑DC变换器调压能力有限,各输出端口间存在功率耦合的问题。包括复用的逆变半桥开关管S1和S2和n个两端口输出支路,在传统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基础上,在电感支路中串接隔直电容实现电压的负极性输出;反极性四开关buck‑boost输出侧的一组半桥与一组buck电路进行开关复用,将反极性四开关buck‑boost扩展为两路输出。本发明具有简化的电路结构和少量的器件数量,并且可以避免各输出端口间的功率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04015.X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无线能量与数据同步传输电路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载波式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中,通信距离较近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无线能量与数据同步传输电路,电路包括:能量传输通道和数据传输通道;能量传输通道包括:电源、逆变器、原边补偿电路、松耦合变压器、副边补偿电路和整流器;数据传输通道包括:原边数据收发器和副边数据收发器,原边数据收发器和副边数据收发器包括调制电路、解调电路、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变压器;原边数据收发器连接松耦合变压器的原边,副边数据收发器连接松耦合变压器的副边。适合应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设计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6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95467.3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大规模光伏直流汇集与外送三端口电能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MMC+集成变压器+晶闸管换流电路结构,使大规模光伏电站可直接通过直流汇集端口‑高压直流外送端口路径送出,并提供交流支撑端口,不仅减少了电压变换级数,还对当地交流电网提供电量和主动支撑能力;利用MMC桥臂的高频电压自由度与晶闸管触发脉冲同步协调配合,使晶闸管开通和关断完全可控,依次控制晶闸管轮流承载光伏直流汇集端口电流,不需要滤波器即可保证直流电流平滑,同时,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简化了光伏直流汇集结构,降低器件成本约70%,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存在的功率转换级数多、器件数目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215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532000.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多端口电能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路由器包括MMC、四绕组变压器、全桥电路、四个端口,N1的同名端与MMC的上桥臂连接,N1异名端与N2同名端相连,N2异名端与MMC的下桥臂相连;N1异名端与N2同名端连接点通过输出Lg连接到中压交流端口;N3同名端通过Lσ连接到全桥电路的左半桥,N3异名端与N4同名端相连,N4异名端通过Lσ连接到全桥电路的右半桥;N3异名端与N4同名端连接处连接到低压交流端口;全桥电路的直流母线连接到低压直流端口;MMC的直流母线连接到中压直流端口。本发明结构简单,所用的变换模块数量少,避免使用大量的通信、采样和线缆,减少成本,同时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5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03927.5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准峰值电流控制方法,属于开关电流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四边形电流控制方法无法实现不同工作模式间的平滑过渡的问题。包括:设定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工作的四个电感电流工作阶段依次为输入阶段T1、输入‑输出阶段T2、下降阶段T3和钳位阶段T4,输入阶段T1的截止点对应A点,输入‑输出阶段T2的截止点对应B点,下降阶段T3的截止点对应C点,钳位阶段T4的截止点对应D点;在每个阶段对应控制四个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本发明方法可实现所有开关器件在全负载范围内和全输入电压范围内的零电压开通,并实现不同电感电流工作状态的平滑过渡。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151505.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21/18 , H02P21/22 , H02P25/022 , H02P27/08
Abstract: 一种无电解电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线性调制区扩展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电机驱动系统直流侧电解电容换成小容值薄膜电容后,母线电压的波动为SVPWM控制的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引入了额外的波动,降低驱动系统的线性调制裕度的问题。包括:提取母线电压采样值udc_s中网侧电压六倍频的谐波信号和网侧电压十二倍频的谐波信号;采用控制单元对两种谐波信号进行幅值和相位的调整,获得网侧电压六倍频和十二倍频谐波信号的补偿角度,相加获得最终谐波补偿角度,再叠加到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的转速位置观测器观测角度上,得到补偿后电机位置;将补偿后电机位置加入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中。本发明用于扩展电机驱动系统的线性调制区。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1860.6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伺服系统力矩环的图形免调试方法,包括:获取已构建完成的力矩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指标和带宽指标;根据所述稳定裕度指标和带宽指标,建立所述力矩控制系统的图形化稳定边界和带宽判定曲线;通过逼近所述图形稳定边界确定力矩控制器参数,根据所述带宽判定曲线调节控制器刚度;重复迭代修正所述力矩控制器参数,直至达到设定带宽或设定的极限控制器参数。通过构建系统的图形化稳定边界和带宽指标曲线,并设计了自动化逼近方法和修正方法,实现了无需运行任何轨迹,可根据用户需求输入系统性能目标的图形免调试。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105271.4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25/022
Abstract: 一种考虑交叉耦合效应的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在线辨识方法,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辨识技术。本发明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磁链辨识方法未考虑电机交叉耦合影响,造成磁链观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包括:在电机在线稳定工况下,向电机dq轴注入正弦电流信号实现三相直流信号注入;计算电机定子电阻;通过电流环向电机d轴注入两组直流偏置电压,建立三个电机电压方程,再作差得到两个消除了磁链项的电机电压差方程;求解获得电机d轴自感Ld和电机dq轴互感Ldq;建立考虑到交叉耦合的dq轴电压方程,基于电机定子电阻、电机d轴自感Ld和电机dq轴互感Ldq计算获得电机永磁磁链。本发明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链的在线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40929.6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双极型复合式海上换流站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海上输配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海上风电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系统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它包括:正极采用半桥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结构,负极采用二极管整流器拓扑结构,两个拓扑结构在交流侧并联,在直流测串联,且直流连接点作为接地极,构成对称双极型结构。岸上换流站的拓扑结构包括:正极和负极均采用半桥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结构。控制方法包括:当接地极的直流电流由零增大时,将海上换流站的交流电压额定值叠加微调量,叠加后的值作为风机d轴电压环的给定值,使得接地极的直流电流保持为零,实现正极和负极的功率平衡控制。本发明用于海上换流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