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及利用其治理污染河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5822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92600.1

    申请日:2011-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及利用其治理污染河水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滤床及治理污染河水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河流配水方法及生态浮岛的应用范围窄、河道曝气方法运行费用高,都不适于重污染农村污染河水的治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人工强化生态滤床由溢流墙分隔成进水区、滤床和出水区,滤床内装有火山岩滤料,滤床沿水流方向分为厌氧区、曝气区和缺氧区,在曝气区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厌氧区和缺氧区底部泥斗和排泥管。利用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治理污染河水的方法:在河床上修建表面推流式湿地和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将河水依次引入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和表面推流式湿地处理即可。本发明建设费用低,运行维护方便,适于农村跨界河流及重污染河水的治理。

    一种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
    1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2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63811.0

    申请日:2008-01-07

    Inventor: 张杰 赵焱 李冬

    Abstract: 一种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解决了目前生物氧化除锰工程菌群靠自然选择建立,生化能力弱、除锰效果差;水处理除锰生物滤池的建立所需培养、驯化、启动时间长和工程菌群遭到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问题。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MSB-4(Chryseobacterium sp.)属于金黄杆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保藏号为CGMCC No.2239;菌株MSB-4为好氧菌,长为1.5~2μm,宽为0.8~1.1μm,短杆状细胞,两端钝圆;在培养基上形成棕黄色菌落,不透明,菌落为圆形;菌株MSB-4具异染颗粒和类脂粒,无芽胞,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染色为阳性。本发明生物除铁除锰功能菌MSB-4具有去除水中Mn2+、Fe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达94.44%,Fe2+去除率高达90.13%。

    一种除锰功能菌
    1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2526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063813.X

    申请日:2008-01-07

    Inventor: 张杰 赵焱 李冬

    Abstract: 一种除锰功能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解决了目前生物氧化除锰工程菌群靠自然选择建立,生化能力弱、除锰效果差;水处理除锰生物滤池的建立所需培养、驯化、启动时间长和工程菌群遭到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问题。除锰功能菌MB32(Pseudomonas sp.)属于假单胞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保藏号为CGMCCNo.2238;菌株MB32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直或弯的短杆状,长为1~3μm,宽为1~1.5μm,细胞两端圆钝;在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菌落,不透明,边缘不规则,四周微蓝;菌株MB32具有能源贮存颗粒,有芽胞和荚膜,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染色为阳性。本发明除锰功能菌MB32具有去除水中Mn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于92%。

    一种除锰功能菌
    1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15542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63813.X

    申请日:2008-01-07

    Inventor: 张杰 赵焱 李冬

    Abstract: 一种除锰功能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解决了目前生物氧化除锰工程菌群靠自然选择建立,生化能力弱、除锰效果差;水处理除锰生物滤池的建立所需培养、驯化、启动时间长和工程菌群遭到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问题。除锰功能菌MB32(Pseudomonas sp.)属于假单胞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保藏号为CGMCCNo.2238;菌株MB32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直或弯的短杆状,长为1~3μm,宽为1~1.5μm,细胞两端圆钝;在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菌落,不透明,边缘不规则,四周微蓝;菌株MB32具有能源贮存颗粒,有芽胞和荚膜,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染色为阳性。本发明除锰功能菌MB32具有去除水中Mn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于92%。

    一种生物除锰功能菌
    1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1554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63812.5

    申请日:2008-01-07

    Inventor: 张杰 赵焱 李冬

    Abstract: 一种生物除锰功能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解决了目前生物氧化除锰工程菌群靠自然选择建立,生化能力弱、除锰效果差;水处理除锰生物滤池的建立所需培养、驯化、启动时间长和工程菌群遭到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问题。生物除锰功能菌MB4(Exiguobacterium sp.)属于微小杆菌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保藏号为CGMCC No.2237;菌株MB4为革兰氏阳性微好氧菌,短杆菌,个体小,长为1~1.5μm,宽为0.5~0.8μm,细胞两端钝圆;在培养基上形成棕色菌落,不透明,中心颜色较深,四周颜色较浅,菌落为圆形;菌株MB4具有能源贮存颗粒,无芽胞和荚膜,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染色为阳性。本发明生物除锰功能菌MB4具有去除水中Mn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于91%。

    钎焊氮化硅陶瓷的钎料及以该钎料连接氮化硅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9059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43962.1

    申请日:2004-10-22

    Abstract: 钎焊氮化硅陶瓷的钎料及以该钎料连接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钎焊材料和以该钎料连接氮化硅陶瓷的工艺。本发明的钎料由以下组分组成:Cu 52.5~62.4at.%、Zn 27.5~32.6at.%、Ti 5~20at.%,连接氮化硅陶瓷的方法为:a.用金刚石砂轮盘将待焊Si3N4陶瓷试样的表面机械研磨;b.将研磨合格的Si3N4试样与钎料金属箔一同放入溶剂中超声波清洗;c.用有机胶将试样以Si3N4/钎料/Si3N4的形式固定在一起,放入钎焊炉中钎焊。本发明可以将小尺寸Si3N4陶瓷连接接头的室温剪切强度,由原来使用Cu-Ti钎料连接时的223MPa提高到275MPa,将连接强度提高了20%,而连接温度降低了100K。

    一种用金刚石颗粒增强AgCuInTi复合钎料钎焊石墨/铜异种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6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70222.9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一种用金刚石颗粒增强AgCuInTi复合钎料钎焊石墨/铜异种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钎焊石墨/铜异种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由于石墨和铜的热膨胀系数差别很大,使用直接钎焊的方式会在接头中产生极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无法获得可靠接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AgCuInTi钎料和金刚石颗粒通过球磨方式混合均匀制备出复合钎料,用于在真空下钎焊石墨/铜异种材料。本发明成功实现了石墨/铜异种材料的可靠连接,接头的室温抗剪切强度能达到30MPa,解决了异种材料接头中残余应力大的问题,可以实现石墨/铜异种材料构件在核电、辐射防护等领域的应用。

    一种用于7系铝合金材料高标定率的EBSD试样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61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71695.2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一种用于7系铝合金材料高标定率的EBSD试样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高标定率的EBSD试样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7系铝合金EBSD试样在制备过程中没有普适的电解抛光工艺,且样品表面易出现腐蚀坑,严重影响衍射花样产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机械抛光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SiO2溶胶抛光,可以去除样品表面在机械磨光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层,有利于在EBSD测试时产生强的菊池花样;SiO2溶胶可以对不同硬度的组织和析出相进行抛光,从而使样品表面更加平滑,缓解机械抛光过程中硬质第二相对铝基体的挤压变形作用,进一步提升EBSD的成像质量,便于7系铝合金在制备加工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和织构的研究和分析。

    一种用Si-Y高温钎料钎焊SiCf/SiC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4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42014.6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一种用Si‑Y高温钎料钎焊SiCf/SiC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钎焊SiCf/SiC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SiCf/SiC复合材料复杂构件成型难、接头抗氧化性差、长期服役可靠性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Si‑Y高温钎料作为中间层直接钎焊实现SiCf/SiC复合材料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SiCf/SiC复合材料母材表面与液态Si‑Y高温钎料接触后,Si‑Y高温钎料渗入SiCf/SiC复合材料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基体之间的孔隙起到了填充孔隙的作用,并且钎料与SiC基体和SiC纤维之间均发生反应生成新的SiC反应层。

    一种用低温玻璃钎料封装铁氧体陶瓷与微波介质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10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1097265.9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一种用低温玻璃钎料封装铁氧体陶瓷与微波介质陶瓷的方法,涉及一种封装铁氧体陶瓷与微波介质陶瓷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封装铁氧体陶瓷与微波介质陶瓷的方法中母材之间始终存在较为明显的共烧过渡区,影响铁氧体共振线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Bi2O3‑B2O3‑ZnO玻璃钎料在650℃~800℃实现了铁氧体陶瓷与微波介质陶瓷的连接,焊缝中央形成以玻璃相为主的微观结构。玻璃钎料与微波介质陶瓷母材界面反应生成了白色相钛酸铋,铁氧体陶瓷母材一侧则少量溶解到液态玻璃中形成直接界面结合结构,且形成的钎缝致密无气孔和裂纹等缺陷,避免了缺陷对封装表面后续镀金工艺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