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494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10030392.6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骨髓穿刺虚拟手术的二维力觉交互装置,将无源的磁流变液被动力觉驱动器与有源的电机相结合,实现了有/无源混合执行器控制。T型操作杆与导轨滑块机构通过滚动轴承连接,这样T型操作杆既可以自由旋转又可以将直线方向的力传递到滑块上,同时T型操作杆可以在矩形旋转子上做直线无摩擦运动,可以将旋转力矩传递到矩形旋转子上,因此完成直线与旋转运动的耦合。利用电机和磁流变液阻尼器配合模拟骨髓针旋转与前进时受到的阻尼力和摩擦阻力,使本发明装置成为一种具有更强逼真性的骨髓穿刺虚拟手术的力觉交互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21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13557.8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稠密气固系统非球形颗粒动力学参数的无线测量装置,包括示踪颗粒、微波加热单元、无线信号接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示踪颗粒耦合了测压、测温和无线信号发射功能并置于三维稠密气固系统中,其在形状和尺寸上与系统内的非球形颗粒相似;测量时,微波加热单元定向加热示踪颗粒内部的被加热体,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感应获得温度信号,同时,薄膜压力传感器直接测得颗粒受到的碰撞力;最后,温度和受力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系统外部的无线信号接收系统,经过数据比对获得颗粒碰撞力和位置信息。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可测量三维稠密气固系统中运动的颗粒位置和碰撞力参数,具有对流场无干扰、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848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9044.1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室内制冷装置,其包括气流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气流循环系统包括进气扇、进气扇管道、冷却辅助管、潜水式气流冷却器、第一三通、过度管、第二三通、速冷过度管、冰包水箱、曲形管、冰晶包、排气扇管道、排气扇;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分水器、保温水箱、集水器、冷源出水管、冷源回水管、雨排积水池、过滤水池、地窖蓄水池以及地源热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开关、室内温度传感器、温控开关、蜂鸣器以及冰包水箱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潜水式气流冷却器和冰包水箱位于所述的保温水箱内。本发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具备成本制冷效果好,耗电量小和无污染等优点,属于节能减排系列空调。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4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3844.8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气固两相流场与喷氨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非均匀入口边界条件,借助Fluent软件模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的气固两相流动过程,得到SCR脱硝装置内烟气和飞灰颗粒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运用后处理软件处理数值计算结果,分析SCR脱硝装置存在的流场均匀性问题,通过采用改变连接烟道内导流板的形状与布置方式、反应器顶棚处整流构件的形状与位置、整流格栅叶片间距与高度、SCR反应器结构等措施,优化SCR脱硝装置的气固两相流场,根据连接烟道内喷氨处的烟气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计算获得该区域的NOx通量分布,依据最佳氨氮比控制与该区域NOx通量分布相匹配的喷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4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16607.6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提质设备,包括热解析装置、双旋风分离返料装置、热解装置、气化装置、热解气燃烧装置、焚烧装置和油水气循环装置。本发明装置通过将土壤热解析修复过程与生物质秸秆的热解、气化过程、热解析气焚烧和热解气燃烧过程相耦合,充分体现了全局设备的功能集成性,实现了每个过程中产物和能量供需之间的相互匹配,使得整套装置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而且关键设备结构紧凑性实现了土壤修复提质过程中产物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具有节约能源、无污染、设备结构紧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68940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55978.8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烟气量自动调节氨气流量的喷氨均混装置,包括喷氨母管、喷氨子管、弹性旋转支座、旋流喷管和旋流板;所述的喷氨子管等距并列布置在喷氨母管上;所述的旋流喷管和旋流板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构成气固间作用力传递原件和小尺度旋转涡流混合器;所述的弹性旋转支座放置在喷氨子管上端的定位槽内,支座顶部钢球陷在旋流喷管内的定位凹口,通过这种方式将旋流喷管套在喷氨子管上。本发明将气固相互作用力与弹簧弹性力相结合,解决了同一根喷氨管上不同喷氨支管喷氨量随烟气量变化的自动调节问题,真正实现了不均匀烟气量与不均匀喷氨量的匹配;而且利用同向多孔喷氨的反推力,实现了喷氨点的动态连续供氨。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92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8599.8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相流系统内颗粒运动轨迹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由氩离子激光器、第一圆柱透镜、第二圆柱透镜和反应器组成的激光发射系统,及由三台光学接收器、三个电倍增管、滤波器和计算机组成的光电转换检测系统。三台光学接收器以反应器为圆心、围绕反应器的周侧均匀布置。本发明方法属于非浸入式测量,测量装置无需深入反应器内,避免了测量装置对反应器内两相流动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使测量结果精准可靠;本发明以氩离子激光器作为光源,取代了X射线源,并省去了X射线探测器的费用,不仅经济实用,同时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506005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73172.6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锅炉的SCR脱硝装置及方法。通过对竖直烟道内的省煤器进行结构改造,保留部分受热面,另一部分受热面移至引出烟道的水平段,并将剩下烟道斜向分割,分别用于脱硝烟道的引出和导入;并设置两级除尘喷氨系统使烟气与氨气进行混合,并经过催化剂预留层后进入SCR反应器,发生催化反应,绝大部分NOx转变成N2,脱硝后的烟气从反应器下部两侧引出,并从尾部烟道侧墙的两侧进入烟道,最后通过空预器排出烟道。本发明满足了中小型锅炉加装SCR脱硝装置时需要拉出和引入脱硝烟道的空间要求,实现了在低狭长烟道内氨气与烟气的充分快速有效混合,具有脱硝系统结构紧凑、脱硝效率高、催化剂磨损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69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048810.5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1/002 , B01J8/005 , B01J8/12 , B01J8/22 , B01J19/245 , B01J2208/00513 , B01J2219/00006 , B01J2219/0004 , B01J2219/24 , C10B49/22 , C10B53/02 , C10C5/00 , C10G3/45 , C10G3/49 , C10G3/52 , C10G2300/708 , C10L1/02 , C10L2200/0469 , C10L2290/543 , Y02E50/14 , Y02E60/36 , Y02P20/145 ,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油催化转化制备含氧液体燃料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油系统(Ⅰ),用于制备生物油;生物油油水相分离系统(Ⅱ),用于接收上述生物油,并将该生物油分离成油相生物油和水相生物油分别输出给油相生物油化学链制氢系统(Ⅲ)和水相生物油催化加氢系统(Ⅳ);油相生物油化学链制氢系统(Ⅲ)和氢气输出给水相生物油催化加氢系统(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进行热裂解制油,获得的生物油进行水相与油相分离,对油相生物油通过化学链方法制氢,提供“氢源”给水相生物油在浆态床中两步催化加氢,加氢后的产物直接分离提纯获得含氧液体燃料。本发实现了生物油的全组分“分级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89613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279187.4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制取活性炭及热能综合利用方法。该方法的主要路线为:经初步分选、破碎后的城市生活垃圾送入流化床热解炉中发生快速热解反应,热解产物依次经旋风除尘、换热降温和过滤除尘后,得到粉末状热解残炭和热解气,粉末状热解残炭进入炭活化反应器中制备活性炭,热解气进入流化床焚烧炉内燃烧;垃圾热解所需的热量由焚烧炉提供,以惰性颗粒床料为热载体在流化床热解炉和流化床焚烧炉之间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产生的过热蒸汽可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或作为工业热源使用。本发明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系统规模灵活,无需添加辅助燃料,具有运行费用低,可严格控制二次污染物,并具有能源高效利用和资源高值回收的显著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