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95984.3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致密气藏气井开采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致密气藏气井的经济参数和各气层的物性参数;根据所述经济参数和所述物性参数判断各气层是否为适合多层合采的合采气层;在判断为适合多层合采的合采气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物性参数,给定所述合采气层中各气层的配产范围;根据所述配产范围确定对所述合采气层进行多层合采时的井底流压,从而提高致密气藏气井开采方式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9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72431.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合采气井井距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各个小层的关联度;根据所述关联度,对单井控制的储层信息进行劈分,获得各个小层对应的劈分结果;基于所述劈分结果,获得与储层信息对应的各个小层的泄流半径;根据与储层信息对应的各个小层的泄流半径,确定相邻井的井距信息,所述井距信息包括基于储量劈分的井距信息和基于产量劈分的井距信息;根据所述井距信息,确定气井井距。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实时全面地对单井所在小层信息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可以科学有效的确定井距,为油田的综合调整和开发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19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1173515.1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体积压裂水平井模型中的基岩区、体积压裂区、人工裂缝区分别对应的渗流特征,建立所述体积压裂水平井模型的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利用差分方程法求解所述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获得所述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的解;根据所述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的解,绘制体积压裂水平井模型的水平井试井曲线;根据所述水平井试井曲线,进行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综合考虑不同地质特征对应的渗流特性,使得构建的渗流数学模型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试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07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961178.1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动态变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岩心;气测岩心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截取岩心,对岩心柱塞进行恒速压汞实验;对剩余岩心进行模拟地层水流动实验,恒压驱替一定的孔隙体积;对实验后的岩心再次进行气测渗透率和恒速压汞实验;通过两次恒速压汞实验,得到孔隙分布特征和喉道分布特征,完成对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本发明的上述研究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动态变化的方法可以模拟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在长期水驱开发过程中孔喉结构的动态变化,并研究其动态变化的参数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20273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5171.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适应区筛选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综合评价系数;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对所述目标储层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根据所述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岩石破裂率;根据所述综合评价系数、岩石脆性指数以及岩石破裂率,并利用预设评价标准对所述目标储层进行体积压裂适应区筛选,获得所述目标储层体积压裂有利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的有效评价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适应区,同时根据综合评价系数、岩石脆性指数以及破裂率建立了明确的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适应区评价标准,为致密储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827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211585.2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西安奥益达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F17D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包括:投料容器,其分别与天然气管道、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与进料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同轴设置于所述投料容器的两则、且内径相同,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内分别设置有能同步移动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且所述第二活塞能移动到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之间构成密封连接,以构成活塞缸体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密封。本发明的结构保证了在投料过程和进料过程中天然气管道中的天然气均不会泄漏到大气中,保证了安全生产,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949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568077.0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气井排液采气的组合式球塞气举方法,特征在于:地层中的流体通过射孔孔眼(2)中流入井底(3),气体在封隔器(4)、井底(3)和生产套管(5)之间形成高压,压力达到某一极限时,高压气体则会通过底部气举阀装置(6)进入底部油管(7)中,高压气体与底部油管(7)中的流体混合后上升到达球塞举升油管(8),注气管道(12)对气举小球(16)进行增压,通过投球装置(11)进入注气与气举球下落油管(9),然后通过气液混合器(10)进入球塞举升油管(8),气举小球(16)与流体流经井口采油树(13),流至集球器(14),气举小球(16)流至集球器(14)后被分离至投球装置(11)中,流体随输出管线(15)流出,投球装置(11)继续投入小球(16),整个过程周而复始。本发明组合式球塞气举方法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合大多数的排液采气井,底部安装气举阀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具有较高的举升效率以及良好的生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968419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87604.0
申请日:2010-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岩心毛管压力和润湿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岩样清洗干净、烘干、抽空并饱和第一流体;将饱和好的岩心放入岩心驱替设备的岩心夹持器内,设置实验温度,并用第一流体将岩心上下游端管线死体积部分饱和完全,同时设置压力,保持恒压注入第一流体;当岩心上下游压差和岩心出口端流量稳定后,在相同注入压力条件下改为注入第二流体;待第二流体流入岩心入口端端面后,将岩心的下游端阀门关闭,记录岩心上、下游端压力及压差的变化;根据岩心上、下游端压力或压差判断岩心毛管压力和润湿性。本发明的方法可在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同时测定岩心毛管压力和润湿性,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且快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970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518136.3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岩心动态毛管压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岩心清洗干净、烘干、抽空并饱和第一流体;采用岩心驱替设备,将饱和好的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内,设置实验温度,并用第一流体将岩心上下游端管线死体积部分饱和完全,同时将回压设置为地层压力,保持恒压注入第一流体;当岩心上下游压差稳定后,停止注入第一流体,改为注入第二流体,且该第二流体是在与前述第一流体相同压差条件下注入岩心上游端管线,驱替上游端管线死体积中的第一流体,使其进入岩心;记录注入第二流体过程中岩心出口端累计流量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计算而测得动态毛管压力。本发明的方法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且快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67557.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致密油藏二氧化碳‑水气交替驱产能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分别建立基质系统和人工裂缝系统的油气水三相连续性方程;分别建立基质系统和人工裂缝系统的运动方程;建立至少包括三相窜流方程、分子扩散方程和相渗方程的辅助方程;根据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辅助方程,得到基质系统和人工裂缝系统的渗流微分方程及其初始条件和内外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离散化处理基质系统和人工裂缝系统的渗流微分方程,求解得到基质系统和人工裂缝系统的油气水三相三维差分方程;根据三相三维差分方程,计算致密油藏二氧化碳‑水气交替驱注采产能。本方法能够建立准确的渗流方程,提高渗流规律计算和油田开发效果评价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