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大型锻件抗裂节能的锻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740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1456.5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大型锻件抗裂节能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锻前处理:将钢锭以100~150℃/h速率加热到760~800℃保温5‑6小时,随后以80~100℃/h速率加热到1270~1280℃保温10‑12小时;S2.将加热好的钢锭取出,进行自由锻造,终锻温度为1050~1080℃,锻造比(5~6):1;S3.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将S2锻造完成后的锻件控制冷却速度为40~50℃/h冷却至980~1000℃后,准备进行二次锻造;S4.对S3准备好的锻件进行二次锻造,终锻温度为800~850℃,锻造比(1.5~2):1。本发明能够减少大型锻件的内氢含量,提高抗裂性能。

    一种高硅含量铁尾矿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0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58940.4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含量铁尾矿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每方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水泥200~250Kg、铁尾矿砂710~810Kg、矿渣粉50~80Kg、铁尾矿石粗骨料1100~1200Kg、化学活化剂5~8Kg、助磨剂2~4Kg、减水剂5~7Kg、水180~200Kg。所述铁尾矿的SiO2含量>65wt%,细度模数为1.4~1.6,属于超细砂。所述铁尾矿石粗骨料是5~30 mm连续级配的,针片状含量<4wt%,压碎指数<5%。本发明通过“机械‑化学‑等离子体”耦合作用激发铁尾矿表面活性基团,无序化非晶相和低聚合度[SiO4]四面体的数量增多,其反应活性和胶凝活性大大改善,可以大量取代水泥形成胶凝材料,制得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满足等级要求。本发明所提出的高硅含量铁尾矿混凝土中,铁尾矿废料的使用率可以达到90%左右,为铁尾矿的改性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绿色共性技术,且该制备工艺稳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用轧制铝箔脱脂剂及清洗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4381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9961.8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用轧制铝箔脱脂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CY‑8D‑6:12.5~37.5.0%,GD‑CY2688:12.5~37.5%,CY‑04:25~5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用轧制铝箔的清洗技术,包括铝箔开卷、去铁屑、预脱脂、脱脂、烘干、表面检查和收卷。本发明的铝箔浸入脱脂后,铝箔表面单面残油量可以控制在5mg/m2以下,无需挤液即可进行烘干收卷,有效避免了铝箔脱脂过程的机械损伤;脱脂液可以在线通过真空蒸馏的方式,实现油液分离、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一种光谱转换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31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36521.5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转换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基体清洗干净后,在基体上生长籽晶层;步骤二,将生长有籽晶层的基体置入六次甲基四铵、草酸、硝酸钠、硝酸锌和油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中,室温下静置2~5h,获得活化籽晶层;步骤三,配制硝酸锌、硝酸铽和硝酸镱水溶液,加入油酸与乙醇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倒入反应釜,反应釜中放置沉积有活化籽晶层的基体,120~130℃反应0.3~4h,生长纳米棒阵列后的基体清洗并烘干。本发明能够起到光转换和减反射双重作用。将稀土元素掺入氧化锌籽晶层,生长过程中加入油酸控制稀土氧化物的结晶取向,使稀土氧化物顺利掺入氧化锌纳米棒中。

    一种超轻量化C/C-SiC空间反射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15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29563.7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量化C/C‑SiC空间反射镜,包括C/C复合材料、包埋于C/C复合材料表面的SiC梯度过渡层,以及设置在SiC梯度过渡层表面的石墨烯‑SiCNWs多维杂化增强CVD‑SiC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轻量化C/C‑SiC空间反射镜的制备方法的应用。本发明在超轻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PC‑SiC过渡涂层,降低由于镜面CVD‑SiC涂层与C/C基体热膨胀失配产生的热应力,还通过一步CVD法在包埋SiC涂层表面生长石墨烯缠绕SiC纳米线增强体,即改善了SiCNWs与CVD‑SiC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又借助了石墨烯优异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单一SiCNWs增强CVD‑SiC光学涂层的效果。

    一种可降解金属表面梯度聚合物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93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60579.4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金属表面梯度聚合物层及其制备方法,可降解金属表面梯度聚合物层的组成包括界面层和表面的聚合物层,其制备方法为在微弧氧化的电解液中加入多巴胺,对可降解金属进行微弧氧化,使可降解金属在微弧氧化的同时在其表面沉积一层聚多巴胺膜层,从而引入活性官能团胺基和羟基,随后采用前端聚合法利用所述活性官能团进一步引发不同种类的单体聚合,制备出沿着基体型材特定方向上呈梯度分布的聚合物层;其中,通过控制单体的种类、含量、引发剂的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制备出聚合物的分子量、降解速率、亲疏水性呈梯度分布的聚合物层,实现所制备的可降解金属在聚合物层的保护下沿特定方向梯度可控降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