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权速率和最大化的低复杂度多用户MIMO调度算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7411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10149130.6

    申请日:2008-09-12

    Abstract: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基于加权速率和最大化的调度方法及装置,应用于用户和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通信该方法包括:一,根据加权速率最大准则从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初始用户设备;二,根据已被选中用户设备的信道矩阵生成投影矩阵,并利用投影矩阵得到备选用户设备集合中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增益;三,至少根据各个用户设备的注水水平摈弃部分用户设备,从而修正备选用户设备集合;四,计算代表备选用户设备集合中用户设备的加权速率和的参照量,并选择参照量最大的用户设备;五,判断被选中的用户设备的数目是否达到发射天线数目,若达到则停止,否则回到步骤二。上述方法和装置在保证加权速率和的同时,降低了调度算法复杂度。

    多用户MIMO广播信道中低复杂度用户的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9837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45030.3

    申请日:2009-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户MIMO广播信道中低复杂度用户的选择方法。本发明首先从所有移动接收端获得每个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对于每一个移动终端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提取所有的信道模值;根据得到的信道模值,进行基于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用户选择,其中每次迭代选定一个用户,该用户不再参与下一轮迭代。本发明使基站能够快速地选择出一组具有高质量信道条件的活动用户,使系统获得较好的总吞吐量性能,在系统和容量性能损失很小的同时,保证基于迫零波束形成策略的通信系统能够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

    空分多址系统基于最优量化误差码本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86756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38206.8

    申请日:2008-05-29

    Abstract: 一种空分多址系统基于最优量化误差码本的方法及装置,用于无线传输技术领域。方法步骤为:步骤一,根据系统支持的反馈比特数生成相应的初始正交码本集,同时随机选取信道矩阵训练样本;步骤二,采用最近准则,将训练样本分配到各个码字区域中;步骤三,采用最优准则,使量化误差最小,根据各个区域中的样本更新所在区域的码本,并记录量化误差;步骤四,对同一正交码本子集中的新的码本进行正交三角分解,将码本更新为分解得到酉阵的列;步骤五,判断量化误差是否收敛,若收敛则停止,否则回到步骤二。所述装置包括接收端装置以及与其配合的发射端装置。本发明在反馈比特数不增加的情况下降低量化误差,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性能稳健,易于实现。

    基于汽车碰撞仿真的拼焊板焊缝有限元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6512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34525.1

    申请日:2008-03-13

    Abstract: 一种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的建基于汽车碰撞仿真的拼焊板焊缝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基础板建模,包括基础板硬点布置、基础板网格划分、基础板网格平移;第二步、双层梁焊缝模型建立,包括空间节点布置、双层梁制作、将梁与基础板连接;第三步、双层梁单元的属性赋值,包括梁单元材料属性赋值、梁单元截面属性赋值;第四步、将所建立的拼焊板焊缝模型连同基础板网格模型移入碰撞有限元计算模型。本发明既考虑了焊缝的材料属性又考虑了焊缝的形状,能够准确模拟焊缝的在碰撞仿真中的变形行为,提高汽车碰撞仿真精度,且快速有效,便于技术人员掌握。

    基于响应面法的轿车车身零件轻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58255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30967.5

    申请日:2005-11-03

    Abstract: 一种汽车设计领域基于响应面法的轿车车身零件轻量化方法,具体步骤为:a、对零件的结构进行改进,选择最优结构;b、对试验设计变量进行编码变换;c、采用等径设计方法安排试验点,确定试验方案;d、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响应面模型;e、使用方差分析方法验证响应面模型有效性;f、以零件质量为目标函数,吸能参数为约束条件,对车身零件进行优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基于零件吸能特性改进车身零件结构,以达到整车轻量化目标。本发明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可控、可对求解结果进行量化和对比、能直接对设计进行指导。

    便携式高压微生物转移与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022810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388313.4

    申请日:2014-07-14

    Inventor: 肖湘 张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高压微生物转移与培养装置,包括:加压接口单元,用于连接高压源,通过无柄式针阀控制开关;高压密闭单元,连接加压接口单元和高压培养单元,并为培养体系提供长时期高压密闭环境;高压培养单元,为微生物提供无污染的高压培养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高压微生物转移与培养装置,所有构件以竖直排列,无突出结构,采用无柄式高压针阀,避免在长途运输中由于颠簸而造成阀门和接口的松动导致的泄压;所有构件均可拆卸清洗消毒,有效保证培养环境的无污染;主体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携带和远距离运输;造价低,方便与多种加压设备连接,可广泛用于包括嗜盐、嗜热、嗜冷等多种嗜压微生物的培养。

    微生物培养反应系统
    1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47097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226963.9

    申请日:2014-05-05

    Inventor: 张宇 李介夫 肖湘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反应系统,包括培养基容器、蠕动泵、培养反应器、气体橱、抽换气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含有三对平行培养反应室,在电刺激类实验中可实现完全平行对比;六个培养反应室可独立进行培养,提供不同流动速度与不同电极表面剪切力;长时间保持气液密闭及隔绝化学与生物污染;实现实验过程中培养液采样与电极表面采样;广泛适应的接口与模块化设计,方便地根据实验需求改装、加装特定电极或其他部件;主要针对于海洋来源的微生物,适用于包括环境样本、纯培养样本在内的多种生物样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