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9875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066980.X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风速陡变占空比的风速间歇性定量刻画方法,属于风速间歇性定量描述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风电出力陡变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得不到缓解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定义风速陡变占空比,使用风电场实测历史风速数据得到风速陡变占空比的时间序列;利用Pearson自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风速陡变占空比时间序列的可预报性进行分析;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风速陡变占空比时间序列预报模型并对风速陡变占空比进行预报,完成对未来风速间歇性的定量刻画。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铁路运行监测预警、桥梁设计及建筑物设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41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97500.2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8 , F01D17/00 , F02C9/16 , F05D2270/304 , H02J3/24
Abstract: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补偿方法,涉及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补偿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火电机组运行状态偏离额定设计工况后,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也会改变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的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补偿方法,当火电机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后,针对性修改不等率的设置,保证火电机组运行状态在偏离额定设计工况后,仍具有同样的一次调频能力。本发明所述的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补偿方法,适用于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补偿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463511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853142.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的风速间歇性定量刻画方法,属于风电预报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风速间歇性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描述上,没有对风速的间歇性进行定量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为:基于风机历史风速数据,统计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的时间序列;通过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来分析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时间序列的可预报性;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建立预报模型,对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进行预报,对未来的风速间歇性进行定量刻画。本发明属于风电预报技术领域。首次提出用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这一参数对风速间歇性进行定量刻画,为电力系统提供更为详细的风电预报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48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737609.7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L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的功率检测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输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并通过积分函数用于表征所述汽轮机内喷嘴和高压缸的蓄质储能的第一积分器对所述蒸汽流量进行积分,输出第一积分量,再通过放大系数用于表征所述汽轮机内回热器的回热抽气量对机械功率的修正的第一放大器对所述第一积分量进行放大,输出第一放大量,进而分别通过第二积分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减法器、第一加法器、第二加法器和第三加法器进行相应处理,输出汽轮机的机械功率。实施本发明,基于回热器的回热抽气量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检测汽轮机的功率,可提高汽轮机功率的检测精度,低频时所检测的机械功率的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6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09167.7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晋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F01D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7/10
Abstract: 适用全工况变负荷运行的八高调门汽轮机顺序阀优化方法,它涉及一种汽轮机配汽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运行的八高调门机组在变负荷运行时顺序阀进汽规律不合理导致的问题和故障。本发明步骤一:列出基于对角进汽的“4+1+1+1+1”阀门数目开启规律的48种阀门开启顺序;步骤二:分析步骤一中的48种不同阀门开启顺序的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从中筛选出部分较优的阀门开启顺序;步骤三:设计调门开关实验,对步骤二中筛选出的阀门开启顺序进行试验;步骤四:对比分析在各阀序实验运行时间段中的实验数据轴振和瓦温的均值和方差,选择实验结果中均值和方差较小对应的阀门开启顺序作为最优的顺序阀开启顺序。本发明用于汽轮机运行方式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9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26795.3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燃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火电机组负荷振荡与负荷突变故障的在线诊断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机组负荷振荡与负荷突变故障的在线诊断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火电机组由于高调门综合流量特性曲线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机组出现多种负荷失控故障,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采集机组近期历史数据,步骤二:实际主蒸汽流量标幺计算,根据步骤一火电机组中采集的数据根据弗留格尔公式计算实际主蒸汽流量,从而得到标幺后实际主蒸汽流量,步骤三:利用数据得到综合流量特性曲线,步骤四:负荷失控故障诊断判定:根据步骤三中综合流量特性曲线各分段的线性度K分别进行负荷振荡与负荷突变故障诊断,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5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02521.0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直接空冷机组小机直排的汽动给水泵背压干扰抑制方法,涉及锅炉给水、汽动给水泵、直冷空冷岛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全工况范围内小机直排大机空冷机组背压扰动对小机功率产生影响,进而危及锅炉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小机直排的汽动给水泵背压干扰抑制方法,利用当前背压值获得背压前馈系数;利用给水流量设定值获得工况修正系数;根据背压前馈系数和工况修正系数获得背压前馈量,对背压前馈量进行限幅,然后将限幅后的背压前馈量增加到小机阀位设定值上,完成汽动给水泵背压干扰的抑制。适于应用在小机直排大机空冷机组全工况下,消除背压波动引起小机功率波动带来的锅炉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25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69724.5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机易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基于生成型深信度网络的超短期风速多尺度预报建模方法,涉及一种超短期风速的多尺度预测建模方法。为了提高短期风速多步预测的精度,本发明首先利用t层小波分解处理风速数据得到t+1段不同频率下的风速序列;针对不同频率下的风速序列分别构建训练集,基于DBN网络回归算法训练多输入多输出DBN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相应测试集测试训练效果,分别得到不同频率下的预测模型;将不同频率下的预测模型的预报值进行小波重构,得到风速的实际预测值,实现对风电场实际风速的预测。本发明适用于超短期风速多尺度预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5360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66699.5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燃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哈尔滨机易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8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9/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管的间接空冷机组的间冷系统,它涉及一种间冷系统。目前湿冷机组耗水率较高,间接空冷系统需要将凝汽器冷却水从低处通过循环水升压泵引向高处,对循环水升压泵的扬程要求比较高,循环水升压泵的功耗也较大,导致厂用电率相对较高,机组热经济性下降且噪音大。本发明包括两个基本方案,方案一中凝汽器第一进口端通有机组低压缸乏汽,凝汽器第一出口端连通凝结水泵,凝汽器第二出口端与循环水泵的进口端相通,循环水泵出口端与换热水箱的进口端相通,换热水箱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凝汽器的第二进口端相通,热管组件下端插设换热水箱内,热管组件上端与散热翅片组连接。方案二与方案一不同处是有调压水轮机。本发明用于火电厂的冷却工序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8402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65040.8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排汽分流的宽适应性空冷系统,它涉及一种宽适应性空冷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排汽分流的宽适应性空冷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空冷系统机组背压不易控制容易超限,且供热期热负荷频繁波动导致的热网热负荷与机组供热量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的主凝汽器通过第一管路与低压缸乏汽出口连接,主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入口与空冷塔的循环冷却水出口连接,主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附加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入口连接,附加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出口通过循环水泵与空冷塔的循环冷却水入口连接,第一管路通过抽汽装置与附加凝汽器连接,主凝汽器和附加凝汽器分别各通过一个凝结水泵与第三管路连接,第三管路与低压加热器连接。本发明属于发电系统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