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开孔钢板连接的全预制装配UHPC-NC组合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10459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437492.6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开孔钢板连接的全预制装配UHPC‑NC组合梁结构,所述组合梁结构主要由预制UHPC(UHPC指超高性能混凝土)和预制NC(NC指普通强度混凝土)组合而成。其中预制UHPC内预埋开孔钢板,开孔内设置带肋钢筋预埋在预制UHPC内;预制NC预设插入开孔钢板的凹槽和插入带肋钢筋的孔洞;同时预制UHPC和预制NC的连接界面涂抹一层环氧树脂胶起到黏结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全预制装配的方式形成组合梁,施工工艺简单有助于快速施工,同时受力明确保证其计算的可靠性,可以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

    一种采用栅格式竹板连接竹-UHPC的组合桥面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175483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020897.5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栅格式竹板连接竹‑UHPC的组合桥面板结构,由顶层UHPC(1)、底层竹材桥面板(2)和栅格式竹板(3)构成,其特征在于选择重组竹预制成槽型桥面板,置于下层,槽内现浇UHPC(1),作为组合桥面板的上层,制作栅格式竹板(3)置于顶层UHPC(1)和底层竹材桥面板(2)中部,栅格式竹板(3)作为连接件插入底层竹材桥面板(2)的预留槽内,填入环氧树脂填充物(4)。本实用新型通过栅格式竹板(3)连接组合桥面板的两种轻型材料,减轻整个组合桥面板的重量,提高组合结构界面的粘结强度,弥补竹材抗弯刚度不足,有利于组合桥面板的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良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采用齿状构造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叠合梁

    公开(公告)号:CN21154837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214831.X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齿状构造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叠合梁。制作齿状构造以加强下部UHPC(1)与上部NC(2)界面间的粘结,齿状构造设计为等腰梯形,在齿状构造中心插入焊钉(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UHPC-NC连接界面之间制作齿状构造,提高了UHPC-NC界面的粘结强度,增加了UHPC-NC叠合梁两种材料的协同性和整体受力性能,充分发挥UHPC-NC叠合梁的优良特性。

    一种PC轨道梁线形调整临时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420889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2190859.4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一种PC轨道梁线形调整临时限位装置,所述装置主要由预埋钢销帽(3),钢垫板(4),高强螺栓(5),工字钢(6),预埋钢板(7)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工字钢(6)焊接在墩身盖梁(1)上的预埋钢板(7)上。工字钢(6)插入预埋在轨道梁(2)上的预埋钢销帽(3)中,钢垫板(4)与预埋钢销帽(3)及工字钢(6)用高强螺栓(5)紧固在一起组成临时限位装置,所述装置束缚了梁的运动幅度,保证了后续施工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混凝土构件自动凿毛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138959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227013.3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构件自动凿毛设备,所述设备主要由支撑系统(a),行走系统(b),凿毛系统(c)共同组成。支撑系统(a)由纵向钢支撑(1),升降装置(2),横向钢支撑(3)和伸缩装置(4)组成。行走系统(b)由刹车装置(5),设备行走装置(6)和轨道梁(7)组成。凿毛系统(c)由电机行走装置(8),凿毛筒(9),电机(10)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该设备移动到混凝土构件的上方,使用刹车装置(5)固定设备行走系统(6)确保设备施工的安全;通过纵向升降装置(2)与横向伸缩装置(4)调整好凿毛筒(9)与混凝土构件的距离;电机(10)为凿毛筒(9)提供动能,凿毛筒(9)转动对初凝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钢竹组合的桁架桥梁
    1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13115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938417.7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一种钢竹组合的桁架桥梁,其特征在于,由钢上弦杆、钢下弦杆、胶合竹腹杆、胶合竹桥面板、墩台、金属连接件、螺栓、支座和胶合竹横梁组成,钢上弦杆与钢下弦杆相互平行,钢上弦杆和钢下弦杆之间由多个胶合竹腹杆通过金属连接件连接形成平面桁架,多个平面桁架之间在钢上弦杆和钢下弦杆的位置处设置多个胶合竹横梁水平相连,胶合竹桥面板铺设于下弦杆处的胶合竹横梁的上方并由胶合竹横梁支撑,螺栓销接胶合竹腹杆与金属连接件,钢下弦杆的端部搭设于支座之上,支座设置于墩台的顶面。该桁架桥梁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刚度大等优点,竹材代替部分钢材,使得到的桁架桥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经济的优点,满足桥梁结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需要。

    一种钢竹组合电梯
    1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25381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665100.6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一种钢竹组合电梯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主体结构由顶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中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和底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上下拼接而成,拼装成3面桁架,1面框架的体系,1面框架朝向建筑使用侧,围护结构由安装主体结构的底座和ALC轻质混凝土隔墙上下拼接而成。电梯主体结构分单元式组合,构件小型化,容易安装、拆卸及运输,整体采用螺栓连接,避免焊接工艺,以竹腹杆、竹横梁与钢立柱组合承载,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充分利用竹材资源,遵循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围护结构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音、耐久性好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铝合金卷材加固桥梁水下墩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857717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412413.0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卷材加固桥梁水下墩柱结构,包括待加固墩柱(1)、纤维格栅(2)、纤维束(3)、遇水膨胀填充条(4)、铝合金卷材(5)和水泥基粘结材料(6)组成,纤维格栅(2)环向缠绕于待加固墩柱(1)的四周,铝合金卷材(5)环向绕过待加固墩柱(1)的四周相互搭接,铝合金卷材(5)的下沿设置遇水膨胀填充条(4),水泥基粘结材料(6)浇筑填充于铝合金卷材(5)与待加固墩柱(1)之间的四周空隙。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纤维格栅、铝合金卷材等多种材料的优势特点,有效提高待加固墩柱的抗剪能力、延性、抗震性,铝合金卷材单层厚度纤薄,容易缠绕成型,连接便捷,加固材料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保障加固结构良好的耐久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FRP管加固桥梁水下桥墩的结构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8792176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415600.4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FRP管加固桥梁水下桥墩的结构构造,通过安装定位件、包裹钢丝网、制作自锁式FRP管、缠绕自锁式FRP管、固结自锁式FRP管连接部位、激活底端封条、灌注填充材料实现对桥梁水下桥墩的加固,自锁式FRP管通过自身的活动夹具紧固,并在活动夹具的注胶空腔内注入水下胶粘剂使自锁式FRP管粘结为一个整体,在自锁式FRP管和待加固桥墩之间形成的空隙内注入填充材料,完成对桥梁水下桥墩的加固。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自锁式FRP管一次性紧固,无需扎带预固定,减少了施工工序,防腐性能好,无需围堰和模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在水下直接加固,减小了对航道的影响,适用性广,施工快捷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竹材-钢复合管
    1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79808U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20674076.1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一种竹材-钢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竹复合芯管(1)、钢管(2)、竹复合外管(3)、外防护层(4),其中,竹复合芯管(1)与竹复合外管(3)均由纵向竹蔑条带(A)和横向竹蔑条带(B)通过树脂胶分层连续均匀缠绕粘贴于钢管(2)的内外表面形成,纵向竹蔑条带A和横向竹蔑条带B采用竹蔑搭接、缝合或编织在衬布上,每层厚度0.3~1.5mm,竹蔑条带的宽度为20~200mm,外防护层(4)直接涂覆固化在竹复合外管(3)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的钢管复合结构所存在的不足,延缓、推迟钢管的局部屈曲,提高了结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耐久性好,同时,成本低、绿色环保、资源可再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