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10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02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4637.2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一层的第一发光层和至少一层的第二发光层,其中:第一发光层中包括热活化延迟蓝色荧光染料;第二发光层中包括互补色发光材料。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入特定发光材料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可以延长器件使用寿命,减小效率滚降,使得引入上述材料的白光器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从而实现高效率和长寿命的白光器件。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10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76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5059.4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包括敏化剂和染料;所述敏化剂包括黄光TADF材料和/或橙红色TADF材料;所述染料呈红色荧光;所述敏化剂的LUMO能级≤‑3eV,所述染料的LUMO能级≤‑3eV;所述染料的LUMO能级与所述敏化剂的LUMO能级之间的差值ΔE的取值范围是0eV~0.2eV。本发明的发光器件,通过在发光层中加入高稳定性、窄光谱的呈红色荧光的染料,再配合与其同样具有较深LUMO能级的敏化剂,能够有效避免激子直接被染料捕获,从而避免由此导致的低效率和展宽的光谱,同时也有利于复合的激子传递至染料,从而实现高效率、稳定性好的窄光谱红光器件。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718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283359.9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东东 曾旋 段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是在经典MR共轭骨架的基础上,引入平面型芳胺片段增加分子共轭程度。使MR共轭骨架在保持刚性的同时,能有效调节分子的发射光谱、振子强度和单—三线态能级差等激发态性质,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分子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稳定性。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的OLED器件电致发光光谱具有较窄的半峰宽,表现出明显的多重共振效果,极大地丰富了多重共振型材料体系。同时,该类器件具有较低的启亮电压、较高的发光效率和更优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当前面板制造企业对高性能材料的要求,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0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2096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1229968.3

    申请日:2017-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荧光器件。发光层包括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第一主体材料和荧光染料。空穴传输层能够与第一主体材料形成界面型激基复合物并通过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作为敏化剂进一步敏化荧光染料。本发明制备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荧光(TSF)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外量子效率超过了传统荧光器件约5%的外量子效率,大幅度提升了荧光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同时具备低开启电压、低滚降的等优点。

    防窥组件及显示装置
    10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00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2244.9

    申请日:2023-03-30

    Inventor: 颜明哲 段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窥组件及显示装置,防窥组件包括:透光流体介质层;防窥部,设于透光流体介质层内,多个防窥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防窥部可被电场驱动以产生偏转,防窥部的折射率小于透光流体介质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防窥组件的进光方向相交。通过设置防窥部,可以限制通过防窥组件的光线的出光角度,在将防窥组件应用于显示装置时,使得用户只有正对防窥组件或者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同时,防窥部可被电场驱动以产生偏转,可以动态调整光线的出光角度,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防窥组件的防窥视角范围,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要。

    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54489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66141.4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的这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X1、X2分别独立地表示为O、S或N(R1),且X1、X2中的至少一个为N(R1);A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环基中的一种。通式化合物结构中以特定碳原子数的芳环或杂芳环为大位阻保护基团抑制平面型含硼/含氮化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窄半峰宽、高荧光量子产率的优异性能,并且同时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子热稳定性和抗聚集淬灭效应。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掺杂材料,可实现提升器件的发光色纯度和寿命。

    一种CMOS反相器及其制备方法
    10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948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03037.8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MOS反相器,由位于同一绝缘基底上的1个或多个p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相同数量的n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通过导电线连接构筑而成;p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n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源电极均由同一种导电金属或者导电金属氧化物薄膜和涂覆在所述漏源电极表面的分子或聚合物修饰层构成;p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修饰层材料为第一修饰材料,用于提高漏源电极的功函数;n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修饰层材料为第二修饰材料,用于降低漏源电极的功函数;p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n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有机半导体层的材料为同一种双极性的有机小分子或者双极性的有机聚合物。本发明能够避免载流子注入势垒较大,降低反相器的频率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