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的泵驱两相回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48944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049179.3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的泵驱两相回路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散热方式易将外界环境中的灰尘、水汽吸入到机柜内部,易引起电气元件故障的问题,同时通过相变潜热解决了小质量流量下高热流密度散热以及电子器件表面均温性问题。该高热流密度散热的泵驱两相回路装置通过泵驱两相系统、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置,高压低温的工质沿着连接管路进入蒸发器中经加热系统加热升温,工质升温沸腾后进入冷凝器,经过冷却系统降温后流入储液罐,最终通过齿轮泵完成一个循环,能根据热源功率的增加或减小而使回路内的液相工质经过加热系统变为气相,之后气相工质经过冷却系统降温变为液相,从而能保证回路内的动态平衡,达到最大幅度的散热效果且能保持该回路装置整体平稳运行。

    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两相控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448943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049088.X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两相控温系统,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瞬时高热流会导致蒸发器的温度、压力的剧烈波动,以及两相流体在输运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引起控温目标温度波动的问题。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两相控温系统,包括泵驱两相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泵驱两相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储液罐、齿轮泵和过滤器,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数据采集卡,该系统能根据数据采集系统所收集到回路中各个部位工质的实时状态而控制整体回路的运行状态,使整体回路能根据热源功率的增加和减小而控制整体回路内气相工质和液相工质相互转变,从而使泵驱两相回路内的温度保持动态平衡,使该控温方法能稳定高效的运行。

    基于三维温度重构的阀门检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556173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35548.4

    申请日:2015-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温度重构的阀门检漏系统,属于热能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阀门难以实现中远距离检漏、红外线技术难以实现定量检漏、阀门表面材质不同或粗糙度不同的温度修正困难、测量精度有限等技术难题。无需对阀门表面材质和粗糙度进行测量来修正温度,建立了三维温度场重构模型,将喷雾冷却技术应用在阀门压力试验中,可以准确判断泄漏点;通过漏点的泄漏量与温度梯度的关系曲线实现泄漏量定量检测。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在于实现了中远距离检测阀门是否泄漏,利用红外热像仪实现了泄漏点的定性检测和泄漏量的定量检测,解决了传统红外热像探伤技术需要准确测定材料表面发射率的难题,提升了检漏精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一种利用锅炉排出的低温烟气对生物质燃料进行干燥和预加热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310234U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20196184.4

    申请日:2013-04-17

    Inventor: 徐翔 张博 随晶侠

    Abstract: 一种利用锅炉排出的低温烟气对生物质燃料进行干燥和预加热的装置,是在生物质燃料燃烧系统基础上增加烟气换热室和气固分离室,进行干燥和预加热,从气固分离室排出的生物质燃料再返回生炉膛;烟气换热的腔体内设置两个支撑滚圈,每个支撑滚圈由辊子、限位板和支架组成;两个支撑滚圈的辊子方向一致,靠近烟气入口高度要高一些,靠近气固分离室高度要低一些;烟气换热室腔体内有内槽螺纹,该内槽螺纹按照螺母内螺纹的方式排列,从颗粒入口处延伸到烟气换热室腔体的尾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燃料的温度,减小燃料进入炉膛时的水分含量,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一种应对来流压力变化的自调节式涡流管

    公开(公告)号:CN222910436U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422119005.8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对来流压力变化的自调节式涡流管,所述涡流管具有涡旋室以及均与所述涡旋室连通的入口喷嘴、冷端管、热端管,还包括:入口传动结构,其包括与来流主管路相连的气缸和由气缸驱动转动的圆环结构;气缸的活塞杆与圆环结构驱动连接,并且气缸能根据来流主管路压力的变化来调整圆环结构位置;控制阀片,圆环结构通与控制阀片联动,控制阀片能够在圆环结构的驱动下用于调整喷口的开度并控制入口喷嘴中来流的流量,自调节式涡流管气缸通过感应来流流体压力的变化,能够精准地调节喷口阀门开度,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流量和压力控制。

    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散热的储液罐控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46507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034461.4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散热的储液罐控温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储液器通常并不方便工作人员对内部的工质进行观察,进而并不方便工作人员确定工质充罐率并大致判断工质流量,而且储液器内部的压力并不方便进行控制,从而容易影响到整体的对蒸发器蒸发温度的控制。该用于高热流密度散热的储液罐控温装置,通过罐体和透明玻璃的配合设置,能够借助透明玻璃方便工作人员对内部工质的液位进行观察,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液位的变化,对内部工质充罐率进行确定,同时也能够大致判断工质的流量,通过导管和盘管的配合设置,能够对该装置内部所存储的工质进行加热或冷凝,进而借助温度的变化对储液罐内部的压力进行控制。

    自驱动CPU散热装置
    10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61113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721763579.2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驱动CPU散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储水箱和水泵;冷凝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蒸发器侧入口和水泵侧入口,冷凝器具有两个输出端,分别为蒸发器侧出口和水箱侧出口;蒸发器的气体出口同所述蒸发器侧入口连通,蒸发器的蒸发器侧输入端同所述蒸发器侧出口连通;水箱侧出口同储水箱的输入端连通,储水箱的输出端通过水泵连通有冷凝器的水泵侧入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驱动CPU散热装置,采取了系列优化传热技术,有效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效率提高,传热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风冷散热系统在负载较大或环境工况陡变时会出现温度热尖峰,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驱动CPU散热装置,热波动相对要小得多,且几乎不受环境影响。

    利用喷射器与气液分离器提高满液式蒸发器性能的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113385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101089.1

    申请日:2016-10-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技术和制冷技术领域,利用喷射器与气液分离器提高满液式蒸发器性能的制冷系统。满液式蒸发器的主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压缩机相连,压缩机的主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相连,油气分离器的液端出口回到压缩机形成局部循环,油气分离器气端出口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出口与针阀相连,流体经针阀后与喷射器的主工作流体入口相连,喷射器的出口与满液式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球阀相连,球阀通过管路喷射器的引射流体入口相连。在满液式蒸发器后增设气液分离器,并使用喷射器引射气液分离器中的液相制冷剂,不仅有效防止液相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造成的液压机器损毁,而且能回收系统造成的节流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