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9316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355506.2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旋翼式火星无人机单旋翼系统气动特性测试装置及扭矩测试方法和升力测试方法,属于单旋翼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旋翼系统气动特性测试装置难以实现火星无人机旋翼系统的小升力、低扭矩指标要求,适用性差、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运动模块、扭矩测量模块和升力测量模块;运动模块下端面与扭矩测量模块上端连接,运动模块与扭矩测量模块置于升力测量模块平衡杆一端的上端面;运动模块用于产生旋转运动,进而产生扭矩和升力;扭矩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运动模块产生的扭矩;升力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运动模块产生的升力。本发明用于火星探测的无人机单旋翼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9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485731.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轴差速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基元Ⅰ、第Ⅱ元、第Ⅲ元、……、第N‑2元和第N‑1元,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有单元的主回转中心均同轴设置;基元Ⅰ包括基元Ⅰ第一直齿太阳轮、基元Ⅰ第二直齿太阳轮和基元Ⅰ横轴,基元Ⅰ横轴为基元Ⅰ的主回转轴,所述基元Ⅰ第一直齿太阳轮和基元Ⅰ第二直齿太阳轮套设在基元Ⅰ横轴上且绕基元Ⅰ横轴转动;第Ⅱ元、第Ⅲ元、……、第N‑2元的结构均相同,基元Ⅰ横轴与第Ⅱ元的内齿轮固连,第Ⅱ元、第Ⅲ元、...、第N‑2元、第N‑1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均相同。本发明可以构建四轴及以上差速装置,填补了四轴及以上差速装置的空白,易于实现,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0322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476475.0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六轴差速装置,包括分动器、封闭齿轮、惰轮、壳体和三个相同结构的动力器,分动器的主回转中心与封闭齿轮的回转中心同轴,且位于六轴差速传动装置的中心;三个动力器均匀排布于机械式四轴差速传动装置的外周;各动力器的主回转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分动器的主回转中心;动力器Ⅰ、Ⅱ、Ⅲ之间无直接传动联系,它们一端均分别与分动器进行传动联系,另一端则均分别与封闭齿轮进行传动联系;壳体起安装、连接及固定作用。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在复杂以及不确定环境下实现单一驱动时自适应分动和六轴随机运动时动力耦合的传动装置,形成功率封闭,并可进行精度自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016320.4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钟摆式火星无人机旋翼系统悬停特性测试装置,涉及无人机旋翼系统悬停特性测试领域。解决了地面上的旋翼悬停测试装置,难以模拟在火星环境中对旋翼性能准确测试的问题。它包括火星大气环境模拟装置、支撑框架、旋翼系统和摆角检测装置;支撑框架放置在火星大气环境模拟装置内,且支撑框架上固定有旋翼系统和摆角检测装置;旋翼系统用于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旋翼升力;摆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旋翼系统上的旋翼连杆在不同旋翼升力下的摆角值。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火星环境下的无人机旋翼系统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798558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237972.2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C27/10
Abstract: 一种火星旋翼式无人机的共轴反桨双叶片旋翼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火星旋翼式无人机的共轴反桨双叶片旋翼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旋翼式无人机难以在火星低雷诺数大气环境中不能完成飞行、悬停的问题,它包括上旋翼模块、下旋翼模块和动力模块,上旋翼模块包括上桨毂、上旋翼模块内轴和上旋翼桨叶组件,下旋翼模块包括下旋翼轴承套筒、下桨毂、下旋翼模块外轴、下旋翼桨叶组件和转轴深沟球轴承,动力模块包括电机外罩固定套筒、下旋翼模块主动齿轮、电机底罩、上旋翼模块从动齿轮、上旋翼模块主动齿轮、下旋翼模块从动齿轮、下旋翼模块从动套筒、外筒式高速电机、电机固定套筒、第一组高速电机,本发明属螺旋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57131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01541.3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能量流驱动的回转冲击式超声波岩石磨削装置,它涉及一种超声波岩石磨削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冲击式超声波岩石磨削装置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磨屑不易排除,积累的磨屑影响后续磨削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纵-扭复合式压电换能器与磨削壳体组件的前端连接,铜套安装在磨削壳体组件的内部后端,磨削杆水平安装在磨削壳体组件内,磨头安装在磨头连接件上,磨削杆的前端通过自由质量块与纵-扭复合式压电换能器的冲击头接触,转子套在磨削杆的前端,预紧弹簧套装在转子上,恢复弹簧套装在磨削杆上,恢复弹簧的后端与铜套的环内端面接触。本发明用于深空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26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1037330.8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贯入式潜入器,包括外壳和潜入机构,所述外壳包括潜头和壳体,所述潜头和壳体通过一联接体相连接,此种分体式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冲击传递能量的传递效率,大大提升潜入能力,实现更佳的下潜深度和下潜效率;同时所述潜入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储能单元、锁紧释放单元和冲击单元,所述冲击单元在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的作用下,仅通过锁紧释放单元的单自由度轴向运动即可实现锁紧与复位动作,为周期性的潜入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在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载情况下,仅需较小的解锁释放力即可实现解锁,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进而实现了大储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7199.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转电机与超声波钻同轴式小行星采样器,包括探测器本体、伸缩机构、采样钻、气吹机构和返回舱,所述的伸缩机构、气吹机构和返回舱均安装在探测器本体上,所述的采样钻设置在伸缩机构的末端,所述的气吹机构连通采样钻和返回舱,所述的伸缩机构驱动采样钻上下移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回转电机与超声波钻同轴式小行星采样器,采用具有低钻压高效能的超声波钻进,基于螺旋钻进取样实现小行星表面采样,本发明将回转电机与超声波钻同轴布置,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6489.X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交叉式超声波钻进取芯方式的小行星采样器,包括对称布置在机架两侧的超声波钻一和超声波钻二,超声波钻一和超声波钻二的钻进轨迹相贯设置,超声波钻一设置在外壳一内,超声波钻二设置在外壳二内,外壳一和外壳二交叉设置,超声波钻一和超声波钻二的顶部分别固定设有一个电机,每个电机的输出轴都连接一个丝杠,两个丝杠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固定在各自外壳顶部一丝母设置,超声波钻一包括压电换能器一、壳体一、恢复弹簧一和取芯钻杆,超声波钻二包括实心钻杆、恢复弹簧二、压电换能器二和壳体二。本发明采用具有低钻压高效能的超声波钻进,基于交叉式钻进取芯方式实现小行星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7168.1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04
Abstract: 一种转位盘刀切削采样及气吹送样式小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属于小行星探测采样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行星表面星壤采样器不能在一个附着地点上进行多点采样的问题。罩体的顶部通过弯管与送样管道连通,且弯管与送样管道之间为转动连接,两个外转子储能电机对应通过两个电机座水平设置在罩体内,两个盘刀对应同轴固接在两个外转子储能电机上,若干喷嘴均插设在罩体的下部侧壁且与罩体内腔贯通,每个喷嘴分别通过气压管与气瓶连通。采样机构具有转位功能,实现多点采样和选点采样。能适应形态大小各异的小行星表面岩石,及小行星的微引力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