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团簇的制备方法
    10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3457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710008602.1

    申请日:2007-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掺杂团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团簇化合物。提供一种能明显提高产率的掺杂团簇的制备方法。把BN和Ag混合物置于碳棒中并固定在电弧放电装置正极端,封闭反应腔体;打开进气通道中与反应气体相连的真空两通活塞以及与辅助气体相连的真空两通活塞;打开与真空泵相连的真空三通活塞,开始对体系进行抽真空,关闭真空三通活塞,打开真空两通活塞和辅助气体钢瓶上的气阀,向反应腔体中放入He与N2混合气体,打开冷却水管、电弧焊机和引弧装置,使两电极间起弧;待反应腔体降至室温后,关闭冷却水,向反应腔体内引入N2至常压;取出反应生成的碳灰,称量,用甲苯作为溶剂,索氏提取,蒸发甲苯得目标产物。

    C60异构体的氯化物及其衍生物和合成与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4756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70717.8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C60异构体的氯化物及其衍生物和合成与分离方法,涉及C60异构体。提供两种C60异构体的氯化物#1809C60Cl8和#1804C60Cl12,C60异构体的氯化物#1809C60Cl8的衍生物#1809C60Cl4(C6H5)4和#1809C60(OCH3)8,C60异构体的氯化物#1804C60Cl12的衍生物#1804C60(OCH3)12;以及两种C60异构体的氯化物#1809C60Cl8和#1804C60Cl12的合成与分离方法,C60异构体的氯化物#1809C60Cl8的衍生物#1809C60Cl4(C6H5)4的合成方法,C60异构体的氯化物#1809C60Cl8的衍生物#1809C60(OCH3)8的合成方法,C60异构体的氯化物#1804C60Cl12的衍生物#1804C60(OCH3)12的合成方法。

    一种有机高分子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4729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08599.3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机高分子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纳米管,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溶剂热法制备有机高分子纳米管的方法。提供一种通过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有机高分子纳米管的简易方法。按二硫醇与钠的摩尔比为1∶2~3将钠与无水乙醇反应,加入二硫醇在室温下反应得二硫醇钠盐的乙醇溶液;将全氯代苯并苊烯加入溶剂中,超声后与所制二硫醇钠盐的乙醇溶液混合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内衬置于反应釜中恒温,最后在室温下冷却。全氯代苯并苊烯的氯原子与二硫醇钠盐按摩尔比为2~3∶1,溶液与二硫醇钠盐的乙醇溶液按体积比为1∶16~32。取下层红色沉淀依次用甲苯,水和乙醇反复清洗至少1次,即得到最后目标产物。

    一种高分子微球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29114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08597.4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微球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微球。提供一种通过水热法合成高分子微球的简易方法。将钠与无水乙醇反应后加入二硫醇反应得二硫醇钠盐的乙醇溶液;将全氯代碳簇化合物的甲苯溶液与二硫醇钠盐的乙醇溶液混合于聚四氟乙烯釜中,置于反应釜中恒温,冷却;将反应后的体系进行离心,所得沉淀依次用甲苯,乙醇和水分别反复清洗至少1次,即得到最后目标产物。不需要添加任何稳定剂,通过体系自身即可形成高分子微球。分散相为均相且能与水和乙醇互溶,后处理简单。能制备径分布较窄的高分子微球粒。制得的高分子微球表面留有活性基团—氯和巯基能进一步修饰,装置简单,可操作性强,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无污染,效率高。

    碳簇的燃烧合成装置
    10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2056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08499.0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碳簇的燃烧合成装置,涉及一种制备富勒烯的装置。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燃烧连续稳定和体积小的碳簇的燃烧合成装置。设有密封壳体、燃料气体供应机构、燃烧头、燃烧腔体、碳灰收集腔体、真空泵、2个过滤器、水冷系统、气压测试与显示装置和通气阀。燃烧头接流量计和氧气供气管;燃烧腔体下端接燃烧头;碳灰收集腔体与燃烧腔体连通;真空泵与密封壳体相接;1个过滤器接碳灰收集腔体,另1个过滤器接真空泵;水冷系统的燃烧头水冷机构设于燃烧头的外围,燃烧生成气体水冷机构设于过滤器与真空泵之间;气压测试与显示装置设于密封壳体与真空泵之间;通气阀的两端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进气口和密封壳体连接,通气阀的另一端口与大气连通。

    氧化锡空心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89140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29960.9

    申请日:2005-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氧化锡空心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氧化锌为牺牲模板制备氧化锡空心纳米材料的方法。提供一种制备各种形态的SnO2空心纳米材料的通用方法。步骤为制备ZnO纳米材料,制备SnH4前驱体,产生的气体SnH4通过N2携带进入一个气囊中备用,生长SnO2外壳,即在硅片衬底上生长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ZnO/SnO2复合材料,最后除去ZnO内核,即得到保持ZnO初始外形的SnO2空心纳米材料。优点是ZnO纳米材料具有极其丰富的形态,SnO2空心材料外壁的结晶度良好,SnO2空心材料外壁的厚度可控。

    一种纳米氧化锌晶面可控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9446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96980.0

    申请日:2005-08-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7/00

    Abstract: 一种纳米氧化锌晶面可控生长的方法,涉及一种通过离子液体实现纳米氧化锌晶面可控生长的方法。提供一种在离子液体中分解锌的含氧酸盐的方法,用于实现氧化锌纳米晶体的晶面可控性生长。其步骤为将乙二胺或三辛胺或30%甲胺水溶液和油酸混合,加入锌的含氧酸盐,在270~400℃下恒温20~240min后冷却,取下层淡黄色沉淀用正己烷和乙醇清洗即得。将离子液体引入到分解锌的含氧酸盐的反应中,利用离子液体中的正负离子与氧化锌的极性面之间的静电作用来改变极性面的表面能,从而控制氧化锌纳米晶体的晶面生长。具有产物表面结构可控,产物形态新颖;装置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备过程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清洁无污染;反应效率高等优点。

    集硅片加热沉积于一体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6723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200310121907.5

    申请日:2003-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集硅片加热沉积于一体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其步骤为:将硅片置于电极上,抽真空,启动硅片微区加热控制器电源,直接以硅片为加热装置,设定硅片温度,通入或加入反应物,反应物在硅片表面反应,生成产物;以硅片作为基底,使反应产物在硅片表面沉积。采用可程控硅片加热控制装置,克服了硅片作为加热器负载的缺点,采用硅片直接发热方式,不仅可操作温度范围宽(常温~1200℃)、温度控制灵活、温度变化迅速(大于200℃/S),温度控制准确(温度波动小于5℃),增强了可重复性。而且由于硅片体积小,不仅节约能源与实验空间,还可以在同一体系内放置多硅片并独立控制其各自温度,这就大大拓宽了CVD方法的灵活性。

    自由基参与下高产率合成富勒烯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5538A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02154658.4

    申请日:2002-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高产率合成C60、C70等富勒烯材料的方法,在现有的富勒烯各种合成反应方法体系的反应装置和反应条件不变下,在反应开始前,通过进样口添加含氯、硫、氢或氰基等原子的自由基物质到反应体系内,所说的含氯、硫、氢或氰基等原子的物质为氯气、四氯化碳、六氯苯、甲烷、氰化钠、氯化银、硫化铜等气态、液态或固态物质。在合成反应进行时,其它反应条件保持不变。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不必改变富勒烯合成的反应装置和反应条件,仅通过简单地添加能稳定富勒烯反应中间体的含自由基原子的物质,使富勒烯反应中间体的活性悬挂键为这些自由基所稳定,从而提高这些反应中间体的浓度,使富勒烯的产率得到有效地提高。

    液相电弧制备超细颗粒和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00045A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02141780.6

    申请日:2002-09-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微米或纳米级的球形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颗粒和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在反应器中加入惰性或反应液体,调节两电极的尖端距离,在电极两端施加电压;维持液相电弧反应,调整电极间距至获得反应产物;过滤并收集固体组分。急冷的效果使许多亚稳态的超细材料得以稳定,颗粒产物的生长取向得到限制,获得的超细颗粒具有完美球形,或得到限制生长的线状物;有效地隔绝空气进入反应体系,无须复杂的真空设备,使超细材料得到保护;液相电弧反应适应性强,可用电极作原料;也可以液相物质作反应物,在电弧反应中经分解-重组的过程得到超细材料;材料产物的元素组成简单可控,纯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