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4488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898975.X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LPSO结构的Mg‑Gd‑Zn(‑Ca)医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镁合金制备领域,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Gd:1.0~3.5%、Zn:0.3~1.2%、Ca:0~1.0%。制备方法为:将配比好的原材料先后放入通有CO2和SF6混合保护气体的坩埚中进行熔化、搅拌、静置、浇注成形,浇注时控制凝固速率。将铸锭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然后挤压成棒材。本发明的镁合金具有Gd、Zn元素含量低、生物安全性高、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铸态和挤压态合金组织中均具有LPSO结构,且加入Ca后在铸态合金中形成了有益于合金耐蚀性能的(Mg,Zn,Ca)3Gd离异共晶相,显微组织可调控,可有效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能。本发明的镁合金在生物医用骨科和心血管支架植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57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03798.9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9D133/00 , C09D7/12 , C09D5/08 , B05D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33/00 , B05D5/083 , C08K3/22 , C08K3/36 , C08K9/06 , C08K2003/2227 , C08K2003/2231 , C08K2003/2241 , C08K2003/2296 , C08K2201/011 , C09D5/08 , C09D7/62 , C09D7/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采油金属构件的表面疏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涂料及其应用;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树脂涂料,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氧化物粉体作为填料粒子实现对涂层疏水性的调控和优化。采用两种尺寸的氧化物粉体,通过硅烷偶联剂均匀分散到含氟丙烯酸树脂涂料中,经固化后在表面形成多级粗糙度结构,能够大幅提高涂层的疏水性。将该种氧化物颗粒/含氟丙烯酸树脂复合涂料均匀涂敷于金属构件表面,可有效降低水合物的粘附力、降低摩擦阻力并提高金属构件的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7278.8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南京中盛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62 , C21D9/0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变形夹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串联式制动盘淬火防变形夹紧装置,包括电机托板,所述电机托板的上端中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电机托板的上端两侧连接有两根相对称的立柱,每个所述压缩弹簧均位于每个压板的下方,每两个所述压板之间均放置有制动盘工件,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油缸支座,所述油缸支座上装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上端设有吊环,所述油缸的下端与滑板连接,所述油缸的上端一侧通过油管连接有液压站。本发明采用串联式的压紧方式,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装夹工件方便,效率高用时少,生产效率高可以一次装夹同时淬火多个工件,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预防工件的变形,非常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82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570004.8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得超微细复合尺度碳化物的高热强性锻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wt%的化学成分:C:0.3~0.45;Mn:1.0~2.0;Cr:2.0~4.0;Ni:1.5~3.0;Ti:0.3~0.8;W:0.01~0.04;Cu:0.2~0.8;N:0.005~0.015;RE:0.001~0.005;P:≤0.005;S:0.005~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获得超微细复合尺度碳化物的高热强性锻钢材料,通过添加适当的、适量的合金元素来获得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碳化物,以显著提高合金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399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146042.1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6 , C22C14/00 , C22F1/02 , C22F1/183 , C23C8/02 , C23C8/24 , C23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梯度纳米结构氮化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对钛合金进行预处理;S02,再对钛合金表面进行超声深滚纳米化加工处理:将S01处理后的钛合金表面涂抹润滑油,再进行超声深滚纳米化加工处理,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金属层;S03,再对钛合金表面进行辉光离子渗氮处理,得到钛合金表面梯度纳米结构氮化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梯度纳米结构氮化层的方法,制备的钛合金具有润滑、耐磨、耐腐蚀和抗疲劳特性,实现了软质金属材料表面组织的结构与组成、形貌与尺寸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571796.0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跨尺度多相原位增强效应的耐热合金钢及其微结构调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wt%的合金元素:C:0.20~0.45,Mn:1.0~2.0,Cr:2.0~4.0,Ni:1.5~3.0,Ti:0.3~0.8,Mo:0.01~0.1,Cu:0.2~0.8,N:0.005~0.015,RE:0.001~0.008,P:≤0.005,S:0.005~0.01;还包括V、Nb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跨尺度多相原位增强效应的耐热合金钢及其微结构调控工艺,能够显著改善合金钢的强韧性、耐磨性、高温组织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并且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59357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91645.5
申请日:2015-02-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提升非调质钢强韧性的复合形变热处理强化方法,首先将非调质钢棒材加热至1050~1200℃使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进行第一次高温形变热处理,使奥氏体晶粒发生变形并细化、部分动态再结晶、固态相变及形变诱导弥散析出强化,再待高温形变处理后样品冷至动态再结晶温度以下30~50℃时再进行第二次温变形处理。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节能环保,可实现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和形变强化的协同,显著改善非调质钢的力学性能,经检测,复合形变热处理强化后非调质钢的抗拉强度可达920~1050MPa,屈服强度为845~891MPa,伸长率为17%~21%,断面收缩率为45%~58%。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88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98975.X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LPSO结构的Mg-Gd-Zn(-Ca)医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镁合金制备领域,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Gd:1.0~3.5%、Zn:0.3~1.2%、Ca:0~1.0%。制备方法为:将配比好的原材料先后放入通有CO2和SF6混合保护气体的坩埚中进行熔化、搅拌、静置、浇注成形,浇注时控制凝固速率。将铸锭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然后挤压成棒材。本发明的镁合金具有Gd、Zn元素含量低、生物安全性高、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铸态和挤压态合金组织中均具有LPSO结构,且加入Ca后在铸态合金中形成了有益于合金耐蚀性能的(Mg,Zn,Ca)3Gd离异共晶相,显微组织可调控,可有效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能。本发明的镁合金在生物医用骨科和心血管支架植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7020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66907.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0/08 , C23C2222/20 , C23F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门防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体积分数分别为50~70%的纳米氧化物和30~50%硅烷膜;其中纳米氧化物包括氧化锆、氧化铝和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两种;在防护层中,纳米氧化物起骨架作用,硅烷膜起润滑作用。该防护层的制备工艺依次如下:预先对车门基体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配制施镀液;随后将织构化处理后的基体浸入到施镀液中进行施镀,最后在基体表面得到一层防护层。本发明在常温下能够得到表面致密、均匀的纳米氧化物陶瓷防护膜,该陶瓷防护层表面光滑、耐腐蚀能力优异,耐磨性能优良,热稳定性好,且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对环境无污染,且对基体工件的形状没有限制,适用于大尺寸的零件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28463.8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325 , B82Y40/00 , C23C1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方法,将打磨抛光干燥后的C/C复合材料置于沉积炉中,低压2kPa下通电升温至预定温度后,向装有甲基三氯硅烷的鼓泡瓶中通入载气氢气,将反应气源带入炉堂内进行反应。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大量高纯SiC纳米线和纳米带;本发明SiC纳米线和纳米带合成工艺简单,不需要预先合成工艺;沉积温度较低,降低了能耗和制备成本;制备的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纯度较高;可通过工艺参数的调节实现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可控生长,易于实现工业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SiC纳米线和纳米带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合成温度高、能耗大、成本高、产物难以控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