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56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489257.9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7/26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高温高压水ORP值的方法、传感器及其加工方法,其中传感器由电极芯体、电极支撑组件、密封组件及参比电极等组成,具体包括:片状铂电极片、电极片导流孔、密封烧结材料、铂丝、密封填料、绝缘护套、电极护套及绝缘陶瓷,具有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在高温高压水溶液体系中具有较小的溶解度,且该电极几乎不需要任何维护,由于该传感器为固态电极结构,其结构牢固且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55005.9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数据采集装置的原位校准系统,涉及设备计量校准技术领域,包括计量校准控制单元、网关(通信单元)、多功能标准源、可编程多路切换开关等;设计了用于放置校准用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计量柜,并确保柜内环境条件符合厂家关于数据采集模块正常工作的环境要求;本方案给出了基于示值误差比较法的现场数据采集模块校准方法和现场数据采集通道校准方法,软件设计考虑了多种部署方式,系统架构基于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41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0418695.0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确定度分析的核反应堆次临界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测量中子信号的不确定度分析,基于最优化算法,获得具有最优不确定度的中子信号测量数据组,并计算其不确定度,用于后续次临界度测量分析;构建基于不确定度分析的次临界度修正模型,确定修正因子及其不确定度,用于后续次临界度分析;构建基于不确定度分析的次临界度测量模型,结合步骤1获得的中子信号数据、修正因子数据及其不确定度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得出最终次临界度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本发明采用基于不确定度分析的数学算法,减小中子信号测量不确定度,减小修正因子引入的不确定度,提高次临界度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7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02015.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中高温条件下使用半导体实现热电直接转换的半导体热电转换模块,其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导流片,薄膜集成晶粒,晶粒定位器以及绝热填充介质等。本发明各部件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中兼顾了热电转换效率、温度有效传递、耐冷热冲击性能、中高温运行可靠性等需求。经实践证明,本半导体热电转换模块在中高温条件下可实现高效率的热电直接转换,且能在温度大幅度升降过程中保证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3837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149022.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自然循环反应堆二回路系统的实验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模拟体、冷凝器模拟体和给水箱模拟体;所述蒸汽发生器模拟体的蒸汽输出端连接有若干蒸汽分支管线,蒸汽分支管线汇合至蒸汽主管线,蒸汽主管线连接至冷凝器模拟体,冷凝器模拟体通过冷凝回路连接至给水箱模拟体,给水箱模拟体连接有凝水主管线,凝水主管线与若干凝水分支管线连通,凝水分支管线连接至蒸汽发生器模拟体,所述凝水主管线上设置主循环泵。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反应堆自然循环工况下二回路系统的模拟,用于自然循环反应堆二回路运行特性及参数控制技术研究,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先进压水堆反应堆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1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06445.5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压在线电导率传感器及测量系统,涉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极套、电极芯体以及与电极套端部连接的电导池,电导池内设置有基座,基座穿设有横向导流孔,电极芯体设置在横向导流孔内;电极芯体包括两个电流电极、两个电压电极以及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电极,两个电压电极位于两个电流电极之间;电极套内穿设有与电极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套两端均设有将引线与电极套端口密封的隔离板。本发明采用六电极结构,内置双测温度传感器电极,并实现电流电极和电压电极的分离,消除了杂散电流,避免极化阻抗的影响,电极不受电导池外界的干扰,可达到电导率传感器高灵敏度、长期、快速、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2227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724266.3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运动条件下海水环境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所述境模拟装置包括海水环境模拟箱、换热器、储水箱、循环泵、流量调节阀,所述海水环境模拟箱、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海水环境模拟箱、换热器设置在运动平台上,所述海水环境模拟箱、储水箱、循环泵、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储水箱配合设置有中间换热器,所述储水箱和循环泵设置在钢平台上。本发明能够对海水环境进行准确模拟,实现对船用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模拟,能够用于开展运动条件下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78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72968.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密排列棒束燃料组件热工水力实验装置,包括承压组件及电热组件,所述承压组件包括筒体组件,所述电热组件包括元件棒,所述筒体组件内还设置有冷流体流道,所述元件棒为:由其一端至另一端,分别为铜棒段、不锈钢段及铜棒段;所述元件棒上,其中一端的铜棒段作为元件棒在承压组件上固定的固定端,另一端的铜棒段为悬臂端,所述悬臂端通过柔性导线实现元件棒电连接;各元件棒的不锈钢段均穿过所述冷流体流道,且各不锈钢段的端部均位于冷流体流道内。本热工水力试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准确模拟原型,以方便进行准确的密排列棒束燃料组件阻力特性、临界热流密度等热工水力实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16778.0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流迹可视实验装置,包括位于棒束通道外壳内的棒束元件、棒束通道,棒束通道外壳上设置可视窗;棒束通道外壳底部连接固定法兰盘,固定法兰盘用于固定棒束元件并能够使工作介质流入棒束通道内;固定法兰盘上表面设置若干针头,固定法兰盘内设置与所有针头相连通的流道,还包括向流道内注入示踪剂的注入系统。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适用于运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流迹可视化实验的装置的问题,实现用于棒束通道内单相流动流迹可视化实验,获取不同运动条件棒束通道内单相流动流迹特性,以便研究运动条件对棒束通道内层流和湍流过程的影响规律,加深对运动条件下棒束通道内流动传热机理的认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270270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599956.1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22B3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紧凑式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热工参数稳定控制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道依次经过高速离心泵、立式预热器、调节管路后进入到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给水入口,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蒸汽出口通过管道经过冷凝器后回到储水箱。本发明通过在高速离心泵的输出管路上设置一个大流量调节支路和小流量调节支路的方式,实际运行中根据流量范围,控制气动开关阀进行选择,每个支路上均设置适应于多级节流孔板,其目的增大离心泵出口与紧凑式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出口蒸汽的压差,至少大于0.4MPa以上,从而避免紧凑式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出现流动不稳定性现象,实现二次侧给水流量的稳定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