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有机聚合物光伏电池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7034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59335.1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H01L51/4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有机共轭聚合物光伏电池效率的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即先用一种溶剂溶解光活性层材料,待其充分溶解后,将此溶剂挥发。之后,再用另一种溶剂溶解光活性层薄膜,充分溶解后,使之成为制备光活性层的前驱液(光活性层材料可多次溶解,详见说明书附图)。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使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构型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并将其形态最大限度地保留于聚合物光伏器件的光活性层中,同时能够使给、受体相结构在光活性层中的分布更加均匀,可显著提高有机聚合物光伏电池的效率。

    一种耐高温银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122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46221.0

    申请日:2015-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耐高温银导电薄膜的制备,其制备步骤为:将衬底进行清洗、干燥和等离子处理;在衬底上涂覆一层杂环高分子粘结剂,烘干;将银纳米线导电墨水涂覆在粘结层上,干燥后得到银导电网络;将杂环高分子粘结剂涂覆在导电网络上,烘干后得到一种新型导电薄膜。该导电薄膜使用了新型杂环高分子粘结剂,其耐高温性、导电性、透光性、雾度等性能较佳,适合在电子信息领域使用。

    一种具有MCM-41分子筛结构的有序介孔硅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301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059792.5

    申请日:2013-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MCM-41分子筛结构的有序介孔硅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利用镁热还原反应,以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基MCM-41介孔分子筛为前驱体,在较低温度下制得了介孔单质硅材料。由于镁热还原过程温度较低,反应过程中分子筛的微观结构得以保留,因此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硅为具有MCM-41型分子筛结构的介孔硅纳米材料,具有外观形貌均一、孔道结构连续有序、孔壁均匀、比表面高、明显的光致发光性质等特点,有望在锂离子电池、光电材料和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制备具有特殊形貌和有序孔道结构的多孔硅纳米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种具有MCM-41分子筛结构的有序介孔硅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301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59792.5

    申请日:2013-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MCM-41分子筛结构的有序介孔硅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利用镁热还原反应,以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基MCM-41介孔分子筛为前驱体,在较低温度下制得了介孔单质硅材料。由于镁热还原过程温度较低,反应过程中分子筛的微观结构得以保留,因此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硅为具有MCM-41型分子筛结构的介孔硅纳米材料,具有外观形貌均一、孔道结构连续有序、孔壁均匀、比表面高、明显的光致发光性质等特点,有望在锂离子电池、光电材料和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制备具有特殊形貌和有序孔道结构的多孔硅纳米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种具有被动辐射制冷功能的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62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5010.5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被动辐射制冷功能的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和致孔剂在溶剂中搅拌,得复合溶液;S2.将超细玻璃纤维加入复合溶液共混,冷冻成型得样品;S3.将样品转移至进行冷冻干燥,得复合多孔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超细玻璃纤维进行增强,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反射率,在大气窗口波段具有高发射率,具备优异的日夜被动辐射制冷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调配各组分的比例,得到了具有多种不同孔径分布的多孔体系,提高了辐射制冷效果,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连续大规模制备,适合工业放大应用,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材料。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扩散层的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48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9098.9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扩散层的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膜包括光扩散层和光增亮层,所述光扩散层为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高分子纳米复合物,所述光增亮层为表面具有微棱镜结构的光固化树脂。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无机纳米粒子进行改性处理,与高透明型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得到光扩散层胶液,并将涂覆在高透明型高分子薄膜的表面得到光扩散层薄膜;(2)将改性丙烯酸树脂涂覆在光扩散薄膜上,采用表面具有微结构的模具对其进行模压紫外光固化成型。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复合膜,不仅兼具光扩散和光增亮的效果,同时展现出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和机械性能,可以减少液晶背光模组的厚度和重量,降低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密度的二维硅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5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280440.1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一种高密度的二维硅基纳米材料,包括硅纳米片和硅基板,且硅纳米片垂直于硅基板并形成阵列;硅纳米片之间的间距达到10~100nm,硅纳米片组成的阵列呈现对称形貌,厚度在5~150nm之间;它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得的:将硅基板预处理后与钙于真空中分段加热反应,后降至室温,再置于氯化锰的乙醇溶液浸泡,然后与氯化锰颗粒分别置于分段加热炉的两端,全程通入氮气,将氯化锰颗粒一端加热至700~830℃,基板一端加热至500~600℃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纳米材料中硅纳米片不团聚、不垮塌,厚度在5~150nm之间可有效调控,高度达到2μm左右,产率高,形成高密度的硅纳米片阵列。

    一种热电偶的清洗装置
    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326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64159.5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一种热电偶的清洗装置,当需要对热电偶的测温端进行清洗的时候,将热电偶放置在传送机构上,通过然后传送机构驱动热电偶运动,当热电偶移动到靠近清洗盘的一端后,推送机构带动清洗盘将传送机构上的热电偶取下,当热电偶被清洗盘取下后,通过清洗盘上的装置对热电偶被遮挡住的一段先进行清洗,清洗完成之后推送机构带动清洗盘上的热电偶移动到第一清洗机构内再次对热电偶进行清洗;通过两次清洗可将热电偶的死角清洗干净,清洗盘上还可以放置多个热电偶进行同时清洗,提高了清洗热电偶的效率。

    一种复合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1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716273.9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一种复合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衬底预处理、银纳米线层涂覆和氧化镍层涂覆,其特征在于:上述氧化镍层涂覆是通过先制备前驱液,将涂覆了银纳米线层的衬底温度加热,将前驱液进行雾化,将雾化液喷洒于衬底,最后在衬底表面形成氧化镍均匀涂层。制备过程中不需要高温退火处理;本发明方法提高了膜与衬底的粘结力和膜表面的耐刮伤力,提高了膜的导电性能,本发明制得的氧化镍保护的银纳米线复合膜涂覆均匀,表面光滑,具有高透光率,同时方块电阻低,其透光率达到了85%~90%,方块电阻达到8~12Ω/□,可以直接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制备,无需在膜与光敏层之间增加额外的缓冲层就能使其达到能级匹配,且稳定性好。

    一种利用热电的管状零件淬火冷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655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701719.8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电的管状零件淬火冷却设备,包括有冷却水池内有冷却液,冷却水池内设置有升降单元,升降单元的升降端上设置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滚动支撑单元,滚动支撑单元上放置有待冷却的管状淬火零件,升降单元通过升降平台带动待冷却的管状淬火零件沉入冷却液内,滚动支撑单元上设置有利用待冷却的管状淬火零件的热量进行发电的温差发电单元,温差发电单元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为动力单元提供能量,动力单元为升降单元提供升降动力。本申请通过温差发电单元利用待淬火冷却的零件的高温进行发电,为升降平台提供升降动力,通过升降平台的升降带动滚动支撑单元上的零件往复滚动,并沉入冷却液中,进行淬火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