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1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6396.6
申请日:2025-01-23
IPC: G06Q30/0645 , G06N5/04 , G06N3/12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移动充电站租赁模式的双层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基于移动充电站租赁模式,构建双层博弈模型;所述双层博弈模型包括TMCO模型和CFO两阶段DRCC模型;通过分布鲁棒优化策略引入基于机会约束的Wasserstein距离分布鲁棒模型;通过所述Wasserstein距离分布鲁棒模型对所述双层博弈模型的经济性和鲁棒性进行平衡;通过遗传算法对所述TMCO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收益最大化的配置及租赁价格;通过嵌套列和约束生成算法对所述CFO两阶段DRCC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效用最大化的租赁方案和调度策略。本发明能够有效平衡各运营商的需求,在保证TMCS运营商收益的同时,提高充电设施运营商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5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178927.4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含共享储氢站的氢基多能微网多资源共享决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设定的经济、技术参数及负荷用能数据输入微网H‑MEMG;根据各微网H‑MEMG之间氢气充放协调需求及与氢市场互动的特征,构建共享氢站SHS模型;构建各微网H‑MEMG与共享氢站SHS间的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通过该模型确定各微网H‑MEMG与共享氢站SHS的最优氢气交易量;构建各微网H‑MEMG之间的合作博弈均衡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确定电‑碳最优交易量、最优交易价格和收益数据;结合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与合作博弈均衡模型,构建基于混合博弈的电氢碳配额共享决策模型;通过对电氢碳配额共享决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电、氢、碳配额资源共享方案。本发明提升了H‑MEMGs与SHS运行的经济性,并有效降低了区域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42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4247.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虚拟储能建模与优化控制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建筑作为虚拟储能节点,考虑室内温度变化的全部影响要素,建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基于热力学模型和下一时刻室温的修正策略建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虚拟储能模型;考虑动态电价与天气信息,将对所述虚拟储能模型的控制问题转换为MDP模型,采用PPO算法对所述MDP模型进行优化控制。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升居住者的热舒适性和降低建筑运行成本,充分发挥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调控潜力,实现对VES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63057.5
申请日:2024-10-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40/08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电解铝企业参与电‑碳市场的交易决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构建电解铝企业参与碳市场模型,其包括电解铝负荷获得的碳配额子模型,电解铝负荷的实际碳排放子模型和电解铝企业的阶梯式碳交易成本子模型;构建电解铝企业参与绿证市场模型,电解铝企业参与绿证市场模型根据电解铝企业内装备的光伏和风机的实际出力情况,得到电解铝企业获得的绿证数量;对比化石能源发电和新能源发电的碳排放量,构建单本绿证对应碳减排量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得到电解铝企业参与绿证‑碳排联合交易市场的成本模型。本发明能够更精确地反映碳排放量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激励电解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933046.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北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穆云飞 , 李家宇 , 王晓冬 , 赵健 , 苗玲 , 刘志彬 , 徐延泽 , 张嘉睿 , 姜欣阳 , 郭浩辰 , 胡誉蓉 , 张鸿雁 , 罗潘 , 付涵 , 王松岑 , 张新鹤 , 马志鹏 , 郭田岸 , 张永新
IPC: H02J3/00 , H02J3/46 , H02S50/00 , H02J1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考虑时滞特性的县域温控负荷分层精准调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构建分层负荷控制架构,分层负荷控制架构包括调度指令层、协同控制层和负荷控制层;根据分层负荷控制架构判断通信延迟存在环节;通过等值热力学模型模拟负荷控制层的动态温度变化特性;对等值热力学模型进行简化建立温控负荷集群模型,并引入转移矩阵描述电力系统状态随时间的演变;通过控制负荷控制层的运行状态动态调整温控负荷集群的总功率,实现电力系统中的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实时平衡;结合通信延迟存在的环节构建温控负荷功率控制策略。本发明降低县域电网控制中不可避免存在的信息传输延迟对于进行电网功率平衡的影响,提高策略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2952.4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异化建筑产消者P2P电/热能交互运行方法及装置,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差异化建筑产消者P2P电/热能交互模型;S2、采用基于ADMM的异步分布式交互求解算法对差异化建筑产消者P2P电/热能交互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差异化建筑产消者P2P电/热能交互运行方法及装置,该交互方法可显著降低各建筑产消者的用能成本,还可提高求解效率,并保证全局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3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161579.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 F24F11/8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虚拟电厂能源调度技术领域,提供了建筑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区域的建筑虚拟电厂模型,基于该模型确定建筑虚拟电厂的总运行成本以及功率平衡关系;基于总运行成本和功率平衡关系,建立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第一目标函数为目标区域的配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最小,第二目标函数为建筑虚拟电厂的总运行成本最小;基于第一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以及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的控制变量的控制策略集合,建立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优化模型;对能量管理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目标区域的每个单体建筑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案。本发明能够提升建筑虚拟电厂的整体运行效益以及降低配电网联络线峰谷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7280.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交直流配电网下弱网支撑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构建交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用以进行弱网支撑以及故障主动隔离,拓扑结构为多端环形结构;基于拓扑结构建立交直流配电网的分布式优化方法;获取交直流配电网的功率波动,交直流配电网能够根据功率波动自动切换下垂控制模式;获取交直流配电网的频率波动,交直流配电网根据频率波动进行能量调度,以匹配交直流配电网的下垂控制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网功率支撑不足以及控制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系统功率互济能力与快速功率波动的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61579.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 F24F11/8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虚拟电厂能源调度技术领域,提供了建筑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区域的建筑虚拟电厂模型,基于该模型确定建筑虚拟电厂的总运行成本以及功率平衡关系;基于总运行成本和功率平衡关系,建立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第一目标函数为目标区域的配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最小,第二目标函数为建筑虚拟电厂的总运行成本最小;基于第一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以及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的控制变量的控制策略集合,建立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优化模型;对能量管理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目标区域的每个单体建筑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案。本发明能够提升建筑虚拟电厂的整体运行效益以及降低配电网联络线峰谷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15601.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调峰需求的钢铁热轧的调控能力评估方法,所述调控能力评估方法为:(1)提前准备数据和提前计算数据;(2)调峰市场下热轧负荷生产调度模型,根据钢铁热轧负荷实际生产过程要求,建立考虑调峰市场的热轧负荷的生产调度模型;(3)热轧负荷调峰容量评估模型;(4)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构建;(5)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求解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得到热轧负荷调峰容量和对应成本的评估结果。所述调控能力评估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考虑调峰市场要求下的热轧负荷调控能力评估方法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