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2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19455.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牛奶高速离心后,去除上层脂肪和下层沉淀,并调节牛奶的pH值,将处理后的牛奶作为待检测样品;将生物传感器与待检测样品进行混合,捕获待检测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将生物传感器与液体培养基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物置于能使沙门氏菌增殖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将培养物吸入无菌注射器中,利用超滤膜过滤后,利用PBS进行洗涤,洗涤后的剩余物在紫外灯照射下观察是否有荧光,有荧光则说明有沙门氏菌,没有荧光则没有沙门氏菌。本发明检测方式简单、快速、便捷,只需根据紫外线照射后是否有荧光现象即可判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重组质粒的制备方法和重组病毒

    公开(公告)号:CN114703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9526.3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公开了一种重组质粒的制备方法,将F1片段、F2片段、HA片段或HA‑2P片段、F4片段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质粒。通过将H9N2亚型禽流感的血凝素蛋白HA茎端C环上第403位异亮氨酸、第411位缬氨酸均突变为脯氨酸,并分别将突变前后的HA基因插在rDHN3‑mF病毒基因组的P基因和M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获得了两株能稳定表达H9N2AIV的HA蛋白的新城疫基因VII型减毒株重组病毒rDHN3mF‑HA‑2P,经WB验证表明双脯氨酸突变后的HA基因与原HA基因相比,其表达效率更高。该重组病毒有望进一步开发成抗新城疫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二联疫苗。

    一种使PK-15细胞形成团块和传代培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3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0780.7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PK‑15细胞形成团块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对PK‑15细胞进行复苏,再进行细胞传代,然后配制特定的悬浮培养基,将PK‑15细胞与悬浮培养基混合倒入摇瓶中,再将摇瓶置于摇床进行悬浮培养,悬浮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取样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进行细胞计数,再进行细胞传代,得到团块状细胞,继续对团块状细胞进行细胞传代;连续传代并观察PK‑15细胞状态,得到成球形团块状的PK‑15细胞。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在在不进行细胞驯化和基因改造的情况下,能直接悬浮PK‑15细胞,使得PK‑15细胞形成球形团生长,球形团块直径为20~80μm,还能够连续传15代以上。

    一种表达IBDV VP2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及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885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17088.2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表达IBDV VP2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及制备与应用。通过PCR扩增IBDV的VP2基因片段与穿梭质粒pAdtrack‑GOI的双酶切产物进行同源重组得到穿梭质粒pAdTrack‑GOI‑VP2,将穿梭质粒线性化后与携带了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胞进行菌内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VP2;最后将pAd‑VP2线性化后转染HEK293A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rAd‑VP2。本发明重组腺病毒rAd‑VP2纯化后滴度可达6.72×109GFU/mL,接种动物后能够有效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为IBDV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株经过密码子替换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的拯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60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346610.2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经过密码子替换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的拯救方法。分别将新城疫病毒的NP、P和L基因以及表达T7 RNA聚合酶的DE3基因克隆进pXJ40载体,获得质粒pXJ40-NP、pXJ40-P、pXJ40-L和pXJ40-DE3;将新城疫病毒的全基因组cDNA克隆进pBR322质粒中得到pBR322-DHN3;将NP基因编码区部分密码子统一替换成使用频率最高的密码子,替换到pBR322-DHN3质粒上,形成新质粒pBR322-mNPDHN3;采用上述5种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得到拯救病毒rDHN3-mNP。本发明方法更利于病毒的拯救和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

    一种质粒粗提的简易方法
    9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7524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786499.7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的质粒粗提的方法,具体为:在含有质粒的基因工程菌体中加入PBS溶液重悬;加入20~100ug/ml的RNA酶和1~10mg/ml的溶菌酶;搅拌混匀,搅拌速度为100~5000rpm/min,搅拌的时间为10~50min;反复冻融3~6次,每次冻融后,进行搅拌,搅拌速度和时间同上;3000~10000rpm/min离心20~60min,取上清液;向上清中加入乙醇,乙醇最终浓度为60~80%;混匀后在2~8℃放置10~60min;8000~12000rpm/min离心15~90min,收集沉淀;加入TE溶液,电泳检测。相对于传统方法,本发明提取质粒的方法能够规模化,提取量不受限制,适合产业化;提取仅仅需要反复冻融菌体、乙醇沉淀两个主要步骤,避免了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能够提取菌体中80%以上的质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