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静脉、腹腔或鼻腔给药的多肽

    公开(公告)号:CN109265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86053.4

    申请日:2018-09-18

    Inventor: 李书鹏 张强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静脉、腹腔或鼻腔给药的多肽。本发明以齐考诺肽的C端与细胞膜穿透肽的N端通过3个甘氨酸进行连接,获得的一种可通过血脑屏障的多肽。本发明的多肽适用于静脉、腹腔或鼻腔给药方式,操作方便,临床风险小,通过静脉、腹腔或鼻腔施用,其在体内的药效作用时间长,镇痛效果优良,肽副作用小,适用于大规模的临床应用。本发明的多肽制备简单,制备工艺和制备过程中质量可控,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一种还原响应型药物偶联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67292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053565.0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还原响应型药物偶联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应用,该药物偶联物包括药物‑药物偶联物和药物‑多肽偶联物,采用还原响应型二硫键将抗肿瘤药物与药物分子或多肽进行偶联并作为载体材料制成纳米粒,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粒粒径在100nm左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原本没有部位选择性的小分子游离药物作为载体或载体的一部分制备成具有一定粒径的纳米粒。该纳米粒载药量高,并利用被动靶向的原理使药物蓄积在肿瘤部位、利用还原敏感的二硫键在细胞内特异性降解的特点,保证药物完全释放,发挥药效。

    一种串联细胞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781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39200.1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693 C12N2503/00 G01N3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细胞模型,它包括上皮类细胞模型和内皮类细胞模型,所述的上皮类细胞模型与内皮类细胞模型分别接种在不同半透膜上。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串联细胞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串联模型模拟纳米药物在肠道转运过程。本发明同时模拟肠道‑血管屏障的多层结构,检测药物在不同肠道细胞单层的转运行为及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一种聚乙二醇化紫杉醇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4812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8596.2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二醇化紫杉醇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纳米晶体由聚乙二醇化的紫杉醇与紫杉醇组成,首先以亲水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紫杉醇(PTX)和小分子连接剂为起始原料,制备成聚乙二醇化紫杉醇(PEG‐PTX),然后以此为修饰剂,制备聚乙二醇化紫杉醇纳米晶体(PEG‐PTX‐NCs),所制备的聚乙二醇化紫杉醇纳米晶体,粒径较小,载药量可达80%以上,具有长循环作用,增加了紫杉醇的抗肿瘤效果。

    胆固醇修饰的生物可降解聚阳离子载体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110954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038621.4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胆固醇修饰的生物可降解聚阳离子载体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载体材料由平均分子量2kD-20kD的功能化线性聚(酰胺-胺)与胆固醇通过酰胺键或酯键连接形成功能化线性聚(酰胺-胺)-胆固醇梳状嫁接物,可在水相介质中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粒径介于20-200nm,纳米颗粒表面带正电荷,胆固醇接枝率为1%-90%。本发明制备的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毒性低,具有快速透过细胞膜、易于溶酶体内降解和逃逸的功能,可作为基因转染试剂。且可利用该纳米颗粒载体结构中疏水区携载脂溶性化学药物,利用正电荷特性携载治疗DNA、RNA等基因药物或多肽蛋白药物。

    基于压电-摩擦效应的高电学性能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000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76298.1

    申请日:2013-08-2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压电-摩擦效应的高电学性能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利用压电效应与摩擦效应结合来制备小面积、高输出电压的纳米发电机。本发明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CNT颗粒和压电颗粒混入液态PDMS制成复合薄膜,在复合薄膜表面用微加工的方法制作具有规则的微纳凹凸结构,最后将复合薄膜电极化并夹设电极即完成。本发明方法结合压电和摩擦的优势,制备出小面积、高灵敏度、高电压输出的压电-摩擦纳米发电机这种纳米发电机制造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具有极好的耐久性和可加工性,能很方便地进行大规模生产与应用,可轻松融入其他产品的设计当中。为个人电子产品、环境监控、医学科学等提供自供电和自驱动设备,有着巨大的商用和实用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