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219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275141.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糖酵解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碳氮荧光量子点在制备有氧糖酵解检测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碳氮荧光量子点为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C3N4量子点、C2N量子点或C3N量子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氧糖酵解检测产品为试剂,以试剂的终体积为基准,所述试剂中包括终浓度为1μg/mL~1mg/mL的碳氮荧光量子点。本发明利用碳氮荧光量子点可实现活细胞中NAD+的荧光标记,进而实现有氧糖酵解的细胞的荧光标记与成像,具有低成本、高效、快速、准确性高等优势。同时该技术有助于实现脱落肿瘤细胞的荧光识别、肿瘤极早期预警、肿瘤转移灶检测、肿瘤增殖与恶性程度评估等系列技术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26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130016.9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超导磁体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杜瓦瓶,包括:内胆、石墨烯冷屏、外胆和冷凝管;所述内胆与所述外胆相连接形成内腔,所述石墨烯冷屏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冷凝管设置于所述内胆上,所述内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冷气排气孔,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气排气孔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石墨烯冷屏与所述冷凝管接触设置;所述石墨烯冷屏具有至少一层石墨烯薄膜层。通过设置石墨烯冷屏,石墨烯冷屏上的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低温导热效果和较低的热噪声,减小了杜瓦热噪声,同时消除了杜瓦产生的涡流;本申请通过设置冷凝管,充分地利用了杜瓦瓶内低温气体的显热给石墨烯冷屏降温,减小了杜瓦瓶内的液体蒸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6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23622.4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9D7/62 , C09D7/61 , C09D183/04 , C09D179/08 , C09D163/00 , C08K9/06 , C08K9/04 , C08K3/04 , C08K7/18 , C08K9/02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粉体,其包括石墨烯和二氧化硅微球,所述石墨烯和所述二氧化硅微球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所述石墨烯的平均横向尺寸为5‑30μm,所述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0.5‑20μm。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散热涂层中的应用,其应用包括:通过复合粉体提供散热涂料,然后使散热涂料形成散热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粉体,二氧化硅微球不仅可以提高涂料的耐热性能,而且可以阻碍石墨烯的团聚、改善石墨烯在涂料中的分散性,还可以改变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取向分布,增加垂直于基底方向的取向比例,从而使涂层同时拥有优秀的横向和纵向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30016.9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超导磁体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杜瓦瓶,包括:内胆、石墨烯冷屏、外胆和冷凝管;所述内胆与所述外胆相连接形成内腔,所述石墨烯冷屏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冷凝管设置于所述内胆上,所述内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冷气排气孔,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气排气孔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石墨烯冷屏与所述冷凝管接触设置;所述石墨烯冷屏具有至少一层石墨烯薄膜层。通过设置石墨烯冷屏,石墨烯冷屏上的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低温导热效果和较低的热噪声,减小了杜瓦热噪声,同时消除了杜瓦产生的涡流;本申请通过设置冷凝管,充分地利用了杜瓦瓶内低温气体的显热给石墨烯冷屏降温,减小了杜瓦瓶内的液体蒸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39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640490.4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石墨烯分散液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电解液;以石墨材料作为原料,将所述石墨材料微波预处理;采用微波预处理后的所述石墨材料作为阳极,采用金属电极或石墨电极作为阴极,在所述电解液中电解剥离所述石墨材料,得到剥落物;收集所述剥落物,经洗涤、干燥,得到石墨插层化合物;将所述石墨插层化合物加入分散介质溶剂中,并超声处理,得到多孔石墨烯分散液。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一步电化学反应即可制备多孔石墨烯,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7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01877.1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电解质溶液、石墨原料和电极加入到电解容器中,使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电极与石墨原料之间形成物理隔离;对电极施加电场,在石墨原料没有和电极接触的情况下发生插层和解理,电解质为硫酸、硝酸、磷酸、硼酸、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尿素、甲酸、苯甲酸、乙酸和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清洗解理产物,除去电解质溶液,干燥得到高质量石墨烯粉体。本发明利用电解质在发生电化学反应时产生的过氧化物对石墨进行插层,过氧化物在插层过程中产生气泡对石墨结构进行解理,在无需接触电极的情况下实现石墨的高效解理和高质量石墨烯的电化学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5343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34588.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纸作为阳极,铂片作为阴极,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预处理,以对阳极材料进行插层并对石墨进行剥离;加入到氧化剂与酸的混合液中进行氧化反应;在振荡器振荡或磁力搅拌下对氧化石墨进行剥离,使得多层的氧化石墨剥离成单层和少层的氧化石墨烯并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离心分离得到氧化石墨烯浆料,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粉体。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大尺寸氧化石墨烯。本发明以电化学插层石墨为原料,进行氧化反应实现对石墨的快速氧化,自然沉降清洗和柔和机械剥离实现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快速剥离,具有高效、高产、低成本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44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52802.1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溶解于水中形成氧化石墨烯浆料;在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中加入苯胺单体并形成第一混合浆料,在所述第一混合浆料中加入植酸并形成第二混合浆料;在所述第二混合浆料中加入硅纳米颗粒并形成第三混合浆料;在所述第三混合浆料中加入引发剂并形成第四混合浆料;将所述第四混合浆料直接涂布烘干形成为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该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附着硅纳米颗粒的聚苯胺骨架孔状微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过程安全性高,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6219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310496579.0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生长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绝缘衬底,将所述绝缘衬底放置于生长腔室中;S2:将所述绝缘衬底加热到预设温度,并在所述生长腔室中引入含有催化元素的气体;S3:在所述生长腔室中通入碳源,在所述绝缘衬底上生长出石墨烯薄膜。本发明通过引入气态催化元素催化方式,在绝缘衬底上快速生长高质量石墨烯,避免了石墨烯的转移过程,能够提高石墨烯的生产产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石墨烯的生长成本,有利于批量生产;本发明生长的石墨烯可应用于新型石墨烯电子器件、石墨烯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涂层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31553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73564.4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温度下热解金属醇盐,获得多孔碳与无机盐或氧化物的混合物;用溶剂洗涤所述混合物,以去除所述混合物中的无机盐或氧化物,并收集得到所述多孔碳。本发明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步骤简单,主要利用金属醇盐在热解过程中同时生成热解碳和无机盐或氧化物,二者在分子尺度上混合均匀,原位生成的无机盐或氧化物充当造孔剂和活化剂,从而获得具有均匀微纳米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碳材料。由于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碳具有孔结构均匀、可控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高质量多孔碳的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