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引线
    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31068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280054742.1

    申请日:2012-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6/065 H01L35/08 H01R4/68 H02G15/34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流引线包括:与设置于低温部的超导应用设备连接的低温侧电极;与设置于常温部的外部设备连接的常温侧电极;以及在一个面接合有所述低温侧电极且在另一个面接合有常温侧电极的珀耳帖元件,该电流引线将超导应用设备和外部设备连接,其中,在珀耳帖元件的与低温侧电极、常温侧电极之间的接合面形成有5~40μm厚的Ni镀层,在低温侧电极、常温侧电极的与珀耳帖元件之间的接合面形成有5~40μm厚的Ag镀层,将珀耳帖元件、低温侧电极、以及常温侧电极以使Ni镀层和Ag镀层相对的方式而配置,珀耳帖元件、低温侧电极、以及常温侧电极具有进行了焊锡接合的结构。

    超导电流引线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089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2321.6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导电流引线具备:带状的超导线材,其通过在金属基板上依次层叠中间层、超导层、稳定化层而成;金属电极,其接合于超导线材的两端部;以及强化部件,其以具有规定的电极间距的方式定位并收容引线主体,所述引线主体包含所述超导线材和所述金属电极。超导线材在金属电极间具有挠曲。

    一种铜杆生产方法
    9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6158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83512.9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杆生产方法,包括浸涂工序,通过采用铜杆浸涂系统将芯杆涂覆成铸杆;冷却工序,将铸杆进行冷却;热轧工序,将冷却后的铸杆进行热轧处理生成铜杆;绕制工序,将铜杆绕制成圈;其中铜杆浸涂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通道的熔化炉、通过第一通道与熔化炉相连通的保温炉以及与保温炉相连通的浸涂室;保温炉设置有第二通道,浸涂室通过第二通道与保温炉相连通;熔化炉的炉体设置有炉体倾斜设备;保温炉设置有气体控制设备、高温块以及与高温块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高温块置于保温炉的炉腔内且可沿着竖直方向运动;高温块在竖直方向升降的速度为1000-8000mm/min;熔化炉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5°。

    外侧保护管、内侧保护管以及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

    公开(公告)号:CN104821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041254.2

    申请日:2015-01-27

    Inventor: 李国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围绕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的外侧保护管中,将在端部具有凸缘部的合成树脂制的第一保护筒体、和具有相对于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同第一保护筒体对称的结构的、在端部具有凸缘部的合成树脂制的第二保护筒体,以将各自的凸缘部相对的状态水密地进行连接来形成该外侧保护管。第一保护筒体及第二保护筒体具有分别引出用于将第一电力电缆或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的接地线的接地线引出部、以及用于向该外侧保护管的内部注入防水混和物的防水混和物注入部,可以通过与盖体之间的螺纹嵌合来闭塞接地线引出部。

    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4327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21552.0

    申请日:2014-01-16

    Abstract: 一种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在将多层构造的超导电缆连接于多个引出导体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在该末端构造体中,超导电缆(110)贯穿筒状电极(120-1、120-2),超导电缆(110)的超导带(115、113)电连接于筒状电极(120-1、120-2)的外表面。在超导电缆(110)与该超导电缆(110)所贯穿的筒状电极(120-1)之间设置有缓冲材(140)。由此,能够防止超导带(113)因超导电缆的外表面与筒状电极(120-1)的内表面碰撞而受损,结果,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

    电流引线
    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31068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80054742.1

    申请日:2012-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6/065 H01L35/08 H01R4/68 H02G15/34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流引线包括:与设置于低温部的超导应用设备连接的低温侧电极;与设置于常温部的外部设备连接的常温侧电极;以及在一个面接合有所述低温侧电极且在另一个面接合有常温侧电极的珀耳帖元件,该电流引线将超导应用设备和外部设备连接,其中,在珀耳帖元件的与低温侧电极、常温侧电极之间的接合面形成有5~40μm厚的Ni镀层,在低温侧电极、常温侧电极的与珀耳帖元件之间的接合面形成有5~40μm厚的Ag镀层,将珀耳帖元件、低温侧电极、以及常温侧电极以使Ni镀层和Ag镀层相对的方式而配置,珀耳帖元件、低温侧电极、以及常温侧电极具有进行了焊锡接合的结构。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92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80005388.4

    申请日:2010-01-29

    Inventor: 李锋 濑间信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64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及轻质化。该应力锥压缩装置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的后端面;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该多根第一轴贯通垫圈及推压配件法兰,固定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部;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第一轴的外周,前端面抵接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垫圈的前端面;该多根第二轴贯通垫圈,固定在推压配件法兰上;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推压配件法兰与垫圈间的间隔。

    一种铜杆浸涂系统及铜杆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158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83512.9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杆浸涂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通道的熔化炉、通过第一通道与熔化炉相连通的保温炉以及与保温炉相连通的浸涂室;保温炉设置有第二通道,浸涂室通过第二通道与保温炉相连通;熔化炉的炉体设置有炉体倾斜设备;保温炉设置有气体控制设备、高温块以及与高温块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高温块置于保温炉的炉腔内且可沿着竖直方向运动。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铜杆生产方法,包括浸涂工序,通过采用上文所述的铜杆浸涂系统将芯杆涂覆成铸杆;冷却工序,将所述铸杆进行冷却;热轧工序,将冷却后的所述铸杆进行热轧处理生成铜杆;绕制工序,将所述铜杆绕制成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