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6530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369723.9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607 , E21D11/08 ,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盾构隧道,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预制管、拱形钢环梁,所述预制管内壁沿圆周方向预埋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钢环梁紧贴于所述预制管内壁,所述钢环梁具有朝向所述隧道轴心的安装边框,所述安装边框圆周方向均布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与隧道腰部位置对应的安装边框处,所述第二支架比所述第一支架长。本发明所述市政盾构隧道在预制管内预埋安装孔以取代现有技术焊接或钻孔方式,更方便于施工人员在隧道内安装拱形梁,同时拱形梁紧贴于预制管,增强了隧道的承载能力,并在拱形梁上平均分布用于放置电缆、管道、附属设施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合理利用空间,且大大节约了隧道管容。
-
公开(公告)号:CN10398296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5422.7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IPC: F24F5/00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恒温装置,主变室内的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室内,室内空气温度升高;高温气体进入热交换机构;热交换机构以低温水作为制冷剂,释放的热量被低温水部分吸收,变成低温气体;低温气体排出热交换机构,且接触变压器表面,在变压器表面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低温气体再吸收变压器散发的热量变成高温气体,并进入到热交换机构降温,如此循环;热交换机构的低温水吸收热量之后变成高温水,由水泵加压经管道进入到水冷机构,高温水经水冷机构的作用排热变成低温水,低温水经管道流进热交换机构再次变成制冷剂,如此循环;整个过程不受到风向和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可达到主变室内散热高效、全面,并保持主变室内温度恒定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82170.3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和施工方法,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包括桩基柱、支撑桁架和露头柱;支撑桁架包括多根支撑柱、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斜杆、第二连接杆,支撑柱与桩基柱一一匹配,上端与杆塔连接,下端与桩基柱连接。每一露头柱包裹一支撑柱,并部分包裹与支撑柱匹配的桩基柱,露头柱上端与支撑柱的上端平齐,下端延伸至桩基柱。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的施工方法包括:将杆塔和桩基柱分离;将所述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下端固定于所述桩基柱,上端固定于所述杆塔;在所述支撑柱和桩基柱外施造露头柱。上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和施工方法,内部结合紧密,结构稳固,能有效的升高杆塔桩基础露头,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033961.5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黎伟 , 李文馨 , 袁伟灿 , 颜天佑 , 叶其革 , 秦锋明 , 张彬 , 周维 , 唐兴佳 , 杨伟航 , 邓志宁 , 李彦雄 , 洪选华 , 杨健锐 , 刘巍巍 , 袁杰 , 李春 , 任广鹏 , 文丽 , 刘莉华 , 臧昱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安装支架及其安装方法。电缆安装支架包括调节件及支撑件,调节件包括调节端及与调节端相对设置的固定端,调节端为圆柱形结构;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转孔,转孔的尺寸与调节端的尺寸相匹配,调节端能够穿设于转孔内。使用时,固定端安装于电力隧道的内壁上,根据电力隧道内的情况,判断电缆在电力隧道内的敷设轨迹。根据电缆在电力隧道内的敷设轨迹,调节支撑件相对于调节端转动,以使支撑件的支撑面与敷设轨迹相一致。电缆设置于支撑面上,进而使得电缆按照敷设轨迹设置。通过上述电缆安装支架能够有效提高电缆敷设的适应性,适用电力隧道内的直线段、斜坡段等不同情况下电缆的敷设。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2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026785.0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31/04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降缝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沉降缝密封结构包括压板,固定在沉降缝的两个内侧壁上;止水囊,铺设在沉降缝中并夹紧在两个压板之间;连接囊,设置在相邻两段止水囊之间;橡胶膜,设在沉降缝中,橡胶膜设在止水囊的两侧。从上到下形成橡胶膜、止水囊和连接囊以及橡胶膜的三重止水屏障,对底板之间的沉降缝进行可靠密,橡胶膜会自适应地满足底板沉降缝的任意变形。沉降缝密封结构的施工方法,组装沉降缝密封结构;安装支撑模板,浇筑沉降缝内侧壁的支撑模板用压板代替;在底板的主筋上焊接第二连接螺栓;第二连接螺栓将压板与支撑模板连接;浇筑混凝土;拆除支撑模板,填充粉末层,设置铺装层。
-
公开(公告)号:CN107916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711165776.9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套体、轴向力传递管及连接件。外套体的第一端伸出到轴向力传递管外、且套装至顶管隧道管节的管节插端上。轴向力传递管第一端面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接触。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接触。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将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相连接。上述的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能完成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间的连接固定,如此能够较好地将盾构隧道管片上的应力传递至顶管隧道管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714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36256.1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安全防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攻击数据;其中,所述攻击数据中包括至少一种攻击手段;所述攻击手段为预先设置的诱导系统受到的攻击手段;对所述攻击数据进行特征分析,获取所述攻击手段对应的攻击特征;将所述攻击特征输入防御模型,获取防御策略;基于所述防御策略进行网络防御。利用该方法:通过对网络中的攻击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捕捉,对不同的攻击特征进行防御策略的制定,同时,对不同的攻击特征进行组合从而丰富网络攻击的维度,再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从而实现在出现网络攻击时,快速且准确地采用对应的防御策略进行安全防御,切实确保网络安全,提高安全防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47436.5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露式钢柱柱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外露式钢柱柱脚结构包括柱脚、基础和底座。柱脚上设置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基础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预埋有底座,底座包括围筒、第二底板和地脚螺栓。通过将围筒以及地脚螺栓预埋于基础中,能够有效缩短基础的养护周期。待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能够加强围筒与基础以及地脚螺栓与基础的整体性,也能够强化基础与围筒、基础与地脚螺栓的连接强度。柱脚与基础通过第一底板上的连接孔和穿设于第二底板上的地脚螺栓连接,使得柱脚与基础的连接强度高,能有效增大柱脚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42097.7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瑞庆 , 梁振升 , 叶其革 , 陈昌振 , 刘雷 , 周剑君 , 陈玉立 , 涂雅丽 , 杨金金 , 何宁 , 张楠 , 张伯涛 , 陈伟标 , 唐雪梅 , 高智炼 , 洪川海 , 赵轶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础对中装置及基础立柱施工方法。该基础对中装置包括预埋件、锥体结构以及填固结构,预埋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锚固钉和槽口钢壁,第一锚固钉埋入基础中且与钢筋笼绑扎连接,槽口钢壁包覆在基础的槽口的内壁上,槽口钢壁底部的中心沿第一方向凹设形成锥体槽,槽口钢壁用于容置立柱;锥体结构包括与锥体槽形状匹配的锥体头部,锥体头部设置在立柱的底部,锥体头部能够沿第一方向嵌设在锥体槽中且锥体头部的外壁与锥体槽的内壁贴靠;填固结构填充在槽口钢壁和立柱之间,填固结构分别与槽口钢壁和立柱连接。该基础对中装置能够加强基础槽口的结构强度和力学性能,同时还能降低立柱的定位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2607.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两阶段BESS优化的配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方法、设备及介质,以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并解决实时运行中出现的网络违规问题。第一阶段是前瞻性调度,利用预测的配电网负荷需求和DG发电量来确定BESS有功/无功功率设置点,通过平滑电网功率以及优化功率因数来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第二阶段引入实时模型预测控制,为解决由于预测不确定性或意外事件而导致的网络违规问题,利用实时测量的配电网数据来调整发生网络违规的时间点的结果。通过两阶段优化对配电网中BESS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进行优化调度,改善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减少配电网的网络违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