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312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07780.4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塔加固支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施工现场测量并采集铁塔及其基础、铁塔临近周边地形及地基的各项参数并生成建模数据库;S2:根据生成的建模数据库并运用BIM软件建立铁塔塔腿部分的三维模型;S3:在建立的三维模型中初步拟定加固支架与铁塔塔腿的空间位置关系;S4:借助BIM软件的碰撞检测模块对加固支架进行模拟安装并预判是否可行;S5:根据生成的参数信息库进行加固支架现场施工安装。如此能够在BIM软件内根据实地施工条件预先对铁塔加固支架进行模拟安装,以便于优化施工方案,避免加固支架与铁塔发生干涉碰撞,提高实际施工的效率和有效性,降低施工劳动强度,确保对铁塔形成稳固支撑和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12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710807780.4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塔加固支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施工现场测量并采集铁塔及其基础、铁塔临近周边地形及地基的各项参数并生成建模数据库;S2:根据生成的建模数据库并运用BIM软件建立铁塔塔腿部分的三维模型;S3:在建立的三维模型中初步拟定加固支架与铁塔塔腿的空间位置关系;S4:借助BIM软件的碰撞检测模块对加固支架进行模拟安装并预判是否可行;S5:根据生成的参数信息库进行加固支架现场施工安装。如此能够在BIM软件内根据实地施工条件预先对铁塔加固支架进行模拟安装,以便于优化施工方案,避免加固支架与铁塔发生干涉碰撞,提高实际施工的效率和有效性,降低施工劳动强度,确保对铁塔形成稳固支撑和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85941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14429.6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杆雨水、凝结水集排结构及高压输电铁塔,包括桩基基础;钢管杆,钢管杆设有固定端和容置腔,固定端密封设置于桩基基础上,且钢管杆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排水孔;及集水件,集水件设有扩口端,集水件通过扩口端密封设置于容置腔的内壁上,且集水件的外周壁与容置腔的内壁配合形成集水槽,集水槽最低点与排水孔连通。如此,当下雨天雨水渗入钢管杆内部或潮湿天气钢管杆内部出现凝结水时,雨水或凝结水可被截留和收集于集水槽内,之后穿过排水孔而排出钢管杆,由此可避免钢管杆底内部长期积水导致锈蚀损坏,影响钢管杆的设计使用寿命和结构强度,消除钢管杆根部断裂而出现倾覆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82170.3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和施工方法,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包括桩基柱、支撑桁架和露头柱;支撑桁架包括多根支撑柱、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斜杆、第二连接杆,支撑柱与桩基柱一一匹配,上端与杆塔连接,下端与桩基柱连接。每一露头柱包裹一支撑柱,并部分包裹与支撑柱匹配的桩基柱,露头柱上端与支撑柱的上端平齐,下端延伸至桩基柱。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的施工方法包括:将杆塔和桩基柱分离;将所述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下端固定于所述桩基柱,上端固定于所述杆塔;在所述支撑柱和桩基柱外施造露头柱。上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和施工方法,内部结合紧密,结构稳固,能有效的升高杆塔桩基础露头,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0908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48958.6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承台基础、输电杆塔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桩柱,桩柱设有桩头,桩头的顶面凸设多个连固件;预制承台,预制承台罩设于桩柱上,预制承台的底面凹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内槽壁与桩头之间配合形成注浆腔,所有连固件均位于注浆腔内,且预制承台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及浆料,浆料由注浆孔注入注浆腔内形成与所述承台、桩头固连为一体结构。由于预制承台为制作好后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可免于现场浇注承台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及时间等各项成本,可有效缩短建造的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可避免影响周围环境,又由于预制承台与桩柱为装配连接的,因而可实现装拆而不损坏使用性能,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16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711165776.9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套体、轴向力传递管及连接件。外套体的第一端伸出到轴向力传递管外、且套装至顶管隧道管节的管节插端上。轴向力传递管第一端面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接触。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接触。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将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相连接。上述的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能完成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间的连接固定,如此能够较好地将盾构隧道管片上的应力传递至顶管隧道管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91694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65776.9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4 , E21D11/083 ,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套体、轴向力传递管及连接件。外套体的第一端伸出到轴向力传递管外、且套装至顶管隧道管节的管节插端上。轴向力传递管第一端面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接触。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接触。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将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相连接。上述的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能完成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间的连接固定,如此能够较好地将盾构隧道管片上的应力传递至顶管隧道管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534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10482170.3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和施工方法,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包括桩基柱、支撑桁架和露头柱;支撑桁架包括多根支撑柱、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斜杆、第二连接杆,支撑柱与桩基柱一一匹配,上端与杆塔连接,下端与桩基柱连接。每一露头柱包裹一支撑柱,并部分包裹与支撑柱匹配的桩基柱,露头柱上端与支撑柱的上端平齐,下端延伸至桩基柱。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的施工方法包括:将杆塔和桩基柱分离;将所述支撑桁架的支撑柱下端固定于所述桩基柱,上端固定于所述杆塔;在所述支撑柱和桩基柱外施造露头柱。上述的杆塔桩基础露头升高结构和施工方法,内部结合紧密,结构稳固,能有效的升高杆塔桩基础露头,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4875841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566265.8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联合板式基础,包括立柱,台阶和底板,所述立柱、所述台阶及所述底板沿纵向依次固定连接,至少包含三个所述立柱,所述立柱呈正多边形布置、并均向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方向倾斜。上述输电联合板式基础由于采用倾斜立柱的建造方式,倾斜设计的立柱可以使得基础只承担上部铁塔传来的上拔力和下压力,从而减小了基础的整体受力,使得基础建造时所需的混凝土量和钢筋量减少,可以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还可以减小基础底板的面积,减小开挖的土方量,使施工速度提高;另外,由于所述立柱采用向正多边形中心的倾斜的布置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小了基础露头部分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207470196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563983.5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广州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套体、轴向力传递管及连接件。外套体的第一端伸出到轴向力传递管外、且套装至顶管隧道管节的管节插端上。轴向力传递管第一端面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管节插端的端面相接触。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适应设置、且与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相接触。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将轴向力传递管第二端面与盾构隧道管片相连接。上述的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连接装置,能完成顶管隧道管节与盾构隧道管片间的连接固定,如此能够较好地将盾构隧道管片上的应力传递至顶管隧道管节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