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28364A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3803429.8
申请日:2003-02-24
Applicant: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1/50 , H01J1/34 , H01J31/506 , H01J2201/3421
Abstract: 本发明的透射型光电阴极包括以下构成:由金刚石或以金刚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的光吸收层(1)、增强光吸收层(1)机械强度的支持框(21)、与光吸收层(1)的入射面相对设置的第1电极(31)、以及与光吸收层(1)的出射面相对设置的第2电极(32)。而且,在光吸收层(1)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施加电压在光吸收层(1)内部形成有电场,一旦待检测光入射在光吸收层(1)内部有光电子产生,光电子就因光吸收层(1)内部所形成的电场而在出射面方向上得到加速,从而放射出到透射型光电阴极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27516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20841.1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钛材料的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所述氮化钛光阴极包括衬底、氮化钛纳米结构层;还涉及了该型氮化钛光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场辅助型光阴极测试装置,所述电场辅助型光阴极包括绝缘垫片、金属薄板阳极、上/下电极导线、外加偏压电源。本设计中核心的氮化钛纳米结构具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会带来光子吸收增强和局域电场增强,且材料功函数仅约为3.7eV和导电性优良,有助于光致电子的发射;通过设计氮化钛结构的组成纳米图形和结构参数,可获得与入射激励光波相匹配的等离激元共振,实现可光调控的电子发射。因所述氮化钛材料还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质,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作为稳定、高效率的光阴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C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97118486.0
申请日:1997-09-16
Applicant: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0/16 , H01J1/34 , H01J43/08 , H01J2201/3421 , H01J223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用于反射型及透射型的、且能获得比单晶金刚石薄膜的量子效率高的光电阴极及装备有它的电子管。本发明的光电阴极至少备有由多晶金刚石或以多晶金刚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构成的第1层。在该光电阴极的应用例中,上述第1层的表面用氢或氧进行最终处理。在表面经过用氢或氧最终处理的多晶金刚石薄膜上还可备有由碱性金属或其化合物构成的第2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199A
公开(公告)日:1998-03-25
申请号:CN97118486.0
申请日:1997-09-16
Applicant: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0/16 , H01J1/34 , H01J43/08 , H01J2201/3421 , H01J223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用于反射型及透射型的、且能获得比单晶金刚石薄膜的量子效率高的光电阴极及装备有它的电子管。本发明的光电阴极至少备有由多晶金刚石或以多晶金刚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构成的第1层。在该光电阴极的应用例中,上述第1层的表面用氢或氧进行最终处理。在表面经过用氢或氧最终处理的多晶金刚石薄膜上还可备有由碱性金属或其化合物构成的第2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