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构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24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1000705.8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构造,止动橡胶具有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第一突起部从壳体部的后端面起朝后侧突出,第二突起部从该后端面起朝后侧突出并布置为与第一突起部之间留有间隙,而使得第二突起部与第一突起部处于非接触状态,第二突起部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比第一突起部薄,在前后方向上,第二突起部的突出端面与后侧脚部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突起部的突出端面与该抵接面之间的距离长。由此,能够做到:减小处于抵接到抵接部件上的状态的止动部的在与主载荷输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动态弹簧常数,并且即使输入了主载荷输入方向上的大载荷,橡胶弹性体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形,抑制振动源位移。

    车辆的动力总成装配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93050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810815814.9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总成装配构造,不降低车体刚性,就能够进行动力总成的弹性滚轴的位置调整。在左右的各前侧框(2)设置有用于装配支承动力总成(13)的装配支承部(A、B),装配支承部(A、B)包括装配胶垫(32、33)和装配托架(30、31、42),相对于左右的各装配胶垫(32、33)的前后长度,更大地设置左右的各车体侧装配托架(31、42)的前后的安装位置间隔,在前后的安装位置之间,能够调整装配胶垫(32、33)的前后位置。

    防振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24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1000705.8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构造,止动橡胶具有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第一突起部从壳体部的后端面起朝后侧突出,第二突起部从该后端面起朝后侧突出并布置为与第一突起部之间留有间隙,而使得第二突起部与第一突起部处于非接触状态,第二突起部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比第一突起部薄,在前后方向上,第二突起部的突出端面与后侧脚部的抵接面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突起部的突出端面与该抵接面之间的距离长。由此,能够做到:减小处于抵接到抵接部件上的状态的止动部的在与主载荷输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动态弹簧常数,并且即使输入了主载荷输入方向上的大载荷,橡胶弹性体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形,抑制振动源位移。

    车辆
    4.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2443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0897214.1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一种车辆,目的在于提供能用发动机安装支架代替保温构件的侧壁部的一部分以此局部省略该侧壁部,谋求其重量及成本的降低的发动机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具备由能开闭地覆盖发动机的上方的上盖部和覆盖发动机的侧方的侧壁部构成的专用的保温构件的发动机的保温结构,上述侧壁部的一部分由从上载置并支持发动机的发动机安装支架构成。

    车辆
    5.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244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897214.1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一种车辆,目的在于提供能用发动机安装支架代替保温构件的侧壁部的一部分以此局部省略该侧壁部,谋求其重量及成本的降低的发动机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具备由能开闭地覆盖发动机的上方的上盖部和覆盖发动机的侧方的侧壁部构成的专用的保温构件的发动机的保温结构,上述侧壁部的一部分由从上载置并支持发动机的发动机安装支架构成。

    车辆的动力总成装配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930502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0815814.9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总成装配构造,不降低车体刚性,就能够进行动力总成的弹性滚轴的位置调整。在左右的各前侧框(2)设置有用于装配支承动力总成(13)的装配支承部(A、B),装配支承部(A、B)包括装配胶垫(32、33)和装配托架(30、31、42),相对于左右的各装配胶垫(32、33)的前后长度,更大地设置左右的各车体侧装配托架(31、42)的前后的安装位置间隔,在前后的安装位置之间,能够调整装配胶垫(32、33)的前后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