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94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64634.9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锻齿轮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齿轮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为:C:0.15%~0.25%,Si:0.05%~0.40%,Mn:0.30%~1.40%,P:0~0.03%,S:S:0~0.035%,Cr:0.80%~1.50%,Ti:0~0.05%,Al:0~0.045%,Cu:0~0.15%,N:0~0.01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齿轮钢的金相组织包括奥氏体,所述奥氏体的晶粒度为6级‑7级。齿轮钢满足齿轮性能,热轧态具有较低的硬度,解决了常规齿轮钢冷态变形抗力大的问题;通过降低Si、Mn元素含量,降低齿轮钢坯料的冷态变形抗力,同时解决了局部粗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14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096557.5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拉拔冷拉弹簧钢丝用盘条及制备方法。运用电炉、LF炉、VD炉、连铸过程控制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化学成分优化设计、冶炼工艺控制、控轧控冷工艺有机结合,使得深拉拔用盘条的钢质纯净度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N含量控制在70PPm以内、中心碳偏析控制≤1.09、索氏体率≥85%、通条力学性能(同圈)波动在50Mpa以内。克服电炉冶炼残余元素、N含量对拉拔性能的影响,实现抗拉强度与索氏体率的协同。通过优化工艺试验,部分深拉拔产品可在一定条件下免VD炉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本方法获得的深拉拔冷拉弹簧钢丝盘条,使得下游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冷拉拔过程中拉拔断丝率和卷簧断丝率,提高作业效率,获得优异的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96557.5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拉拔冷拉弹簧钢丝用盘条及制备方法。运用电炉、LF炉、VD炉、连铸过程控制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化学成分优化设计、冶炼工艺控制、控轧控冷工艺有机结合,使得深拉拔用盘条的钢质纯净度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N含量控制在70PPm以内、中心碳偏析控制≤1.09、索氏体率≥85%、通条力学性能(同圈)波动在50Mpa以内。克服电炉冶炼残余元素、N含量对拉拔性能的影响,实现抗拉强度与索氏体率的协同。通过优化工艺试验,部分深拉拔产品可在一定条件下免VD炉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本方法获得的深拉拔冷拉弹簧钢丝盘条,使得下游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冷拉拔过程中拉拔断丝率和卷簧断丝率,提高作业效率,获得优异的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7672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35999.2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2D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22 , B22D11/009 , B22D11/225
Abstract: 一种异型坯腹板中心裂纹控制方法,属于炼钢近终形连铸技术领域。包括获得异型坯连铸机铸坯支撑系统出口与结晶器弯月面间距离为4~6m;经过前处理、建立模型、计算过程以及后处理分析铸坯在连铸机内不同位置时实时热状态信息;控制腹板中心液芯长度Lfb,m处于如下范围内:Dsg-1.0≤Lfb≤Dsg;优化调整钢种成分,根据翼缘、腹板处铸坯厚度收缩量,设置铸坯支撑系统中各扇形段的辊缝收缩锥度。优点在于,方法简单、经济高效,有效降低或消除腹板中心裂纹缺陷的发生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7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96849.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材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条及其制备方法、钢丝以及钢筒混凝土管。所述钢丝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Cr、V、P、S、N以及Fe;其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Cr的含量为0.15‑0.25%,所述V的含量为0.06‑0.12%,所述C的含量为0.79‑0.85%,所述Si的含量为0.17‑0.35%,所述Mn的含量为0.50‑0.90%,所述P的含量为≤0.015%,所述S的含量为≤0.010%,所述N的含量为≤0.0035%。该盘条的直径为14‑15mm,抗拉强度≥1250MPa,经过拉拔可得到直径7.0‑9.0mm,抗拉强度为1770‑1860MPa以上的钢丝。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461701.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钛铁水转炉大废钢比快速升温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向转炉中加入预设比例的含钛铁水和废钢;执行转炉吹炼脱磷操作;执行终点倒炉操作;执行倒渣摇炉操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钛铁水转炉大废钢比快速升温的生产方法,在相同铁水条件下实现转炉在20%以上废钢比例下的高效脱磷,实现转炉一次倒炉温度比常规冶炼操作升高30‑50℃,且满足钢种终点对磷和温度的要求,并缩短冶炼周期1‑2分钟。
-
公开(公告)号:CN116251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64176.X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材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控制保护渣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参数,对具有设定化学成分的钢水进行连铸,得到铸坯;对所述铸坯进行热装热送,以使所述铸坯具有设定温度;对具有设定温度的所述铸坯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所述铸坯达到目标温度,后轧制,得到线材。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高速线材表面存在较大面积的凹坑、重皮等缺陷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4773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666075.9
申请日:2020-07-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1D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退火热轧棒材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所述免退火热轧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并连铸得到钢坯,将所述钢坯依次进行加热、热轧,得到热轧棒材;将所述热轧棒材依次进行穿水冷却和冷床控制冷却,得到所述免退火热轧棒材;其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150~1200℃;所述热轧的过程中,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000~1100℃。本发明基于对所述钢坯的加热、热轧、穿水冷却和冷床控制等工艺参数的控制,能够获得具有改善硬度的热轧棒材,该热轧棒材同时具有更好的截面均匀性、较高的可加工性能以及合适的晶粒度极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后续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4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680604.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志远 , 朱国森 , 刘金刚 , 李海波 , 孙齐松 , 刘厚权 , 王国连 , 闫占辉 , 郝宁 , 高宠光 , 王勇 , 马跃 , 陈涛 , 丁宁 , 李战军 , 周磊 , 王宏宇 , 关春阳 , 李阳 , 邓小旋 , 胡显堂 , 石树东 , 初仁生 , 杨荣光 , 王东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制备低硫低氮低氢钢材的方法,包括:初炼炉冶炼、VD炉真空精炼和连铸。初炼炉冶炼出钢前的钢水温度为(TL+180℃)±10℃;出钢结束钢水温度为(TL+130℃)±10℃;出钢后钢水中的S%≤80ppm,钢渣的渣厚<0.07m;VD进站时的钢水温度为(TL+120℃)±10℃;VD炉真空精炼结束后的钢水温度为(TL+60℃)±10℃;连铸中间包内钢水的温度为(TL+20℃)±5℃;TL为液相线温度。本发明提供的低成本制备低硫低氮低氢钢材的方法中,可高效地将钢液中的硫、氢、氮含量降至目标值以下,并同时大大降低了工序成本,减少了精炼时间,加快了生产节奏,提高了精炼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74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51740.3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6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06 , C22C38/20 , C22C33/06 , B21B37/74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齿轮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Nb、B冷锻齿轮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齿轮钢的组成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0.15%~0.25%,Si:0.05%~0.40%,Mn:0.30%~1.40%,P:0~0.03%,S:0~0.035%,Cr:0.80%~1.50%,Nb:0.01%~0.05%,B:0.0005%~0.0030%,Ti:0~0.05%,Al:0~0.045%,Cu:0~0.15%,N:0~0.01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通过添加Nb、B元素,利用其冷锻渗碳后形成析出相的钉扎作用,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从而避免局部粗晶现象,同时可弥补降低Si、Mn含量后淬透性的降低,以满足齿轮的淬透性要求;提高奥氏体晶粒内部变形带数量,为铁素体相变提供了大量的形核位置,促进铁素体相变,提高轧材组织中铁素体比例,降低冷态变形抗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