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3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04911.1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阶梯型翅片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热电发电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阶梯型翅片模块、环形热电模块和液冷模块;所述阶梯型翅片模块与环形热电模块之间设置有陶瓷板;所述环形热电模块与液冷模块之间设置有陶瓷板;所述阶梯型翅片模块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外壁贴附有若干呈螺旋阶梯状排列的翅片;所述环形热电模块包括沿轴向排列成筒状结构的若干级P/N型半导体单元;所述P/N型半导体单元包括间隔设置成圆环状的若干个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述相邻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导电片连接。本发明中阶梯型翅片模块的独特设计,特别是翅片呈螺旋阶梯状排列,极大地增加了热管与周围介质的接触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2047.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发电机及其发散翅片厚度获取方法,一种热电发电机,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外壳、空心圆筒以及设于换热外壳与空心圆筒之间的多个发散翅片,其中发散翅片的的厚度沿尾气流动方向不断增大;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翅片,本发明发散翅片的改进在于,发散翅片的厚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沿着热流(尾气)流动的方向逐渐增大;该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消翅片温度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在热流(尾气)下游方向显著增强换热器的表面温度,同时,该结构还极大地提升了换热器表面的温度均匀性,确保了热交换过程的高效与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9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01742.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汇聚式换热器的热电发电机及关键参数获取方法;包括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包括中置气流管道以及前后置气流管道,所述中置气流管道设于换热器内并与换热器贴合相连,中置气流管道的孔径沿热流流动方向不断增加,所述中置气流管道前后两端与前后置气流管道相连;本发明通过引入汇聚角,使得中置气流管道沿汇聚角延伸,延伸过程中孔径逐渐变大,孔径变化过程中,能有效降低因热流温度梯度导致的热能损失,提高输出电流,使得热能在换热器内部实现更为均匀、高效的汇聚与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1714.6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翅片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蜂窝型翅片,n个蜂窝型翅片间隔设置,n>1,其中相邻蜂窝型翅片沿径向形成相同角度夹角依次排列;若干列热电模块,热电模块与蜂窝型翅片贴合相连;液冷板,其中液冷板与热电模块贴合相连。本发明的翅片结构与现有结构不同在于,其设置的多个翅片在排列时,相邻翅片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为沿径向形成的固定角度,这种结构不仅增大了废气与翅片之间的热交换面积,翅片之间形成的复杂的流道设计更进一步延长了尾气在装置内的停留时间,使得热量能够更充分、更均匀地传递给工作介质,进而转化为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9644.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均热板的堆叠式热电发电系统,包括换热器,均热板,散热器,温度传感器,热电模块,控制系统。均热板上设置热电模块,各热电模块上以及换热器出入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热电模块的冷端设置散热器,散热器的入水口和出水口与受决策计算机控制的水箱相连接。本发明将均热板和热电发电机相结合,进而提升了热电发电机搭载的热电模块数量,并解决了热流温降对相互串联的热电模块的输出性能的影响。此外还提出一种控制策略来应对热流温度和流量的变化,进一步提升热电发电机的输出性能和热电模块的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5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13252.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路面病害检测方法及系统,利用标定法与优化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双目相机的参数,得到了精准的相机参数,提升了双目相机深度感知的精度,改善了深度点云的效果;利用双目相机的深度信息与GNSS数据精准的量化路面病害,形成从采集到计算完整的轻量化路面病害检测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达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116958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2191896.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B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表粗糙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粗糙度测量板,支撑框架便于移动,粗糙度测量板用于承载探针,并读取探针的横、纵坐标,进而测量地面的粗糙度;因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卡槽,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地域情况进行一次测量,也能够进行多次测量;使得该装置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采集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且提供实时的数据读取方式,适用于野外实地地表粗糙度的测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