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功率测试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2310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231561.8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功率测试系统,通过光缆线路与光纤通信设备连接,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光纤通信设备光信号的分光器;与所述分光器连接的光功率计,所述光功率计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电探测器、I/V变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低通滤波电路、由差分输入以及电压跟随器组成的负反馈矫正电路、A/D转换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向所述FPGA数据处理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采集到的光信号经过处理后到低通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经差分输入及电压跟随器组成的负反馈矫正电路,能够实时对所采集并放大的信号进行准确的输入,大大地降低了输入误差,提高了光信号的测量精度。

    一种光功率测试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2310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1561.8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功率测试系统,通过光缆线路与光纤通信设备连接,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光纤通信设备光信号的分光器;与所述分光器连接的光功率计,所述光功率计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电探测器、I/V变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低通滤波电路、由差分输入以及电压跟随器组成的负反馈矫正电路、A/D转换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向所述FPGA数据处理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采集到的光信号经过处理后到低通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经差分输入及电压跟随器组成的负反馈矫正电路,能够实时对所采集并放大的信号进行准确的输入,大大地降低了输入误差,提高了光信号的测量精度。

    一种全信道数据采集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211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73019.4

    申请日:201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信道数据采集器,包括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包括N个无线数据采集子模块,所述N个无线数据采集子模块负责监听并采集2.4GHz ISM频段无线网络中所有16个信道的无线数据;所述N为不小于16的自然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无线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无线数据进行预设处理。可见,由于本发明包括了至少16个无线数据采集子模块,在实施本发明时,可具体采用16个无线数据采集子模块一对一对无线网络中16个信道的无线数据进行采集,从而本发明实现了对16个信道数据的同时采集,解决了现有数据采集器同一时间只能监听单个信道的问题,进而克服了只能监听单个信道而带来的诸多不便。

    一种基于多层特征融合的多光谱行人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29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1168693.1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特征融合的多光谱行人检测方法,属于目标检测领域,S1: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扩充训练图像;S2: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多层特征融合的特征提取模型,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可见光与红外特征进行多层特征融合,根据多层融合特征构建特征金字塔;S3:引用自适应融合机制对待检测特征层的特征图尺度进行调整,通过多尺度检测获得行人边界框;S4:通过非极大值抑制算法进行筛选,去除置信度较低的边界框并输出最终的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提取到更多细节信息,检测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模型在全天候场景下行人检测的准确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种基于改进NSCT变换的汽车抗晕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2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25989.3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NSCT变换的汽车抗晕光方法,属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NSCT变换将已配准好的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为高、低频分量;对于低频分量,采用基于区域方差自适应加权的融合方式;对于高频分量,采用平均梯度取大与像素点绝对值选大相结合的融合策略。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图像中汽车晕光,而且在消除晕光后还能够保持图像纹理细节信息基本不受影响,为夜间安全行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种套管自动倒角打磨机

    公开(公告)号:CN107160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11996.9

    申请日:2017-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7/17 B23P23/04 B24B41/02 B24B4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自动倒角打磨机,包括机座、安装于机座端部的供料装置、安装在机座上且对套管内衬管两端同时进行倒角的两个第一倒角装置、安装在机座上且对套管外管两端同时进行倒角的两个第二倒角装置、安装在机座上且对套管外管两端同时进行打磨的两个打磨装置、安装在机座上且用于夹持套管并移动至加工工位的走料装置;所述两个第一倒角装置、两个第二倒角装置、两个打磨装置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走料装置两侧;所述机座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所述第一倒角装置、第二倒角装置、打磨装置分别通过滑块安装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上。本发明对套管倒角速度快、可长时间连续工作,具有倒角质量好、效率高的优点。

    伺服跟踪系统控制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4680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237251.6

    申请日:200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能更高的伺服跟踪系统控制器,包括位置控制环路,对被控对象进行伺服跟踪控制,所述速度控制环路包括可调控制器,用于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参考模型,接收期望电压,输出理想状态下被控对象的理想速度;速度环反馈模块,获取被控对象的实际速度并输出;速度环运算器,接收所述理想速度和实际速度进行代数和运算,输出速度误差;以及自适应机构,接收所述期望电压和速度误差,根据速度误差对期望电压进行修正,获得期望输出电压并输出,并根据自适应律对可调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进行调节;本发明能使伺服控制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加快,避免被控对象各环节参数发生变化或受到非线性干扰影响,且动态超调、震荡减小。。

    一种基于多层特征融合的多光谱行人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2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68693.1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特征融合的多光谱行人检测方法,属于目标检测领域,S1: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扩充训练图像;S2: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多层特征融合的特征提取模型,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可见光与红外特征进行多层特征融合,根据多层融合特征构建特征金字塔;S3:引用自适应融合机制对待检测特征层的特征图尺度进行调整,通过多尺度检测获得行人边界框;S4:通过非极大值抑制算法进行筛选,去除置信度较低的边界框并输出最终的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提取到更多细节信息,检测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模型在全天候场景下行人检测的准确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种发动机测试培训台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23760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310080263.3

    申请日:2013-03-13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测试培训台,设置有发动机定位台、空滤器定位架、管路及线路安装支架和操作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定位台包括马蹄形底座,该马蹄形底座的下部安装有减振器,所述马蹄形底座的内圈设置有阶梯,外圈设置有至少二套锁紧装置。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能够装配各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进行发动机信号单点直接测量,人为设置发动机故障,进行综合性的故障排除实作锻炼,利于现代汽车工人的高素质培训。

    一种变速鼓零件缺陷图像特征提取以及检测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037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402171.6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鼓零件缺陷图像特征提取以及检测分类方法,属于机器视觉领域,包括步骤:S1:获取特征点,计算出特征点区域的主方向,进行坐标变换,分为8个方向,计算出周围4×4区域的方向描述子,形成128维描述向量;S2:采用K‑means聚类,设计词库数量为1000,生成词频向量;S3:将最初缺陷图片转为HSV格式,按通道在每块图像上提取一阶、二阶和三阶颜色矩特征,形成颜色矩特征向量;S4:将步骤S2的词频向量与步骤S3的颜色矩特征向量分别输入SVM进行训练,按照不同的兴趣区域以及计算出的可信度,得到对应的融合模型,实现准确分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