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电路、接收电路、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778081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480010455.6

    申请日:200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送电路、接收电路、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发送电路包括电流驱动差动信号线的电流驱动型驱动器和电压驱动型驱动器,其中,电压驱动型驱动器,在普通传输模式中,电压驱动型驱动器使发送电路与差动信号线的连接断开,在功率下降模式中,电压驱动型驱动器使发送电路与差动信号线的连接接通,从而电压驱动差动信号线,其中,电压驱动型驱动器向差动信号线输出用于将接收电路设置为功率下降模式的功率下降电压或用于解除接收电路的功率下降模式的唤醒电压。电流驱动型驱动器在普通传输模式时,通过电流驱动差动信号线,向接收电路发送功率下降指令。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771662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480009617.4

    申请日:2004-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203 H04L25/0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包括:OUT传输用发送电路,驱动串行信号线并发送OUT数据;时钟传输用发送电路,驱动串行信号线并发送时钟CLK;PLL电路,生成CLK;停电设定电路,设定停电模式。在第一停电模式中,将OUT传输用发送电路设定为停电模式,同时,将时钟传输用发送电路设定为停电模式,并且使目标侧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系统时钟停止。在第二停电模式中,关于时钟传输用发送电路并不设定为停电模式,而将OUT传输用发送电路设定为停电模式。

    测试电路、集成电路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19575A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200410039373.6

    申请日:200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电路、集成电路及测试方法。在具有通信用物理层电路PHY的宏块MB2和宏块MB1之间,以时钟频率CF1进行收发信号处理。该测试电路TC包括测试用的发送缓冲器TXB和接收缓冲器RXB,即,所述发送缓冲器TXB以比CF1低的频率CF2存储来自测试输入端子TPI的发送数据信号;所述接收缓冲器RXB以比CF1低的频率CF3将接收数据信号输出到测试输出端子TPO。发送缓冲器TXB以频率CF2存储来自端子TPI的发送数据信号后,以频率CF1将被存储的发送数据信号输出到MB2。接收缓冲器RXB,以频率CF1存储来自MB2的接收数据信号后,将被存储的接收数据信号以频率CF3输出到端子TPO。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及数据传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2094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02119378.9

    申请日:2002-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385 G06F13/28 G06F13/4027

    Abstract: 采用了USB(第1总线)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内,在OUT事务处理中,在通过EBUS(第2总线)的数据传送(DMA传送)结束的条件下,判断为数据阶段(数据传送。全部数据的传送)结束,在IN事务处理中,在通过EBUS的数据接收结束而且Empty信号呈有效状态缓冲器内的数据存储区变空的条件下,判断为数据阶段结束。在EBUS侧设置用于计数数据长度的计数器。在通过EBUS的数据接收结束而且数据存储区内的剩余数据长度未达到最大包长的场合下,通过USB自动传送数据存储区内的短包,或者采用中断方式向固件通知短包的存在。

    接收电路、接口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778046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480010454.1

    申请日:2004-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45 H04L25/02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收电路,该接收电路包括:电流·电压变换电路,基于在差动信号线上流动的电流进行电流·电压变换,并输出电压信号;比较器,比较电压信号并输出输出信号;功率下降检测电路,在发送电路在普通传输模式时通过电流驱动差动信号线发送功率下降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检测发送的功率下降指令;以及功率下降设置电路,当检测出功率下降指令时,将电流·电压变换电路和比较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功率下降模式。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6799C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99803401.0

    申请日:1999-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7/13 G06F2213/0038 H04L47/127 H04L47/22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利用各节点具有的资源,减轻处理的额外开销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信息包整形电路接收从各节点发送的IEEE1394标准的自ID信息包,并整形为用由一系列自ID信息包的行组成的数据和首部构成帧的信息包,与上层进行接口。删除自ID信息包的奇偶性,用删除了奇偶性的自ID信息包的行构成信息包的数据,同时将差错状态信息附加到奇偶性的尾部。使信息包的首部分离并写入首部局,将数据分离并写入数据区,同时将表示数据地址的数据指示字附到信息包的首部。在数据区设置自ID信息包专用区。检测是否在自ID期间中,并将能在自ID期间中传输的信息包看作自ID信息包,进行信息包整形。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电子机器及数据传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85793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2119382.7

    申请日:2002-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5/10

    Abstract: 在分配数据和CSW作为通过一个终点传送的信息时,设置准备有EP2区域14(FIFO设定的数据存储区域)和CSW区域16(可随机存取的状态存储区域)的缓冲器。然后,在从USB的数据阶段(数据传输)切换到状态阶段(状态传输)时,将信息的读出区域从EP2区域14切换到CSW区域16,从CSW区域16读出从终点EP2向主机传送的IN数据。设置成功状态用的CSW0区域和不成功状态用的CSW1区域,并预先写入设定了成功或不成功用的默认信息的状态块分组。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数据传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85791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2119378.9

    申请日:2002-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385 G06F13/28 G06F13/4027

    Abstract: 采用了USB(第1总线)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内,在OUT事务处理中,在通过EBUS(第2总线)的数据传送(DMA传送)结束的条件下,判断为数据阶段(数据传送。全部数据的传送)结束,在IN事务处理中,在通过EBUS的数据接收结束而且Empty信号呈有效状态缓冲器内的数据存储区变空的条件下,判断为数据阶段结束。在EBUS侧设置用于计数数据长度的计数器。在通过EBUS的数据接收结束而且数据存储区内的剩余数据长度未达到最大包长的场合下,通过USB自动传送数据存储区内的短包,或者采用中断方式向固件通知短包的存在。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269049C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01122059.7

    申请日:2001-03-16

    Inventor: 石田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405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发送侧,将位填充回路10及NRZI编码器12设在并行-串行变换回路的前级,在接收侧,将NRZI解码器14及解除位填充回路16设在串行-并行变换回路的后级,不用串行处理而是用并行处理实现位填充,NRZI编码、NRZI解码,解除位填充。将因位插入溢出的位转入下一个时钟周期的数据,将因位删除不足的位从下一个时钟周期的数据进位。根据运算出来的位填充(解除位填充)的位置插入(删除)位,根据溢出(压缩)位数的累积值决定应该输出的并行数据的范围。

    无线电收发机、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761192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112810.7

    申请日:200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电收发机等,其可以以小规模的结构实现通过上游端口的数据传输和通过下游端口的数据传输。其中,无线电收发机包括:上游用差动信号线DPUP、DMUP;下游用差动信号线DPDW、DMDW;公用差动信号线DPCM、DMCM;第一发送驱动器(42),其输出与DPUP、DMUP连接;第二发送驱动器(43),其输出与DPDW、DMDW连接;开关电路(60),在上游侧连接时,将发送驱动器(42)与逻辑电路(20)连接,在下游侧连接时,将发送驱动器(43)与逻辑电路(20)连接;开关电路(62),在上游侧连接时,将DPUP、DMUP与DPCM、DMCM连接,在下游侧连接时,将DPDW、DMDW与DPCM、DMCM连接;第三发送驱动器(48),与DPCM、DMCM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