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90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45423.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7F17/00 , G07C9/00 , G08G1/00 , H04M1/72415 ,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摆放角度自动检测的方法,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地球磁场南北方向为基准方向;测量对应停车区域的要求摆放方向与基准方向的角度为β;在共享单车APP中设定对应停车区域的要求摆放方向与基准方向的角度β以及摆放容差角度α;利用共享单车APP比较角度θ、β和α的关系以判断用户是否按要求正确摆放共享单车;当用户按要求正确摆放共享单车时,共享单车APP可允许用户锁车;当用户未按要求正确摆放共享单车时,共享单车APP不允许用户锁车,并提醒用户重新摆放单车方向,直至用户按要求正确摆放共享单车。该方法可直接约束和调整用户停车行为,借助用户自身实现共享单车整体规范停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1269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64775.3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6L55/30 , F16L55/38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无动力管道机器人,其包括机体、控制装置、检测模块、电源、通信模块、仿生软膜、舵机、推杆、多个伸缩腿、多个行进轮以及负载,多个伸缩腿和多个行进轮的数量一致;控制装置、通信模块和电源设置在机体内部;负载设置在机体的前端部,负载设置有检测模块;仿生软膜以及舵机设置在机体的后端部,舵机上按圆周均匀布置有三个扇骨,每个扇骨分别和一个伸缩腿通过软膜连接从而构成仿生软膜,三个仿生软膜在圆周上均匀分布。通过改变仿生软膜的张开和闭合面积,从而对机器人的起停和移动速度进行控制。本发明的管道机器人续航能力强,适于长距离管道、长时间连续工作等工况,且易控制,生产成本低,整机质量小、结构简单易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13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720887.X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Q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FM针尖磨损测量方法,属于原子显微镜的探针标定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已知针尖尺寸的AFM获取纳米台阶的台阶宽度L1;基于待测针尖尺寸的AFM获取相同的纳米台阶的台阶宽度L2;根据所述台阶宽度L1和L2的差值,获取待测针尖的半径尺寸。本发明提供的AFM针尖磨损测量方法,通过基于已知针尖尺寸的AFM与待测针尖尺寸的AFM测量相同的纳米台阶结构,并依据可直接获取的结构参数计算获得待测针尖的尺寸参数,操作简单,可以实时进行测量,为AFM的测量和实验结果分析提供准确的针尖结构数据,测量结果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255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881152.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3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刀柄锥面分布规则圆形盲孔的优化方法,通过将刀柄锥面按照锥体素线长度均等分为三份,从小端到大端依次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并分别在刀柄锥面前段、刀柄锥面中段和刀柄锥面后段的中等分处周向均匀开设一圈圆孔。通过对刀柄锥面各段上的圆孔大小与数量关系进行合理分布,一方面使得刀柄锥面具有了一定的柔度,刀柄在拉紧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向内的弹性收缩,因而允许刀柄与主轴联接锥面间采用较大的配合过盈量去补偿离心膨胀间隙,从而提高刀柄的极限转速。另一方面通过刀柄锥面上各段圆孔的大小与数量差异,达到缩小刀柄大端,小端与中间部位的锥面接触应力差值的效果,对刀柄锥面接触应力分布不均的情况加以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94114.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FM纳米压痕实验获取硬度和弹性模量测量值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载荷‑位移曲线的转化、硬度的计算和弹性模量的计算等步骤,当前AFM设备在完成纳米压痕后仅能将采集到的数据由载荷‑位移转化为载荷‑压深曲线,而不能直接获取被测材料的测量硬度和弹性模量值。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载荷‑位移曲线转化为载荷‑压深曲线后能够依靠AFM纳米压痕获取的原始载荷‑位移曲线,完成硬度和弹性模量值高效、精准的计算,从而为AFM纳米压痕的使用者们提供便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121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0940906.4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Q6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的修锐方法,涉及精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将配置好的溶液滴在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台上的载玻片上以在载玻片上形成液滴;配置好的溶液的溶质为金刚石粉末;用配置好的溶液浸润待磨探针针尖;将原子力显微镜工作模式设置为液下轻敲模式,控制待磨探针逼近载玻片表面直至待磨探针悬臂梁完全浸没于载玻片表面上的液滴中;设置探针振动参数、探针扫描参数以及修锐时间,开始待磨探针针尖修锐;评定修锐后的探针针尖,完成修锐。本发明在原子力显微镜液下轻敲模式,通过自激震荡的探针针尖与溶液中金刚石颗粒的磨削作用来修锐探针针尖,此方法简单有效,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053031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27847.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17型车钩闭合位检测的专用数字化检具及检测方法。本发明包括:壳体、伸缩测头、握持手柄、扳机、数显表和处理器,数显表设置在壳体表面,处理器置于壳体内部,其与数显表相连,所述壳体与握持手柄相连,所述伸缩测头内嵌在壳体内,所述扳机内嵌在握持手柄上,所述扳机通过置于壳体内的齿轮齿条结构与所述伸缩测头相连,所述伸缩测头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确认检测开始,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伸缩探头的位移量。本发明采用人工握持操作,可以实现快速准确测量闭合位数据并无线传输,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数字化程度,降低对工人经验的依赖,为车钩三态数字化检测和智能检修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99485.5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制造毛坯表面损伤打磨后局部应变计算方法,涉及再制造毛坯剩余疲劳性能预测领域。该方法通过开展不同缺口深度、缺口宽度和厚度组合的表面缺口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表面缺口局部应变范围仿真值。揭示剩余厚度比与局部应变的映射关系,提出剩余厚度比修正系数,基于Neuber法则建立表面缺口局部应变公式。本发明为再制造毛坯裂纹打磨后表面缺口局部应变评估提供一套快捷、可靠的计算方法,为再制造毛坯剩余疲劳性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06000.9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8 , G06F30/15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宏微多级协同点阵结构的优化方法,具体步骤为:S1、建立悬臂梁模型;S2、进行有限元分析;S3、计算目标柔度值和灵敏度值;S4、对悬臂梁模型进行拓扑优化;S5、输出去除悬臂梁中非承载结构的拓扑优化结果;S6、将悬臂梁拓扑优化后保留的实体单元再次进行网格划分,并提取每个实体单元的体积分数和节点位移,定义实体单元的边界条件,利用拓扑优化得到适应不同载荷的点阵单元;S7、将拓扑优化后的保留点阵单元,结合矩阵筛选对应方法,回填至拓扑优化后悬臂梁结构的对应位置,得到满足受力条件的拓扑优化点阵结构。本发明从源头上保障结构强度,通过修改体积分数,满足不同的减重要求,为结构轻量化提出新的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92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594176.4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6L55/38 , F16L55/40 , F16L101/30 , F16L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气囊式无动力移动管道机器人,其包括机体、控制装置、储气罐、输气管路、多个伸缩腿、多个触角、多个气囊以及负载,机体为水滴形结构,控制装置、储气罐以及输气管路设置在机体内部,输气管路的一个端部连接储气罐的出口,储气罐借助于输气管路向气囊进行充气,输气管路设置有主管路、多个第一分支以及多个第二分支,每一个第一分支的端部连接有一个气囊,每一个第一分支与其相对应的气囊之间设置有充气阀;其通过负载在工作中的反馈或者外界人为操作控制装置,控制储气罐、排气口与充气阀的开关,进而控制气囊充气量与充气压力,改变气囊的延展面张开大小与打开数量,从而可对其移动速度进行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