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压力调节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2293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16036.9

    申请日:2007-06-06

    Inventor: 王进峰 李昌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泵压力调节装置,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为机油泵体的一部分,所述阀体的内腔安装有调节阀阀芯,所述调节阀阀芯一端的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柴油机气缸主油道相通的控制油道,所述调节阀阀芯另一端的所述阀体内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阀体上还设有机油泵进油油道和泄油油道,所述机油泵出油油道和泄油油道之间被所述调节阀阀芯关闭或连通;当柴油机主油道机油压力过高时,调节阀阀芯连通机油泵出油油道和泄油油道泄油,减小了柴油机主油道机油压力,泄掉的机油未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冷却器冷却,减少了柴油机的功率消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连杆衬套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8091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14522.7

    申请日:2007-04-11

    Inventor: 王进峰 李昌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衬套,发动机连杆衬套,具有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承受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下部承压区域,和用于承受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上部承压区域;所述上部承压区域设有油孔,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主储油槽,所述主储油槽与所述油孔相通,所述本体内壁还设有副储油槽,所述副储油槽的一端与主储油槽相通、其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本体的端面。本发明不仅承压能力强,而且润滑效果改善明显,增强了活塞连杆总成的可靠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柴油机四气门燃烧室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2299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16037.3

    申请日:200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四气门燃烧室,它包括轴向剖面呈“ω”形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喉口处设有绕所述燃烧室中心线一周的突出的环鼓,所述燃烧室喉口外设有向外扩展的唇口,所述唇口的上方还设有沿所述唇口的外边缘向上延伸的圆筒形反射壁;从喷油器喷出的燃油束,碰到圆筒形反射壁的内壁后,就会形成二次射流反射入燃烧室,油束雾化好,大大增大了与空气的混合,使油束燃烧充分,降低了柴油机的碳烟排放,抑制了积碳的产生,降低了机油含碳量,达到高性能、低排放的指标,同时防止了喷射的燃油束可能飞溅到缸套壁上和在活塞的顶面反射,防止了燃油对润滑油产生稀释,确保了活塞和缸套之间的可靠润滑。

    发动机连杆衬套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2154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14522.7

    申请日:2007-04-11

    Inventor: 王进峰 李昌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衬套,发动机连杆衬套,具有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承受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下部承压区域,和用于承受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上部承压区域;所述上部承压区域设有油孔,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主储油槽,所述主储油槽与所述油孔相通,所述本体内壁还设有副储油槽,所述副储油槽的一端与主储油槽相通、其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本体的端面。本发明不仅承压能力强,而且润滑效果改善明显,增强了活塞连杆总成的可靠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喷油器燃油回油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59233Y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20024410.5

    申请日:2007-06-25

    Inventor: 张英 李昌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油器燃油回油结构,它包括气缸盖本体,所述气缸盖本体内设有喷油器孔,所述气缸盖本体内设有与所述喷油器孔连通的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气缸盖本体的侧面,所述出油口处安装有回油管;因为取消了喷油器体上的回油管,可以将喷油器安装到气缸盖本体内部,避免了因喷油器伸出气缸盖本体而引起的密封问题,提高了气缸盖罩内的密封性,而且喷油器不用设计回油接头,简化了喷油器的结构设计。

    发动机气缸体润滑油回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057096Y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20024405.4

    申请日:2007-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润滑油回油装置,包括气缸体本体,所述气缸体本体内设有位于所有气缸侧部且水平设置的集油油道,所述集油油道分别设有连通所述气缸体本体上表面且对应于气缸盖的集油孔,所述气缸体本体的两端还设有分别与所述集油油道连通的前端回油孔和后端回油孔,所述前端回油孔的出口连通至发动机油底壳,所述后端回油孔的出口与发动机齿轮室相通。无论发动机向前倾斜还是向后倾斜,均能快速的将气缸盖罩内聚积的大量润滑油放掉进入到发动机油底壳,保证发动机润滑油的循环利用。

    可向摇臂提供压力油的摇臂轴

    公开(公告)号:CN201057063Y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20024409.2

    申请日:2007-06-25

    Inventor: 张英 李昌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向摇臂提供压力油的摇臂轴,包括摇臂轴本体,所述摇臂轴本体的两端设有摇臂转轴,所述摇臂轴本体上设有外接的压力油进油孔,所述摇臂转轴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弧形凹陷的油槽,所述摇臂轴本体内设有连通所述油槽和所述压力油进油孔的通道。在摇臂摆动的工作过程中实现与摇臂上的油孔相通,为排气门制动提供压力供油,而且储油的容积较小,泄漏的几率较小,起到稳定机油压力的作用。

    多级油气分离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45308Y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20018676.9

    申请日:2007-0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它包括与曲轴箱连通的油气收集管,与所述油气收集管连接的油气预分离器,与所述油气预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的主分离器,所述主分离器上设有出气管,所述油气预分离器的底端设有第一回油管,所述主分离器的底端设有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与曲轴箱连通。结构简单,由于可以多级对油气进行分离,所以过滤的比较彻底,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较高,能减轻空气污染的同时节约了能源,适合对于发动机的油气进行分离。

    新型气缸盖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903431Y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20080683.7

    申请日:2006-01-24

    Inventor: 张英 李昌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气缸盖体具有上平面和可与发动机气缸体紧密连接的下平面,气缸盖体内设有喷油器衬套、可对气缸盖体和喷油器衬套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套,以及发动机喷油器供油装置;所述气缸盖体上还固定设有可为发动机气缸供气的进气道和排气的排气道,所述进气道通过两进气口与气缸盖体连通,并且进气道内腔位于进气口处呈螺旋状;所述出气道通过两出气口与气缸盖体连通,并且出气道内腔位于出气口上方处呈切向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提高了发动机的排放质量,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发动机前悬置支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903418Y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20081612.9

    申请日:2006-03-07

    Inventor: 吉学之 李昌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悬置支架,它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发动机安装部,所述发动机安装部设有发动机安装孔;前悬置软垫安装部,所述前悬置软垫安装部设有与所述发动机安装孔呈锐角布置的前悬置软垫安装孔;空调压缩机安装部,所述空调压缩机安装部设有与所述发动机安装孔垂直的空调压缩机安装孔;惰轮安装部,所述惰轮安装部设有与所述空调压缩机安装孔平行的惰轮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悬置软垫可以将发动机和汽车连接起来,还可安装空调压缩机和用于皮带张紧的惰轮,一架多用,安装方便,结构紧凑,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