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8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366043.4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复合材料微球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手性金属聚脲配位聚合物微球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手性金属聚脲配位聚合物微球传感器用于检测手性对映体的应用,属于催化技术以及分析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手性R,R‑1,2‑环己二胺和水反应制得。采用该材料构建的手性传感器,用于L‑胱氨酸和D‑胱氨酸对映体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84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869291.6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中ε相的变质剂,该变质剂为纯度为99.10wt.%‑99.99wt.%的铋或含铋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的锌‑铋中间合金。加入少量变质剂,即可获得较好的变质处理效果,同时也提供了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只需在处理过程中升高温度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9376.4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的变质剂,为纯度99.00wt.%‑99.99wt.%的镁,镁元素在合金凝固过程中聚集于ε相固体晶粒的前沿液相中,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减少其分枝,减小晶粒尺寸,使其分布趋于均匀,即加入少量便可达到减少ε相树枝晶分枝数目、减小晶粒尺寸的目的;同时还提供该变质剂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在熔炼过程中加入变质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工艺简单,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425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531475.4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铝-锆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锌-铝-锆中间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铝1-50wt.%,锆1.5-11wt.%,其余为锌,其中,锆元素主要以ZrAl3-xZnx化合物粒子形式镶嵌于中间合金的基体中;制备方法以锌-铝合金和氟锆酸钾作为原料,用感应电炉加热,分层,去掉上层油状物,把下层合金浇筑于模具中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对合金有很好的细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869355.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元素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所述的变质剂为为纯度为99.20‑99.99wt.%锑或含锑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锌‑锑中间合金;在合金熔炼处理过程中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同时该变质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038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66070.1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31/28 , B01J31/22 , B01J37/02 , B01J37/34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B1/00 , C25B11/06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是利用异氰尿酸配体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电沉积制备Co-MOF纳米棒阵列负载在钴箔的复合材料,将Co-MOF/Co浸渍在尿素的水溶液中,制得生长了Co(OH)2纳米片的Co-MOF纳米棒阵列负载在钴箔上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用于催化氮气还原为氨气,具有良好的固氮电催化活性与电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84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69291.6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中ε相的变质剂,该变质剂为纯度为99.10wt.%‑99.99wt.%的铋或含铋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的锌‑铋中间合金。加入少量变质剂,即可获得较好的变质处理效果,同时也提供了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只需在处理过程中升高温度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8404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81061.0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1/26 , B01J35/06 , B01J37/02 , B01J37/32 , C02F1/28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6 , B01J31/06 , B01J35/0033 , B01J35/004 , B01J35/06 , B01J37/0009 , B01J37/0207 , B01J37/32 , C02F1/285 , C02F1/30 , C02F2101/30 , C02F2101/308 , C02F2101/345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磁性复合蚕丝负载镨掺杂BiOBr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蚕丝与聚乙烯醇添加加入纳米四氧化三铁,得到多孔磁性复合蚕丝;采用燃烧法制得膨松的钐掺杂BiOBr粉体;然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液体石蜡:70~76%,山梨坦单硬脂酸酯:4~8%,剧烈搅拌下加入镨掺杂BiOBr粉体:2~5%,超声分散30 min,加入多孔磁性复合蚕丝:16~20%,搅拌、反应,固液分离,在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制得多孔磁性复合蚕丝负载镨掺杂BiOBr光催化剂。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剂稳定性好、可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催化剂容易回收,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用量少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111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36039.7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3/7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5 , B01J35/004 , B01J37/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配置0.2‑1.0mg/ml的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加入异丙醇,依次将四氯化钛、氢卤酸加入,冰水浴搅拌获得混合溶液;(2)将(1)获得的混合溶液在100‑200℃加热2‑8小时,冷却,过滤,洗涤,干燥,获得二氧化钛/石墨烯材料;(3)将二氧化钛/石墨烯材料溶于醇中,制得0.15‑0.25mg/ml悬浮液;(4)泡沫镍浸涂硅溶液,再喷涂步骤(3)制成的悬浮液,使泡沫镍负载二氧化钛/石墨烯,干燥,制得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的形貌得到控制,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效果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776474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40424.6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基底表面处理的纳米复合涂层,所述用于基底表面处理的纳米复合涂层包括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Ti过渡层和纳米复合涂层,所述纳米复合涂层由TiN涂层、TiAlN涂层、CrTiAlN涂层交替排列组成,所述Ti过渡层设置在里层,纳米复合涂层设置在表层。其制备装置是在现有磁控溅射设备基础上改进的,其制备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法完成,该一种用于基底表面处理的纳米复合涂层和现有技术相比,硬度高、氧化温度高、热硬性好、附着力强、摩擦系数小和导热率低,适用范围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