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8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366043.4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复合材料微球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手性金属聚脲配位聚合物微球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手性金属聚脲配位聚合物微球传感器用于检测手性对映体的应用,属于催化技术以及分析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手性R,R‑1,2‑环己二胺和水反应制得。采用该材料构建的手性传感器,用于L‑胱氨酸和D‑胱氨酸对映体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84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869291.6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中ε相的变质剂,该变质剂为纯度为99.10wt.%‑99.99wt.%的铋或含铋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的锌‑铋中间合金。加入少量变质剂,即可获得较好的变质处理效果,同时也提供了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只需在处理过程中升高温度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9376.4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的变质剂,为纯度99.00wt.%‑99.99wt.%的镁,镁元素在合金凝固过程中聚集于ε相固体晶粒的前沿液相中,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减少其分枝,减小晶粒尺寸,使其分布趋于均匀,即加入少量便可达到减少ε相树枝晶分枝数目、减小晶粒尺寸的目的;同时还提供该变质剂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在熔炼过程中加入变质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工艺简单,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425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531475.4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铝-锆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锌-铝-锆中间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铝1-50wt.%,锆1.5-11wt.%,其余为锌,其中,锆元素主要以ZrAl3-xZnx化合物粒子形式镶嵌于中间合金的基体中;制备方法以锌-铝合金和氟锆酸钾作为原料,用感应电炉加热,分层,去掉上层油状物,把下层合金浇筑于模具中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对合金有很好的细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402145.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层上制备超疏水涂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预定的铝合金工件表面制备激光熔覆层;2)对所述激光熔覆层进行打磨至表面粗糙度Ra≤0.1μm;3)对步骤2)打磨后的工件进行清晰并干燥;4)刻蚀:将干燥后的工件浸入按照体积比1:1混合的草酸与盐酸的酸液,其中草酸浓度为1mol/L,盐酸浓度为4mol/L;刻蚀时间为15min~25min;5)将刻蚀完毕的工件从酸液中取出后进行清洗,并干燥。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效率相对较高,且机械性能相对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5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869376.4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的变质剂,为纯度99.00wt.%‑99.99wt.%的镁,镁元素在合金凝固过程中聚集于ε相固体晶粒的前沿液相中,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减少其分枝,减小晶粒尺寸,使其分布趋于均匀,即加入少量便可达到减少ε相树枝晶分枝数目、减小晶粒尺寸的目的;同时还提供该变质剂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在熔炼过程中加入变质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工艺简单,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2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9355.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元素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所述的变质剂为为纯度为99.20‑99.99wt.%锑或含锑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锌‑锑中间合金;在合金熔炼处理过程中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同时该变质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10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125382.5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4B35/584 , C04B35/626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用纳米氮化硅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乙醇溶剂中对纳米氮化硅粉末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纳米氮化硅粉末;然后,在研磨机中,按质量百分比加入,预处理纳米氮化硅粉末:84%~90%,环氧树脂:3%~8%,均苯四甲酸酐:0.4%~1.0%,开启研磨机转速在300转/分钟,研磨5min,再加入丙酮:5%~10%,各组分之和为百分之百,开启研磨机转速在300转/分钟,研磨30~40min,干燥,得到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用纳米氮化硅粉末。该材料在激光烧结下可直接成型,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10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25382.5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4B35/584 , C04B35/626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用纳米氮化硅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乙醇溶剂中对纳米氮化硅粉末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纳米氮化硅粉末;然后,在研磨机中,按质量百分比加入,预处理纳米氮化硅粉末:84%~90%,环氧树脂:3%~8%,均苯四甲酸酐:0.4%~1.0%,开启研磨机转速在300转/分钟,研磨5min,再加入丙酮:5%~10%,各组分之和为百分之百,开启研磨机转速在300转/分钟,研磨30~40min,干燥,得到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用纳米氮化硅粉末。该材料在激光烧结下可直接成型,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78401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234413.7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A61F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人造骨的制备工艺,技术方案是: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金属丝选材及材料处理;编织具有空间三维结构的金属骨架;模具预热;金属熔炼和浇注浸渗;后加工处理;塑性加工变形;喷涂HAP涂层;模拟体液浸渍处理;喷涂HAP涂层;保存。有益效果在于:该种前驱体人造骨的变形抗拉强度530-550Mpa,韧性12.5-13.2Mpa/m2,热处理后硬度HB500-550;原位生成HAP后,负荷大于540Mpa,韧性不低于10.5Mpa/m2,抗磨损率达到0.002mg/h。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