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00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94533.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4G7/00 , G04G5/00 , G04R20/02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恒温晶振守时算法、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恒温晶振守时系统及方法,包括GPS接收机、恒温晶振、时间间隔测量模块、处理器、算法处理模块、分频模块、D/A模块、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GPS接收机输出1PPS信号;恒温晶振作为系统外部输入时钟,将10MHz晶振频率输入给处理器;时间间隔测量模块测量本地秒脉冲信号与1PPS信号的相位差;处理器生成本地秒脉冲信号,并通过相位差对恒温晶振驯服,得到标准10MHz晶振频率;温度传感器采集恒温晶振的周围环境温度;算法处理模块基于有效历史数据和周围环境温度,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恒温晶振的输出频率进行预测和补偿,得到标准10MHz晶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72422.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授时压控技术应用于隧道的时间同步方法,基于授时压控技术,通过在隧道口两端分别布设一台授时型接收机,并将定位后输出的标准秒脉冲分别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再通过滑动平均滤波和离散增量式PID算法,实现了对标准秒脉冲的快速跟踪,使本地晶振保持较高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利用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光纤传输秒脉冲信号的延时精度问题以及光纤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后对信号延迟影响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方式授时精度低、组建系统复杂、信号受严重遮挡而无法授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072422.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授时压控技术应用于隧道的时间同步方法,基于授时压控技术,通过在隧道口两端分别布设一台授时型接收机,并将定位后输出的标准秒脉冲分别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再通过滑动平均滤波和离散增量式PID算法,实现了对标准秒脉冲的快速跟踪,使本地晶振保持较高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利用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光纤传输秒脉冲信号的延时精度问题以及光纤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后对信号延迟影响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方式授时精度低、组建系统复杂、信号受严重遮挡而无法授时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