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
    1.
    发明公开
    离合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32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97143.6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装置,具备压板,所述压板以相对于离合器中央部能够接近或远离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且能够按压输入侧旋转片及输出侧旋转片,离合器中央部具备具有中央部侧辅助凸轮面的多个中央部侧凸轮部,中央部侧凸轮部具有第一中央部侧凹部及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二方向侧的面向第一方向凹陷,所述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向第二方向凹陷。

    离合器装置、摩托车及压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3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160951.0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合器装置、摩托车及压板的制造方法。离合器装置具备压板,该压板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离合器中心接近或远离并且能够相对旋转,压板具备:凸缘,从主体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延伸;多个压力侧嵌合齿,以从凸缘的表面向第一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保持输入侧旋转板及输出侧旋转板,并且在周向上排列;及凸缘侧凹部,从凸缘的背面向第一方向凹陷,在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凸缘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压力侧嵌合齿重叠。

    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65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50030.0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离合器装置(10)具备设置成能够相对于离合器中心套(40)接近或离开且能够相对旋转,并能够按压输入侧旋转板(20)和输出侧旋转板(22)的压板(70),压板(70)具备从主体(72)的外周缘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98)和形成于凸缘(98)的多个压板侧嵌合齿(77),凸缘(98)具备对输入侧旋转板(20)及输出侧旋转板(22)施加按压力的按压面(98A)和比按压面(98A)靠径向内侧且位于相邻的压板侧嵌合齿(77)之间的嵌合齿形成面(98B),按压面(98A)与嵌合齿形成面(98B)形成为大致齐平。

    离合器装置、摩托车及压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39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1160951.0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合器装置、摩托车及压板的制造方法。离合器装置具备压板,该压板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离合器中心接近或远离并且能够相对旋转,压板具备:凸缘,从主体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延伸;多个压力侧嵌合齿,以从凸缘的表面向第一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保持输入侧旋转板及输出侧旋转板,并且在周向上排列;及凸缘侧凹部,从凸缘的背面向第一方向凹陷,在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凸缘侧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压力侧嵌合齿重叠。

    离合器装置及摩托车以及压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9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80015395.X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离合器装置(10)具备以相对于离合器中央部(40)能够接近或远离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压板(70),压板(70)具备:凸缘(98),从主体(72)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延伸;多个压力侧嵌合齿(77),以从凸缘(98)的正面(98A)向第一方向D1突出的方式形成,且保持输入侧旋转片(20)及输出侧旋转片(22),且在周向S上排列;及凸缘侧凹部(96),从凸缘(98)的背面(98B)向第一方向D1凹陷,在从输出轴(15)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凸缘侧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与压力侧嵌合齿(77)重叠。

    离合器装置
    6.
    发明公开
    离合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32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98200.2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装置,具备压板,所述压板以相对于离合器中央部能够接近或远离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且能够按压输入侧旋转片及输出侧旋转片,离合器中央部具备具有中央部侧辅助凸轮面的多个中央部侧凸轮部,中央部侧凸轮部具有第一中央部侧凹部及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二方向侧的面向第一方向凹陷,所述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一方向侧的面向第二方向凹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