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配线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36563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411977.9

    申请日:2011-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1/005

    Abstract: 一种利用至少四条引线(3)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连接的电气配线结构,包括:设有其中插入引线(3)的第一插入部(15)的第一部件(1),并且第一插入部(15)布置成2行j列;和设有其中插入引线(3)的第二插入部(21)的第二部件(2);并且第二插入部(21)成2行j列。一对引线(3)的一端插入第一插入部(15),并且在中间部分交叉之后该对引线(3)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插入部(21)。

    燃料喷射阀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6505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10157154.3

    申请日:2010-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3/10 F02M47/027 F02M57/005 G01L2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燃料喷射阀的方法,所述燃料喷射阀适于被安装到内燃发动机上并且具有喷射孔以通过喷射孔喷射燃料,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括适于朝向喷射孔引导高压燃料的高压通道的本体;提供在承受通过高压通道引导的高压燃料的压力时可弹性变形的弯曲元件;提供传感器元件以感测在弯曲元件中产生的应变;提供至少执行将从传感器元件接收的信号放大的放大操作的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提供被安装到弯曲元件上并且保持信号处理电路的保持部件。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弯曲元件、传感器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和保持部件整体组装到一起以形成燃料压力感测单元;并且通过将形成于保持部件处的螺纹部分螺纹紧固到本体上,从而将燃料压力感测单元安装到本体上。

    燃料喷射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6505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57154.3

    申请日:2010-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3/10 F02M47/027 F02M57/005 G01L2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喷射器本体(4)和管柱(51)的燃料喷射阀,其中,管柱(51)被安装到喷射器本体(4)上并且在承受通过喷射器本体(4)的高压通道(6、6a)引导的高压燃料的压力时可弹性变形。应变仪(52)被安装到管柱(51)上以感测管柱(51)中产生的应变。模制IC装置(54)执行将从应变仪(52)接收的信号放大的放大操作。壳体(53)被安装到管柱(51)上并且保持模制IC装置(54)。管柱(51)、应变仪(52)、模制IC装置(54)和壳体(53)被整体组装到一起以形成燃料压力感测单元(U),所述燃料压力感测单元(U)通过将形成于壳体(53)处的螺纹部分(53e)螺纹紧固到喷射器本体(4)上而被安装到喷射器本体(4)上。

    燃料喷射阀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58287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57132.7

    申请日:2010-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3/18 F02M47/027 F02M5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喷射器本体(4)和管柱(51)的燃料喷射阀,其中,管柱(51)被安装到喷射器本体(4)上并且在承受通过喷射器本体(4)的高压通道(6、6a)引导的高压燃料的压力时可弹性变形。应变仪(52)被安装到管柱(51)上以感测管柱(51)中产生的应变。模制IC装置(54)执行将从应变仪(52)接收的信号放大的放大操作。管柱(51)、应变仪(52)和模制IC装置(54)被整体组装到一起以形成燃料压力感测单元(U),所述燃料压力感测单元(U)通过将形成于管柱(51)处的螺纹部分(51d)螺纹紧固到喷射器本体(4)上而被安装到喷射器本体(4)上。

    共轨
    8.
    发明授权
    共轨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0460662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10099221.X

    申请日:2005-09-09

    Abstract: 环形连接部(6b)形成于管连接器(6)的座面侧上。连接部(6b)为锥形,这样其厚度就朝着其顶端逐渐减小。凸起(6c)形成于连接部(6b)的顶端上。环形凹槽(1b)形成于共轨(1)的扁平外圆周表面上。通过将凸起(6c)放入凹槽(1b)中,连接器(6)可以相对于共轨(1)放入预定的位置。在这种结构中,电流可以聚集到凸起(6c)上并且电流密度可以增大。因此,可以达到足够的结合强度。

    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52321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010155004.9

    申请日:2010-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5/02 F16L37/101

    Abstract: 连接器(20)包括具有用于连接元件(176)插入其中的圆柱形插孔(213a)的本体部分(21),以及圆柱形连接器盖(24)。本体部分包括可弹性变形至径向外侧的爪部分(214)。爪释放部分(242、246)和爪覆盖部分(243)在旋转方向上布置于连接器盖中。在连接器盖定位于本体部分可与连接元件分离的释放位置时,爪释放部分与爪部分相对,并且爪覆盖部分没有与爪部分相对。而且,当连接器盖在本体部分和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状态下从释放位置旋转至锁定位置时,爪覆盖部分与爪部分相对,并且爪部分与连接元件的配合部分相配合。

    传感器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538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0768.3

    申请日:2012-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7/005 F02M51/005 F02M61/168 F02M2200/8015

    Abstract: 一种传感器装置2,其中,夹具3接合到在壳体21上形成的接合部分213上,并且所述壳体21通过所述夹具3旋转并且用螺纹固定到将要安装的构件1上。在所述壳体21的旋转方向上,位置构造成在所述壳体21和将要安装的构件1螺纹固定完成时在大致恒定的位置。当沿着所述壳体21的旋转轴X方向观察时,接合部分213的形状构造成不规则的多边形,并且所述接合部分213和模制集成电路23偏移和布置在所述壳体21中的或者所述模制集成电路23周围的空间具有空缺的侧部使得所述传感器装置2周围的空间被有效地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