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49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80009680.X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9/06 , H01L29/739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有元件部(1)和将元件部(1)包围的外周部(2),在外周部(2)形成有深度比基极层(12)深的深层(23),设深层(23)中的最靠元件部(1)侧的位置为边界位置(K),设边界位置(K)与能够注入第1载流子的发射极区域(16)中的最靠外周部(2)侧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第1距离(L1),设边界位置(K)与集电极层(21)中的半导体基板(10)的面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第2距离(L2),将第1距离(L1)及第2距离(L2)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因深层(23)而降低了的外周部(2)的耐压而该外周部(2)的载流子密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342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80062127.X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39 , H01L29/423
Abstract: IGBT区域(11)为具有第1区域(11a)以及与第1区域(11a)不同的第2区域(11b)的结构。并且,在FWD区域(12)及IGBT区域(11)的第1区域(11a)中形成有当在第1电极(41)与第2电极(45)之间施加了使FWD元件进行二极管动作的正偏压时、与第2区域(11b)相比更容易抽取从第2电极(45)注入的载流子的载流子抽取部(38、39)。
-
公开(公告)号:CN112689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80059059.9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39 , H01L29/7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漂移层(11);基体层(12),形成在漂移层(11)上;集电极层(21),形成在漂移层(11)中的基体层(12)侧的相反侧;以及场阻挡层(20),形成在集电极层(21)与漂移层(11)之间,与漂移层(11)相比为高载流子浓度;在将场阻挡层(20)中的载流子浓度的最大峰值与集电极层(21)中的载流子浓度的最大峰值之间的距离设为X[μm]、将构成集电极层(21)的剂量相对于构成场阻挡层(20)的剂量的比即杂质总量比设为Y的情况下,以满足Y≧0.69X2+0.08X+0.86的方式构成场阻挡层(20)及集电极层(21)。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173572.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3/34 , H01L23/488 , H01L23/58 , H02P27/06
Abstract: 提供半导体装置及功率控制单元。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基板(41),具备有源区域(411)及形成有耐压构造(413)的外周区域(412);以及温度传感器(91),在外周区域检测半导体基板的温度。半导体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该控制装置基于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检测冷却系统(140)是否有异常。半导体装置还在半导体基板有源区域上具备导电间隔件(70)。温度传感器在板厚方向上与导电间隔件不重叠,并且在正交方向上比耐压构造靠半导体基板的中心侧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4858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80030791.0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9/739 , H01L29/861 , H01L29/868
Abstract: 具备半导体衬底(10),该半导体衬底(10)具有IGBT区域(1a)和FWD区域(1b),包括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11)、形成在漂移层(11)上的第2导电型的基极层(12)、在IGBT区域(1a)中形成在漂移层(11)中的与基极层(12)侧相反的一侧的第2导电型的集电极层(21)、以及在FWD区域(1b)中形成在漂移层(11)中的与基极层(12)侧相反的一侧的第1导电型的阴极层(22)。并且,将集电极层(21)做成具有将阴极层(22)中的漂移层(11)侧的仅一部分区域覆盖的延伸设置部(21a)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24943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80009680.X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9/06 , H01L29/739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有元件部(1)和将元件部(1)包围的外周部(2),在外周部(2)形成有深度比基极层(12)深的深层(23),设深层(23)中的最靠元件部(1)侧的位置为边界位置(K),设边界位置(K)与能够注入第1载流子的发射极区域(16)中的最靠外周部(2)侧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第1距离(L1),设边界位置(K)与集电极层(21)中的半导体基板(10)的面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第2距离(L2),将第1距离(L1)及第2距离(L2)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因深层(23)而降低了的外周部(2)的耐压而该外周部(2)的载流子密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689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1980059059.9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39 , H01L29/7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漂移层(11);基体层(12),形成在漂移层(11)上;集电极层(21),形成在漂移层(11)中的基体层(12)侧的相反侧;以及场阻挡层(20),形成在集电极层(21)与漂移层(11)之间,与漂移层(11)相比为高载流子浓度;在将场阻挡层(20)中的载流子浓度的最大峰值与集电极层(21)中的载流子浓度的最大峰值之间的距离设为X[μm]、将构成集电极层(21)的剂量相对于构成场阻挡层(20)的剂量的比即杂质总量比设为Y的情况下,以满足Y≧0.69X2+0.08X+0.86的方式构成场阻挡层(20)及集电极层(2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