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的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4279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010177000.0

    申请日:201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异响且小型化的减振装置的结构,该减振装置具有:内置有活塞,由活塞的滑动产生减振力的圆筒形的阻尼器;与活塞连接,并突出于阻尼器的一侧的活塞连杆;设置于活塞连杆的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连杆侧弹簧座;设置于阻尼器侧的阻尼器侧弹簧座;配置于阻尼器及活塞连杆的外周侧,并被活塞连杆侧弹簧座与阻尼器侧弹簧座夹持的减振弹簧;设置于减振弹簧外周侧,覆盖减振弹簧,并且相对可以移动地被配置在内外的上罩及下罩;设置于下罩及上罩中的任意一个罩的开口端部,并形成为能够在另一个罩上滑动的滑动突部;以及以沿着至少一个罩的内周面抵接的方式来设置的用于引导弹簧的树脂罩。

    减振装置的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42790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77000.0

    申请日:201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异响且小型化的减振装置的结构,该减振装置具有:内置有活塞,由活塞的滑动产生减振力的圆筒形的阻尼器;与活塞连接,并突出于阻尼器的一侧的活塞连杆;设置于活塞连杆的一侧的端部的活塞连杆侧弹簧座;设置于阻尼器侧的阻尼器侧弹簧座;配置于阻尼器及活塞连杆的外周侧,并被活塞连杆侧弹簧座与阻尼器侧弹簧座夹持的减振弹簧;设置于减振弹簧外周侧,覆盖减振弹簧,并且相对可以移动地被配置在内外的上罩及下罩;设置于下罩及上罩中的任意一个罩的开口端部,并形成为能够在另一个罩上滑动的滑动突部;以及以沿着至少一个罩的内周面抵接的方式来设置的用于引导弹簧的树脂罩。

    摩托车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13314C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310113690.3

    申请日:2003-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它的节气门支承在节气门段的主体上,能够转动,并且,节气门钢丝绳卷绕在连接在节气门上并布置在节气门段的主体侧面的节气门鼓上;所连接的吸气量调节装置,以及布置在吸气量调节装置的前方,向该吸气量调节装置供应净化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布置在发动机的上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在避免增加零件数量的同时,还能防止由前轮向上方甩起来的水和泥土溅在节气门鼓上。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是在上述空气滤清器(33)的滤清器外壳(70)上一体地设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从前方至少覆盖上述吸气量调节装置(32)中的上述节气门鼓(48)。

    车辆的座位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3158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11990.5

    申请日:2004-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6 B60N2/01 B60N2/3013 Y10S280/05

    Abstract: 本发明对于在前后具有座位的车辆,可以在后部座位乘坐有多个后部乘员,可以确保后部乘员的舒适性,可以达到车辆的小型化。车辆的座位构造如下:在驾驶者乘坐的前部座位(30)的后方,设置具有后部乘员(M2、M2)乘坐的左右的就座部(42、42)的宽幅的后部座位(40),在后部座位上,具有对应左右的就座部的靠背(45)。靠背相对于车辆(10)的行进方向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的斜前方倾斜。在后部座位的各就座位之间以及靠背的中央,具有限制乘坐的后部乘员向车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突起部(44、47)。各就座部前端(42a、42a)向后方凹进。后部座位的前端(43a)的宽度(W1)比前部座位的宽度(W2)还小。

    车辆
    5.
    发明授权
    车辆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051926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510072651.2

    申请日:2005-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紧急刹车等时,在对坐在比前排座偏向侧方的后排座就坐部上的后排乘客施加向前方的力时,容易支持该力,同时方便后排乘客的上下车。车辆(10)是一种汽车,在前排座(20)的后方设置具有比前排座偏向侧方的就坐部(32、32)的后排座(30),在该后排座的侧方设置侧方支持部件(60、60),在该侧方支持部件上设有前后延伸且朝后下方倾斜的转动轴(66),转动轴支撑侧手柄(70、70),该侧手柄以能够朝车体内侧延出的方式被安装成以转动轴为中心立卧自如。

    车辆的座位构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3730C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410011990.5

    申请日:2004-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6 B60N2/01 B60N2/3013 Y10S280/05

    Abstract: 本发明对于在前后具有座位的车辆,可以在后部座位乘坐有多个后部乘员,可以确保后部乘员的舒适性,可以达到车辆的小型化。车辆的座位构造如下:在驾驶者乘坐的前部座位(30)的后方,设置具有后部乘员(M2、M2)乘坐的左右的就座部(42、42)的宽幅的后部座位(40),在后部座位上,具有对应左右的就座部的靠背(45)。靠背相对于车辆(10)的行进方向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的斜前方倾斜。在后部座位的各就座位之间以及靠背的中央,具有限制乘坐的后部乘员向车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突起部(44、47)。各就座部前端(42a、42a)向后方凹进。后部座位的前端(43a)的宽度(W1)比前部座位的宽度(W2)还小。

    车辆
    9.
    发明公开
    车辆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701990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72651.2

    申请日:2005-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紧急刹车等时,在对坐在比前排座偏向侧方的后排座就坐部上的后排乘客施加向前方的力时,容易支持该力,同时方便后排乘客的上下车。车辆(10)是一种汽车,在前排座(20)的后方设置具有比前排座偏向侧方的就坐部(32、32)的后排座(30),在该后排座的侧方设置侧方支持部件(60、60),在该侧方支持部件上以能够朝车体内侧延出的方式立卧自如地设置侧手柄(70、70)。

    摩托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4381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200310113690.3

    申请日:2003-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它的节气门支承在节气门段的主体上,能够转动,并且,节气门钢丝绳卷绕在连接在节气门上并布置在节气门段的主体侧面的节气门鼓上;所连接的吸气量调节装置,以及布置在吸气量调节装置的前方,向该吸气量调节装置供应净化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布置在发动机的上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在避免增加零件数量的同时,还能防止由前轮向上方甩起来的水和泥土溅在节气门鼓上。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是在上述空气滤清器33的滤清器外壳70上,设有从前方至少覆盖上述吸气量调节装置32中的上述节气门鼓48,并与其成为一体的遮挡板7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