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35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80014370.9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螺旋弹簧夹具(10),包括:弹簧支撑部支撑部;多个移位限制部(14),其从弹簧支撑部(13)沿着轴线(CL)延伸,被构造为抵靠螺旋弹簧(Sp)的外周表面,并且限制螺旋弹簧(Sp)的径向移位;以及盖部(15),其由移位限制部(14)支撑并且被构造为通过与弹簧支撑部(13)一起夹置螺旋弹簧(Sp)而将螺旋弹簧(Sp)保持为压缩状态。优选地,仅移位限制部(14)设置在弹簧支撑部(13)与盖部(15)之间。(13),螺旋弹簧(Sp)的一端被构造为放置于弹簧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56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039131.0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内燃机用废气净化催化装置及车辆的排气装置,能够确保耐久性且谋求小型化及成本削减。催化装置(86)形成有蜂窝芯(91),且使该蜂窝芯(91)支承于金属制的外筒(92),所述蜂窝芯(91)重叠地卷绕有金属箔片状的平板(101)及波纹板(102),承载催化剂且由多层构成,蜂窝芯(91)的平板(101)与波纹板(102)的接合位置以及蜂窝芯(91)与外筒(92)的接合位置均靠近废气流动的上游侧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563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039131.0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内燃机用废气净化催化装置及车辆的排气装置,能够确保耐久性且谋求小型化及成本削减。催化装置(86)形成有蜂窝芯(91),且使该蜂窝芯(91)支承于金属制的外筒(92),所述蜂窝芯(91)重叠地卷绕有金属箔片状的平板(101)及波纹板(102),承载催化剂且由多层构成,蜂窝芯(91)的平板(101)与波纹板(102)的接合位置以及蜂窝芯(91)与外筒(92)的接合位置均靠近废气流动的上游侧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135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80014467.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弹丸的投射条件的确定方法,包括:在螺旋弹簧(30)的表面形成被覆膜(36)的第一步骤;执行将弹丸(42)投射到形成有被覆膜的螺旋弹簧(30a)的喷丸处理的第二步骤;以及检查进行了喷丸处理的螺旋弹簧(30b)上是否残留被覆膜的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残留的情况下,改变至少包括投射速度、投射时间、材料和弹丸的平均粒径的喷丸处理的条件,并且重复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直到被覆膜不残留。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不残留的情况下,确定获得没有被覆膜残留的螺旋弹簧的第二步骤中的喷丸处理的条件作为弹丸的投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135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80014467.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弹丸的投射条件的确定方法,包括:在螺旋弹簧(30)的表面形成被覆膜(36)的第一步骤;执行将弹丸(42)投射到形成有被覆膜的螺旋弹簧(30a)的喷丸处理的第二步骤;以及检查进行了喷丸处理的螺旋弹簧(30b)上是否残留被覆膜的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残留的情况下,改变至少包括投射速度、投射时间、材料和弹丸的平均粒径的喷丸处理的条件,并且重复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直到被覆膜不残留。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不残留的情况下,确定获得没有被覆膜残留的螺旋弹簧的第二步骤中的喷丸处理的条件作为弹丸的投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135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80014370.9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螺旋弹簧夹具(10),包括:弹簧支撑部(13),螺旋弹簧(Sp)的一端被构造为放置于弹簧支撑部;多个移位限制部(14),其从弹簧支撑部(13)沿着轴线(CL)延伸,被构造为抵靠螺旋弹簧(Sp)的外周表面,并且限制螺旋弹簧(Sp)的径向移位;以及盖部(15),其由移位限制部(14)支撑并且被构造为通过与弹簧支撑部(13)一起夹置螺旋弹簧(Sp)而将螺旋弹簧(Sp)保持为压缩状态。优选地,仅移位限制部(14)设置在弹簧支撑部(13)与盖部(15)之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