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微短路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95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578655.0

    申请日:2017-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H01M10/0525 H01M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更少的电量消除因树枝状晶体而产生的微短路的消除微短路的方法,所述树枝状晶体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混入的污染物析出而构成。在消除微短路的方法中,所述微短路因树枝状晶体而产生,所述树枝状晶体通过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及负极活性物质合剂以外的异物金属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熔解、析出而生成,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夹有隔板且填充有电解液的结构,所述消除微短路的方法具有持续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以使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维持为规定值的电池容量维持工序(S111)。

    车辆
    2.
    发明公开
    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83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218244.0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前副车架后退时保护电池组内部的电池的车辆。车辆(1)具备:第一固定部(10),其将前副车架(5)的后端部与前侧车架(3)固定;电池组(40),其配置于前副车架(5)的后方;第一托架(51),其将电池组(40)与前侧车架(3)连结;第二固定部(20),其将第一托架(51)固定于前侧车架(3);以及第三固定部(30),其将第一托架(51)固定于电池组(40)的前部。在第二固定部(20)中,在与第一固定部(10)对置的位置设置有抵接面部(22),第三固定部(30)设置于电池组(40)的底壁部(41)的前端部(43),第一托架(5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二固定部(20)和第三固定部(30)的第一载荷传递部(5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