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8458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0187334.8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鞍乘型车辆,能够向包括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单元高效率地提供行驶风。自动两轮车(11)具备:车体框架(12),其利用立管(15)将前叉(14)支承成能够转向,并将后轮单元(22)支承成绕枢轴(23)摆动自如;空冷式的燃料电池单元(36),其在立管(15)的后方被车体框架(12)支承而朝向前方配置外部空气的取入口(38);和车体罩(13),其对与取入口(38)连接的吸气空间(48)的前方进行划分。车体罩(13)具有改变从前方流入的行驶风的方向的行驶风通路(47)。
-
公开(公告)号:CN10707431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49197.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田直树
IPC: B62J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踏板为课题,其能够不增加部件数量地发挥防脱效果以及止转效果。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踏板(41),其在踏杆(53)上安装有踏板橡胶(63),止动片(61)具有:防脱部(64);和第一止转部(65),其设在防脱部(64)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从踏杆(53)离开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该止动片(61)突出设置在踏杆(53)的端部。踏板橡胶(63)具有:止转槽(67),其与嵌合孔(62)相连地形成,并且沿踏杆(53)的轴直角方向延伸地与止动片(61)嵌合并进行止转;和夹持部(68),其夹在踏杆(53)与第一止转部(65)之间。止转槽(67)具有卡定部(73),其在踏板橡胶(63)要向脱落方向移动时通过防脱部(64)被卡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401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10136257.1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V19/00 , B62J6/00 , F21W10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6/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向指示灯支承结构,在经由具有弹性的筒状的照明器支架支承照明器主体的方向指示灯支承结构中,更有效地释放施加于照明器主体的外力。其具有:设置于方向指示灯支架(61)的轴向一端,并具有前方向指示灯(41)的安装孔(中央插通孔62a)及方向指示灯软线的插通孔(后端插通孔62b)的底壁部(62);从该底壁部(62)的外缘部朝向车体侧扩大开口地延伸的周壁部(63)。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401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36257.1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V19/00 , B62J6/00 , F21W10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6/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向指示灯支承结构,在经由具有弹性的筒状的照明器支架支承照明器主体的方向指示灯支承结构中,更有效地释放施加于照明器主体的外力。其具有:设置于方向指示灯支架(61)的轴向一端,并具有前方向指示灯(41)的安装孔(中央插通孔62a)及方向指示灯软线的插通孔(后端插通孔62b)的底壁部(62);从该底壁部(62)的外缘部朝向车体侧扩大开口地延伸的周壁部(63)。
-
公开(公告)号:CN113348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80090223.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43/16 , B62J43/23 , B62J43/28 , B62J50/3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5 , H01M10/6571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4 , H01M50/503 , H01M50/543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其具备车辆主体和装卸自如地装配于车辆主体的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具备:电池单体;电池壳体,其容纳电池单体;电池侧电连接构件,其能够取出电池单体的电力;以及导入部,其将电池单体的温度调节用的流体导入至电池壳体内。车辆主体具备:车辆侧电连接构件,其能够与电池侧电连接构件连接;以及通路形成构件,其形成流体的导入通路,并在将电池单元装配于车辆主体时能够与导入部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46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0910174641.8
申请日:2009-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对具有遮光板部件的车辆的前部结构而言,可以提高车辆的外观性。该车辆的前部结构具有:手柄罩后半体(44)、手柄罩前半体(43)、设于手柄罩前半体(43)的上前部的遮光板部件(46)。在遮光板部件(46)的左右端部,设有将遮光板部件(46)安装于手柄罩前半体(43)的遮光板安装部(114L、114R),在手柄罩前半体(43)上,以覆盖遮光板安装部(114L、114R)的方式安装有装饰部件(48L、48R),该装饰部件的后部(49)一直延伸到手柄罩后半体(44)侧。
-
公开(公告)号:CN112399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80045955.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架结构具备:头管(31),其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前部框架(40),其从头管(31)向车辆后方延伸;后部框架(50),其支承座椅(15);蓄电池壳体(60),其形成为能够收容蓄电池,配置在比头管(31)靠车辆后方的位置,并且与前部框架(40)连接;以及马达壳体(70),其收容通过蓄电池的电力驱动的马达,并与蓄电池壳体(60)和后部框架(50)连接,其中,蓄电池壳体(60)和马达壳体(70)被用作车架(30)。
-
公开(公告)号:CN10726471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46113.6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即使在使用燃料电池时也能够实现更高效的通气。鞍乘型车辆(11)具有空冷式的燃料电池单元(36),燃料电池单元(36)在立管(15)的后方且在枢轴框架(17)的前方搭载于车体框架(12),将取入的外部空气用于氧气的供给以及设备的冷却,燃料电池单元(36)在立管(15)的下方朝向前方开设有外部空气的取入口(38),在枢轴(23)的上方朝向后方开设有排出口(53),座椅框架(31)被安装于主框架(16),具有兼有将从燃料电池单元(36)排出的废气引导至乘员座椅(29)的后方的排气管的形状的壳式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3999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980045955.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架结构具备:头管(31),其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前部框架(40),其从头管(31)向车辆后方延伸;后部框架(50),其支承座椅(15);蓄电池壳体(60),其形成为能够收容蓄电池,配置在比头管(31)靠车辆后方的位置,并且与前部框架(40)连接;以及马达壳体(70),其收容通过蓄电池的电力驱动的马达,并与蓄电池壳体(60)和后部框架(50)连接,其中,蓄电池壳体(60)和马达壳体(70)被用作车架(30)。
-
公开(公告)号:CN112004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80026797.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1)具备:前轮;后轮(3);前车身(10、310),其支承前轮;摇摆单元(50),其具有驱动后轮(3)的马达,支承后轮(3),并且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前车身(10)绕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枢轴轴线(P)转动;以及蓄电池(105),其是马达的电源,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与枢轴轴线(P)重叠的位置处支承于摇摆单元(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