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供气精准测温管式炉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81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52828.X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位温度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原位供气精准测温管式炉,包括石英管、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输气管、测温热电偶、原料推拉杆、石英舟、输气管驱动机构、测温热电偶驱动机构、原料推拉杆驱动机构。本发明的原位供气精准测温管式炉通过将测温热电偶安装到石英管内,可以对石英管内原料温度进行测量,相较于现有的内嵌式热电偶,具有测温精准、卸装方便、容易实现等优点;将热电偶与真空焊接波纹管结合,可以对石英管内任意位置进行温度测量,相较于现有的定点测温管式炉,具有测温范围广、实时调节测温点等优势;通过将两个原料推拉杆分别安装于石英管两端,可适于两种原料需要同时加热的应用场景,具有灵活性高的优势。

    一种基于反射的折叠型马赫曾德尔电场传感器及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46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28333.X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反射的折叠型马赫曾德尔电场传感器及测量系统,所述电场传感器包括了端面耦合结构和薄膜铌酸锂平台,在所述薄膜铌酸锂平台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薄膜铌酸锂硅衬底、薄膜铌酸锂二氧化硅衬底、薄膜铌酸锂平板层、脊型波导层以及二氧化硅包覆层;其中,所述脊型波导层包括了多模干涉仪、类F型电极模块、U型波导结构以及布拉格光栅;所述端面耦合结构与处于所述脊型波导层前端的多模干涉仪连接;所述多模干涉仪连接在所述类F型电极模块前端上;所述U型波导结构设置在脊型波导层末端并与所述类F型电极模块相连;经过U型波导结构折叠后,所述类F型电极模块的末端与所述布拉格光栅进行连接。

    一种调制器射频互连错位封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192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87028.9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一种调制器射频互连错位封装结构,用于解决传统电光调制器电极与射频信号过渡芯片在互连后带宽损失高的问题。这种互连设计自上而下的结构为射频板微带线、射频板基底层与金属通孔、射频板焊盘、石英垫块、焊球、电光调制器:上述的射频板微带线为GSG结构的共面波导;所述射频板基底为氧化铝材料,基底内部通过金属通孔将基底上表面电极与下表面焊盘连接;所述石英垫块支撑射频板于合适高度;所述焊球连接射频板焊盘与电光调制器电极;所述电光调制器的电极结构为GSG结构的共面波导,缓冲层与铌酸锂层内包裹有电子束光刻铌酸锂波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实现高带宽的调制器射频互连的技术效果。

    一种利用SPR增强非线性效应的光学相位检测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52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60803.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SPR增强非线性效应的光学相位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不同相位的相干光束形成干涉,产生基频光干涉条纹图像;以共振角入射到斜面镀有金膜的Kretschmann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减小反射光强度,提高非线性转换效应;滤除反射光中基频光,采集高次谐波的干涉条纹图像或功率数据进行干涉鉴相。本发明将相位差信息转换为光学非线性信息,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进行非线性效应的增强,完成对非线性效应的增强,相位检测能力被二次方和三次方放大,达到增强干涉图像亮纹与暗纹的对比度、提升了相位测量的精度与分辨率。

    一种非线性上转换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81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14660.X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上转换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光电转换器中包括透明石英,Cr/Au交叉电极以及MoS2/BaTiO3异质结构,异质结构是通过低成本的剥离和转移方法结合旋涂技术构建而成,实现MoS2的高导电性和BaTiO3的铁电性能相辅相成,光电探测器具有优异的非线性效应,可用于解决光探测中饱和吸收所导致的致盲问题,非线性上转换光电探测器是通过BaTiO3的非线性效应将强近红外光转换到可见光带,随后被MoS2吸收并贡献到光电流中,为解决光电探测中的饱和吸收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标志着二维材料与铁电材料异质一体化可通过非线性上转换实现近红外探测,具有拓宽响应带范围、满足强光照射下可靠运行要求。

    基于Bi2O2Se的多功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1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65431.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2O2Se的多功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衬底、层状二维材料Bi2O2Se、第一金电极层和第二金电极层,所述衬底上方集成有第一金电极层,所述第一金电极层上表面设置有层状二维材料Bi2O2Se,所述层状二维材料Bi2O2Se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金电极层。本发明通过研究对比新型半导体层状二维材料Bi2O2Se的上水平、下水平和垂直三种不同沟道的电流输运特性,构建同时具有光电探测功能和突触功能的多功能器件。本发明作为基于Bi2O2Se的多功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多功能器件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