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55088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42640.7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 F28D1/05391 , F28F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于构成汽车空调的冷冻循环的蒸发器。在蒸发器(1)的风下游侧上集液部(5)中设置有与风下游侧管列(11)的第一~第三管组(11A、11B、11C)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部连通的第一~第三分隔区(15、16、17)。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下向上流动的上升流管组即第二管组(11B)、和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上向下流动的下降流管组即第三管组(11C)构成管组群。在第二分隔区(16)内的第三分隔区(17)侧部分设有将第二分隔区内上下分隔以阻碍制冷剂向上流动的阻隔板(39)。在比阻隔板靠下的部分设有阻止制冷剂从第二分隔区向第三分隔区流动的流动阻止部件(41),在比阻隔板靠上方的部分使两分隔区(16、17)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732364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380107672.2
申请日:2003-12-1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56 , F25B39/04 , F25B41/00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5B2500/17 , F25B2500/32 , F28F9/0246 , F28F9/0253
Abstract: 本发明的储存罐具备在下壁321上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孔3a及制冷剂流出孔3b的筒状的罐本体30。制冷剂流入孔3a的上端开口位置被设置在比制冷剂流出孔3b的上端开口位置还要低的位置。制冷剂流入孔3a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通过制冷剂的透过而使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的阻力层335。从制冷剂流入孔3a流入的制冷剂向上透过阻力层335,在罐内空间内形成存留液R,同时该存留液R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出孔3b流出。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省制冷剂化、构造的简约化及成本的削减。
-
公开(公告)号:CN1494649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2805867.4
申请日:2002-03-01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5B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46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8F9/002
Abstract: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多流型热交换本体(10)、一贮液箱(3)、一个块凸缘(4),该块凸缘(4)具有一个与热交换器本体(10)的冷凝部分出口的周边连接的侧面和一个其上连接贮液箱(3)下端的上端,及一个用于将贮液箱(3)的上部支承到热交换器本体(10)上的支架(6)。在贮液箱(3)的箱主体(31)的上部周边上形成一个凸缘状挤压台阶部分(31a)。支架(6)具有一个待固定到其中一个集管(11)的周边表面上的接合部分(61b),以及环绕箱主体(31)的周边并与挤压台阶部分(31a)的上侧配合而向下压贮液箱(3)的围绕部分(61a)和(62a)。通过这种热交换器,可获得稳定的制冷性能,并可容易地执行装配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10925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613513.1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2 , F25B2400/24 , F28D1/05391 , F28D20/0034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F28F3/025 , Y02E60/142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其具备相互隔着间隔配置的多个扁平状冷媒流通管(13)和配置在冷媒流通管(13)的单面侧且钎焊于冷媒流通管(13)并且内部封入有蓄冷材料的扁平状蓄冷材料容器(15)。蓄冷材料容器(15)具备容器本体部(21)和内容积增大部(22),该容器本体部(21)被钎焊在冷媒流通管(13),该内容积增大部(22)与容器本体部(21)的下风侧相连并且被设置成与冷媒流通管(13)相比突出到下风侧,并且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容器本体部(2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在蓄冷材料容器(15)内配置有从容器本体部(21)到内容积增大部(22)的内部散热片(23)。
-
公开(公告)号:CN195066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580014634.1
申请日:2005-05-1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 , F25B2339/0442 , F25B2339/0446 , F25B2500/01 , F28D1/05375 , F28D2021/0084 , F28F9/0246 , F28F9/0253 , F28F9/0256
Abstract: 在组件式热交换器(1)的集管(2)的周向壁上固定有贮液器连接块(6),该连接块具有用于使该集管的内部与贮液器(7)的内部连通的通道(31、32)。该块和贮液器具有各自的固定部分(22、36)和各自的均设置在固定部分上的接触面(22a、36a)。所述固定部分的外周向表面具有相同形状和相同尺寸的轮廓。贮液器固定在块上,同时所述固定部分的接触面(22a、36a)相互紧密接触。围绕所述固定部分液密地装配具有橡胶弹性的管状密封件(42)。该密封件的内部形状小于所述固定部分的外周向表面的轮廓,并且围绕所述固定部分弹性变形地装配。可防止雨水等进入所述块和贮液器的接触面之间的空隙。
-
公开(公告)号:CN10228797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58833.7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2 , B60H1/00335 , F28D1/05391 , F28D2021/0085 , F28F9/0204 , F28F9/026 , F28F9/0273 , F28F9/02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其中,在蒸发器的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三分区,设置将第三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且制冷剂流入的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在分流用阻力部件形成多个制冷剂通过孔。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设置切断制冷剂向第三分区的第一空间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用制冷剂连通路使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分区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四分区连通。该蒸发器适用于构成车辆空调的制冷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047632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02805867.4
申请日:2002-03-01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5B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46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8F9/002
Abstract: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多流型热交换本体(10)、一贮液箱(3)、一个块凸缘(4),该块凸缘(4)具有一个与热交换器本体(10)的冷凝部分出口的周边连接的侧面和一个其上连接贮液箱(3)下端的上端,及一个用于将贮液箱(3)的上部支承到热交换器本体(10)上的支架(6)。在贮液箱(3)的箱主体(31)的上部周边上形成一个凸缘状挤压台阶部分(31a)。支架(6)具有一个待固定到其中一个集管(11)的周边表面上的接合部分(61b),以及环绕箱主体(31)的周边并与挤压台阶部分(31a)的上侧配合而向下压贮液箱(3)的围绕部分(61a)和(62a)。通过这种热交换器,可获得稳定的制冷性能,并可容易地执行装配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293351C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01814046.7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贮罐具备纵型罐主体(140)。在作为罐主体(140)的底壁的进出口部件(150)上,设置有入口(131)和出口(132)。在罐主体(140)的下部,设置有作为阻挡层的干燥剂填充层(135),在干燥剂填充层(135)的上方,形成有上部侧空间。在罐主体(140)的内部,设置有吸入管(133),该吸入管(133)的下端与上述出口(132)连通,并且其上端开口于上部侧空间。从上述入口(131)流入到罐主体(140)内部的制冷剂向上透过干燥剂填充层(135),由此使流速充分地降低,同时在上部侧空间,稳定地生成滞留液体(R),该滞留液体(R)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133),从上述出口(132)流出。由此,可供给稳定状态的液体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446306A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1814046.7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9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43/003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5B250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贮罐具备纵型罐主体(140)。在作为罐主体(140)的底壁的进出口部件(150)上,设置有入口(131)和出口(132)。在罐主体(140)的下部,设置有作为阻挡层的干燥剂填充层(135),在干燥剂填充层(135)的上方,形成有上部侧空间。在罐主体(140)的内部,设置有吸入管(133),该吸入管(133)的下端与上述出口(132)连通,并且其上端开口于上部侧空间。从上述入口(131)流入到罐主体(140)内部的制冷剂向上透过干燥剂填充层(135),由此使流速充分地降低,同时在上部侧空间,稳定地生成滞留液体(R),该滞留液体(R)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133),从上述出口(132)流出。由此,可供给稳定状态的液体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374705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42709.9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 F25B2400/24 , F28D1/05391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具有在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彼此之间形成的全部通风间隙中的一部分的通风间隙中所配置的蓄冷材料容器和在蓄冷材料容器两侧的通风间隙中所配置的散热片。蓄冷材料容器具备与制冷剂流通管接合的容器主体部和与容器主体部的前侧缘部相连且比制冷剂流通管(13)更向前侧伸出的外侧伸出部。散热片具备与制冷剂流通管接合的散热片主体部和散热片主体部的前侧缘部相连且比制冷剂流通管更向前侧伸出的外侧伸出部。在蓄冷材料容器的外侧伸出部的两侧面钎焊有散热片。该带蓄冷功能蒸发器适用于构成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器的冷冻循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