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加压铸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415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80080220.2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一种抽吸加压铸造方法,其中,使用铸造装置(1),对根据铸造过程预先设定好的设定减压模式和在实际的铸造过程中测定到的模腔和型芯的测定压力模式进行比较,基于双方的差值算出校正减压模式,利用校正减压模式对下一次铸造时的设定减压模式进行校正,即使是在型芯的水分量、粘合剂的硬化状态不同的情况下,也抑制浇不足、气体缺陷的产生,该铸造装置(1)具备:保持炉(3),其储存有熔液(2);模具(6),其与型芯(4)一起形成模腔(5);熔液加压部件(7),其供给加压用气体;抽吸排气部件(8),其对模腔(5)内进行抽吸排气。

    铸造方法以及铸造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3259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80017018.5

    申请日:2015-03-04

    Abstract: 利用气体对保持炉(5)内进行加压而使熔液(M)上升到模腔(9C)的浇口(11)附近,之后,在抽吸模腔(9C)内而使其减压的同时进一步对保持炉(5)内进行加压而将熔液(M)向模腔(9C)内填充。之后,在经过预先设定的填充时间后停止模腔(9C)内的减压,在熔液(M)的凝固结束的同时停止保持炉(5)内的加压,由此,进行所需的最小限度的抽吸,简化减压部件(14),谋求设备费用、制造成本的降低,并且实现铸造的周期时间的缩短化。

    低压铸造装置和低压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7181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480084361.7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通过在供料件内设置液面传感器,并使供料件内的金属熔液液面保持在高于保持炉内的金属熔液液面的位置,从而使金属熔液移动量最小化,防止因金属熔液表面不稳定而使新的金属熔液氧化,并且防止保持炉内的沉淀物的翻起。

    进气口用分隔板、进气口成形用型芯和气缸盖

    公开(公告)号:CN100404171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10076234.X

    申请日:2006-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42 B22C9/10 B22D19/0009 Y02T10/146

    Abstract: 进气口用分隔板、进气口成形用型芯和气缸盖,涡流板(100)具有形成跨越多个气缸盖的进气口(14)配置的板形状的主体部(101)。涡流板还具有:从主体部的一部分形成、将各进气口内分隔为多个口的多个分隔部(102);从主体部的两侧缘形成、在铸造成形气缸盖时被金属熔液包铸的侧方包铸部(103);从主体部中的多个分隔部彼此之间的部位形成、在铸造成形气缸盖时被金属熔液包铸的内方包铸部(104);形成在内方包铸部的一部分上、用于促进金属熔液的凝固的促进部(110)。充分抑制分隔板的位置偏移和在产品内的松动等,提高产品质量,限定由口型芯的裂纹引起的毛刺的发生部位,使加工后的去毛刺作业变容易。

    抽吸加压铸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415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80080220.2

    申请日:2015-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6 B22C9/00 B22D17/22 B22D18/04 B22D18/08

    Abstract: 一种抽吸加压铸造方法,其中,使用铸造装置(1),对根据铸造过程预先设定好的设定减压模式和在实际的铸造过程中测定到的模腔和型芯的测定压力模式进行比较,基于双方的差值算出校正减压模式,利用校正减压模式对下一次铸造时的设定减压模式进行校正,即使是在型芯的水分量、粘合剂的硬化状态不同的情况下,也抑制浇不足、气体缺陷的产生,该铸造装置(1)具备:保持炉(3),其储存有熔液(2);模具(6),其与型芯(4)一起形成模腔(5);熔液加压部件(7),其供给加压用气体;抽吸排气部件(8),其对模腔(5)内进行抽吸排气。

    低压铸造装置和低压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7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80084361.7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通过在供料件内设置液面传感器,并使供料件内的金属熔液液面保持在高于保持炉内的金属熔液液面的位置,从而使金属熔液移动量最小化,防止因金属熔液表面不稳定而使新的金属熔液氧化,并且防止保持炉内的沉淀物的翻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