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医用Zn-Mn-S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5223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436102.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医用Zn‑Mn‑S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吸收医用Zn‑Mn‑Sr合金具体的组分是按质量百分比进行计量,具体参数如下:Mn 0~2 wt.%,Sr 1~3 wt.%,其余为Zn。其中所述Zn的纯度为99.99 wt.%,Mn的纯度为99.9 wt.%,Sr的纯度为99 wt.%。针对现有生物可降解Zn合金的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添加少量的锰表现出令人诧异的延展性,但是强度过低。且随着锰的加入强度也随之降低,添加量超过共晶点时强度极速下降,我们旨在通过添加Sr产生第二相并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且满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一种Mg-Zn-Sr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842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4605.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张章 王见 符潇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g-Zn-Sr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材料准备:所有原材料以原子(摩尔)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Zn 63.4~81.8 at.%,Sr 7.0~9.0 at.%,其余为Mg;步骤2)、中间合金熔炼;步骤3)、铸态Mg-Zn-Sr纳米晶熔炼;步骤4)、真空封管;步骤5)、热处理:将包含铸态Mg-Zn-Sr纳米晶的石英管放入保温炉中在25~400℃下退火14~90天,在不打破石英管的情况下将其拿出保温炉并快速放入水中淬火,随后敲碎石英管获得Mg-Zn-Sr纳米晶。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纳米晶粒中产生的位错多,并能起到阻碍位错运动的钉扎作用,可大大增强合金的性能。

    一种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559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37301.8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为非晶基体中均匀分散有纳米晶粒的复合结构材料,所述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按原子百分比计,Zn含量为20至40 at.%,其余为Mg。针对现有晶体态Mg合金材料腐蚀速率过快、力学性能不足和降解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的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中的纳米晶粒中产生的位错多,非晶能起到阻碍晶粒的位错和滑移的作用,可大大增强合金的性能,纳米晶粒均匀的分布在非晶基体中可以避免降解过程中的不均匀性,提高材料的耐蚀性。

    一种Mg-Zn-Sr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8428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684605.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张章 王见 符潇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g‑Zn‑Sr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材料准备:所有原材料以原子(摩尔)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Zn 63.4~81.8 at.%,Sr 7.0~9.0 at.%,其余为Mg;步骤2)、中间合金熔炼;步骤3)、铸态Mg‑Zn‑Sr纳米晶熔炼;步骤4)、真空封管;步骤5)、热处理:将包含铸态Mg‑Zn‑Sr纳米晶的石英管放入保温炉中在25~400℃下退火14~90天,在不打破石英管的情况下将其拿出保温炉并快速放入水中淬火,随后敲碎石英管获得Mg‑Zn‑Sr纳米晶。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纳米晶粒中产生的位错多,并能起到阻碍位错运动的钉扎作用,可大大增强合金的性能。

    一种可吸收医用Zn-Mn-S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5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36102.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医用Zn‑Mn‑S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吸收医用Zn‑Mn‑Sr合金具体的组分是按质量百分比进行计量,具体参数如下:Mn 0~2 wt.%,Sr 1~3 wt.%,其余为Zn。其中所述Zn的纯度为99.99 wt.%,Mn的纯度为99.9 wt.%,Sr的纯度为99 wt.%。针对现有生物可降解Zn合金的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添加少量的锰表现出令人诧异的延展性,但是强度过低。且随着锰的加入强度也随之降低,添加量超过共晶点时强度极速下降,我们旨在通过添加Sr产生第二相并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且满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一种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335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637794.8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具体的组分是按质量百分比进行计量,具体参数如下:Ag 2~9 wt.%,Ca 1~3 wt.%,其余为Mg。其中Ag的纯度为99.9 wt.%,Ca的纯度为99.8 wt.%,Mg的纯度为99.9 wt.%。针对现有生物可降解Mg合金的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以及降解速率过快导致释放的离子元素超过人体每日正常摄取量的问题,本发明选取了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Ag元素和人体含量最多的Ca元素研制了新型的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通过Ag的添加改善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并且由于Ag在Mg中存在很大的固溶度,可以引发Mg的局部点阵畸变,有效地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

    一种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5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37301.8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为非晶基体中均匀分散有纳米晶粒的复合结构材料,所述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按原子百分比计,Zn含量为20至40 at.%,其余为Mg。针对现有晶体态Mg合金材料腐蚀速率过快、力学性能不足和降解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的Mg‑Zn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医用材料中的纳米晶粒中产生的位错多,非晶能起到阻碍晶粒的位错和滑移的作用,可大大增强合金的性能,纳米晶粒均匀的分布在非晶基体中可以避免降解过程中的不均匀性,提高材料的耐蚀性。

    一种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335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37794.8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具体的组分是按质量百分比进行计量,具体参数如下:Ag 2~9 wt.%,Ca 1~3 wt.%,其余为Mg。其中Ag的纯度为99.9 wt.%,Ca的纯度为99.8 wt.%,Mg的纯度为99.9 wt.%。针对现有生物可降解Mg合金的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以及降解速率过快导致释放的离子元素超过人体每日正常摄取量的问题,本发明选取了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Ag元素和人体含量最多的Ca元素研制了新型的可吸收骨固定医用Mg-Ag-Ca合金。通过Ag的添加改善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并且由于Ag在Mg中存在很大的固溶度,可以引发Mg的局部点阵畸变,有效地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

    一种TiSiO复合光波导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50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36897.3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光路领域内的一种TiSiO复合光波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Ti/Si为(3∶7)~(4∶1)将气态钛源和硅源通入PECVD装置,PECVD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等离子腔和下方的沉积室,等离子腔与射频电源一连接,产生平行耦合的横向感性射频电场,控制射频电场的射频电源一的功率为200~600W,控制沉积室内部压强为10-8~10-7Pa,沉积室底部设有衬底,将待电离气体通入等离子腔,待电离气体在电场作用下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与钛源和硅源在沉积室反应,在衬底上生成TiSiO复合光波导薄膜。本发明能够得到结构比较简单的TiSiO复合光波导薄膜,本光波导薄膜易实现与Si集成,而且材料体系的折射率能在较大的范围进行调节。

    一种电磁感应非晶熔炼炉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20640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359358.1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非晶熔炼炉,包含底座、顶盖和炉体、感应线圈、试管,炉体为透明石英管,石英管上下端密封并分别固定在底座和顶盖上。顶盖设有三个带外螺纹的孔,中心孔用于固定试管,试管底部带有试管小孔,试管的试管口连接高压气体用于喷铸液体金属成型。底座下方设置气管,外环状凹槽放置液氮用于冷却,底座中心放置铜制模具,铜制模具的铜模外壳和铜模内芯相互配合并且内芯可更换大小,感应线圈套在石英管外相对于试管中下部。本实用新型有两套使用方法,第一可密封顶盖孔利用真空泵抽真空从而进行真空熔炼并喷铸非晶合金;第二可通过顶盖孔接入惰性保护气体熔炼并喷铸非晶合金,结合两种熔炼方式,大大减少操作流程,使用更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